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生态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态学本科专业为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生态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培养模式进行探讨。认为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是实施通识教育即"‘通才’+‘专才’"的教育模式,强化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针对性。在此基础上,依据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和传统特色等确立自己相对稳定的培养规格,探索基础研究型、管理决策型、技术应用型等三类生态学专业人才的不同培养方案,实现培养模式多样化,突出培养特色。  相似文献   

2.
岭南师范学院2011-2013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数据显示:珠三角、粤西是毕业生主要就业市场;教育系统和企业单位是毕业生主要就业阵地;专业就业质量差异显著,就业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职教系统接纳毕业生水平低。针对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就业观念及择业行为特点,建议学校重视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关联,提高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构建全员参与、全程指导的职业辅导工作体系,以内合外联的观念培育就业市场,积极引导大学生到中西部、基层农村、中小企业就业,培育和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涉农专业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和应用生物科学近5年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与分析,包括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就业渠道,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关系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提出提升涉农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需通过加大涉农专业招生宣传,提高涉农专业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创新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来实现;并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应用到整个大学生涯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以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为切入点,通过调查发现,其就业呈现出地区集中、公司为主、岗位多样的特点,同时从用人单位反馈信息来看,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知识水平有待提高.探讨了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指出当前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受人才培养模式、社会需求、城乡差距和就业服务体系等因素的制约.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趋势,提出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发挥政府宏观政策调控作用、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等措施,以促进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矛盾分析及破解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高校毕业生达到了611万人,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整个就业市场呈现出总量矛盾的态势.同时,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了毕业生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这些问题交错出现,使得今年大学生就业面临严重的挑战.文章就大学生就业矛盾的成因分析及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路径探索,从社会、学校及学生各个层面对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如今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大学生就业与教育教学改革相辅相成,两者相互依存。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高校应紧紧围绕"指导和促进学生就业"这个中心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就业服务体系构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出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就业需求的合格人才,实现学生与就业市场的高度对接。  相似文献   

7.
吴娜 《南都学坛》2012,32(4):110-111
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包括毕业生数量与就业岗位间的矛盾,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间的矛盾,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岗位需求规格间的矛盾,毕业生就业预期与就业现实间的矛盾,就业市场信息与就业指导工作模式间的矛盾。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的应对策略,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支持和保障性资源,科学编制招生计划,调整专业设置,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改革就业指导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8.
高等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与择业过程中存在的几个矛盾性问题表现在:社会发展需求与就业者个人意向之间的矛盾、高校人才结构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就业学生期望值与用人单位期望值之间的矛盾以及就业工作的社会化与功能滞后的就业指导系统等方面的矛盾。应从人才结构、就业观念、就业指导等方面予以改革。  相似文献   

9.
随着"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等院校的在校生急剧增加,从而导致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在这种高等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应围绕着就业难的突出问题,有效地开展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对大学生的内涵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文章就高等教育转型期如何做好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创新探讨,提出两个有效的工作措施,一是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的辅导,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的指导,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毕业生就业观念与技巧指导,提高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二是加强就业实习基地建设、使用与管理工作,为毕业生顺利就业铺路。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就业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为中心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已经成为衡量一所高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数量迅猛增加而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并没有相应增长;另一方面,不少临毕业的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着错误的就业和工作观念.各种主客观原因导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比以前复杂,就业压力空前增大,形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性问题.政府、学校和学生本人都要积极采取对策,共同努力缓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和工作压力,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结构调整是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产业结构调整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产生了直接影响。在近年产业结构快速调整中,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出现了"专业不对口"、"需要工作经验"、"知识滞后"等现象。提高大学生的就业适应力可从优化专业人才培养结构、强化大学生能力培养和发展继续教育事业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以就业服务为目的的毕业生档案管理,是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的需要.透视大学生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结合人才市场及学生就业需求,构建就业服务的毕业生档案管理体系,建立个体心理数据测评,施行职业心理指导,普及就业政策和法律服务,增强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创新档案管理机制,提高档管理效能,档案管理要符合社会需求,紧贴用人单位需要,融入学生愿望,结合高校专业特点,敢于创新实践改革,培育符合社会需要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近日,2011年就业蓝皮书《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通过对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就业质量、就业流向、能力与知识的满足程度、为读研所做的本科学术准备的分析,来反映社会需求与就业质量。蓝皮书指出,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全国总体就业率为89.6%,比2009届全国总体上升了3个百分点,其中本科院校2010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2%。  相似文献   

14.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就业是我国经济、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府、社会、高校和广大毕业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这项工作关系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关系高校的改革与发展。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大幅增加,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需求,而社会对大学生的有效需求又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所以,就业的供求矛盾仍然突出。如果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经济总量,以及我国大学生占整个人力资源的比重这两项主要指标来看,是不应该出现这个问题的。但各地出现的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部分高校毕业生出现就业难也就在所难免。那么,毕业生就业难是否就意味着我国大学生已经严重过剩了呢?显然不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不是过剩而是远远不够!所谓就业难,其实只是一个假象,是一个相对过剩的现象,正如一个时期存在产品积压一样。同时,也只是部分高校、部分专业、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难,并带有结构性和地区性的特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学校和毕业生五个行为主体。如何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方能奏效。高校毕业生也应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竞争意识、创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只有这样,毕业生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中满怀信心,大胆应对,抓住机遇,主动出击,顺利就业。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问题已被全社会所关注,也成为各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高校不断探索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更需要学生、学校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才能实现学生的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5.
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对上海某高校2009届在校本专科大学毕业班学班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毕业生在就业的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存在着断裂与脱节的现象。这就需要政府、高校和用人单位建立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共同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加强一体化就业指导服务,以更好地满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日益受到社会、教育部门和高校的重视,高校团组织工作针对新的形势如何定位、如何发挥团组织的作用,针对高校团组织的工作特点提出了介入就业创业指导转变学生理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工作落脚点,通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拓宽共青团组织的工作领域,强化共青团组织的社会职能,从而更好地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河北省与国际的交流和合作日益密切,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翻译服务人才的需求量,翻译产业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翻译人才的能力是翻译活动的核心,其培养模式直接关系到翻译产业的服务质量。为了更好地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兼备的高品质毕业生,以大学生就业为切入点,基于翻译市场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对河北省高校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和能力现状进行调研,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着眼于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师资储备、实践基地、校企合作等方面,探讨就业导向下河北省高校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实际,从社会环境、毕业生自身和学校就业工作情况等三方面分析了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和障碍.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就业市场建设、学生就业观念教育、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等方面,浅谈了一些做法和途径,促进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建设,使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9.
杨晨科 《国际公关》2023,(2):135-137
在目前毕业人数日益增多的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和就业压力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就业难度与日俱增,不少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情况。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如何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前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变得更为重要,而大学辅导员作为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主力军和指导者,更要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着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清楚每个学生的想法和需求,这对辅导员的大学生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当前大学生就业不仅是供过于求的问题,还有结构性问题及岗位的供给相对不足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矛盾,首先必须解决劳动力技能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