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从实际出发,对政治进行了新的理论概括:在安定团结的基础上进行“四化”建设就是最大的政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扬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不能忽略阶级斗争,阶级斗争要服从、服务于“四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以来,人们在积极探索一条适合新时期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在探索过程中,有一些思想认识问题是值得研究和需要澄清的。比如,有些人曲解“四化是最大的政治”,并以此作为放松甚至否定思想政治工作的“依据”。这是错误的。我们认为,第一,“四化是最大的政治”是在一定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十年动乱中,  相似文献   

3.
自95年9月起,江泽民总书记反复强调要讲政治,并就这个问题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我们搞现代化建设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但必须有政治保证,不讲政治,不讲政治纪律不行。”讲政治是我们党的本质要求,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刑事犯罪与阶级斗争的关系,这不仅是一个法学理论问题,最重要的是一个司法实践问题。本文仅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要弄清刑事犯罪与阶级斗争的关系,首先要认识我国当前阶级斗争的基本状况。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我国社会的矛盾大多数不具有阶级斗争的性质,阶级斗争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阶级斗争还将在我国社会的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并且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这就是党中央根据马克  相似文献   

5.
后革命时代的革命观:毛泽东邓小平的独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认为:在后革命时代,有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毛泽东认为:一个是以建设为主题的革命,即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一个是以阶级斗争为主题的革命,即“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直至“文化大革命”。邓小平则认为:一种是扫除生产力发展障碍的革命,一种是生产力方面的革命。改革和实现四个现代化分别是这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表现形式。从毛泽东时代到邓小平时代,革命重心实现了从阶级斗争到发展生产力的战略转移。后革命时代的革命观逐步确立了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观念,这是对传统革命观的超越与发展,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一、一个新概念党的三中全会在确定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的同时,曾指出:“我们国内现在还存在着极少数敌视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反革命分子和刑事犯罪分子,我们决不能放松同他们的阶级斗争,决不能削弱无产阶级专政。”这里明确肯定了我国现在还存在阶级斗争。三中全会以后,一九七九年三月三十日,在北京理论工作务虚会议上,邓小平同志谈到阶级斗争问题的时候指出:“我们反对把阶级斗争扩大化,不承认党内有一个资产阶  相似文献   

7.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明确阐述了党中央关于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针。这是对我国阶级斗争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对于进一步清除在阶级斗争问题上“左”的思想影响,澄清一些模糊认识,统一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有着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现代化。在政治现代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执政党的现代化,而党的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这是因为:党的观念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前提;党的理论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党的制度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效保障;党的组织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可靠保证;党的作风建设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9.
“一党执政”等于“一党专制”似乎是一条不可挑战的公理,诚然偏见、先见、权威导致了误读,从而混淆了“一党执政”与“一党专政”的含义,然而造成当前巨大困境却在于官方和学术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一党执政在中国的逻辑必然性。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从纵向看自上而下,横向看由政治国家到市民社会,与西方典型的民主逻辑颠倒;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不是市民社会而是政治国家,改革的重点不是国家如何实现法治化、现代化、民主化,而是党如何实现法治化、民主化、现代化;在党与国家的关系上,不是国家领导党,也不是党政分开、以党代政、党政合一,而是党要领导国家,党高于国家。  相似文献   

10.
人民内部有没有阶级斗争,目前在理论界认识并不一致,有各种不同意见。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把这个问题讨论清楚,有利于进一步肃清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流毒,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顺利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我们就这个问题谈一点意见,和同志们商榷。为了弄清人民内部有没有阶级斗争,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阶级斗争。关于这个问题,列宁早有过精辟的论断:“什么是阶级斗争?这就是一部分人反对另一部分人的斗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对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贡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邓小平十分重视研究新时期执政党建设问题,围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开创了新的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即思想建设上,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风建设上,强调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组织建设上,坚持“四化”方针,大胆提拔优秀中青年干部;制度建设上,大力推进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制化。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对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当全党把工作中心从抓阶级斗争,搞政治运动转移到以主要精力、主要时间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后,有的同志对为什么今后不再以“阶级斗争为纲”很不理解,甚至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转移怀疑,对中央施行的一些政策落实措施抵触。这些问题的产生,都直接间接地和对阶级斗争形势的认识有关。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补会主义时期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是一个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后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是关系全党、全国人民前进方向的问题。在这样的历史转折时期,正如列宁指出的:“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对每个历史关头的阶级对比关系和具体特点,做出经得起客观检验的最确切的分析。因为要对政策作科学的论证,这个要求是绝对必需的。”  相似文献   

13.
“传统形式逻辑要现代化”这一提法,在我国经过逻辑学界多年来反复讨论,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不少同志不仅认识到了落实这一提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而且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艰苦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其形势总的说来是令人振奋的.但是,也还有人对此有不同的认识.“传统形式逻辑要现代化,”如何实现其“现代化”?在他们看来,无非就是引进几个符号而已.笔者认为,以上观点所涉及到的是逻辑科学的精确化趋向方面的问题,具体地说,也就是现代逻辑研究方法方面的问题.它是一种片面的,因为它忽视了现代逻辑的本质特征,混淆了形式逻辑研究中的符号化方法与形式化方法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生命线”;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在过去有几种不同提法;各历史时期关于“生命线”的提法;“生命线”这个提法是准确的、科学的;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由此,“邓小平理论”不再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缩略语,而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科学范畴,被看作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并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之后,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高潮。其实,早在两年前,远在大西北腹地的甘肃有一位名叫吉彦波的年轻学子就曾发表文章预言:“党的下一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会出现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和邓小平理论是党的指导思想这个提法的。”当然,这决不是瞎猜和碰巧,因为,1993年4月出版的《长白学刊》就发表了…  相似文献   

16.
<正>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加强和做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既是我党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索的实际问题.一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目的和任务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互动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构建了两个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耦合评价模型,对我国近20年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优化提升,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耦合度在1996-2013年间从失调阶段进入了耦合协调阶段.但是我国当前的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水平的匹配化程度仍然偏低.在“四化同步”发展的大环境下,协调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重点在于推动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具有重大理论创新意义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重点阐述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理论问题,正面回答了一系列在当前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极具挑战性的现实问题,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学说的科学内涵,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次讲话是继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之后我们党与时俱进地不断解放思想、理论创新的又一座丰碑,是党面向新世纪重塑政治合法性的时代诉求,是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动员令。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文艺界和学术界对怎样评价“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这个提法的评价,涉及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科学地实事求是地评价这个提法,对于正确总结我国革命文艺运动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于繁荣当前的社会主义文艺创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想就如何历史地评价“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谈谈个人粗浅的意见,谬误之处,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国际政治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邓小平国际政治理论的基本出发点;维护世界和平、谋求发展是邓小平国际政治理论的核心内容;第三世界之间包括中国相互加强团结与合作,是邓小平国际政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国际政治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国际阶级斗争理论、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是一脉相承的。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和全面理解邓小平国际政治理论,准确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