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来自教育部直属高校2001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会上的信息: 在教育部直属71所高校中,一次性就业率大于90%的有47所:一次性就业率大于80%的则达到67所,占总数的93%。  相似文献   

2.
才市     
《人力资本》2009,(3):95-95
铺售与计算机人才走俏 2月6日,“2009年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在石家庄市启动,1300多家单位参会,提供就业岗位近3万个,求职者突破10万人。往年需求旺盛的钢铁、房产、外贸等行业岗位急剧下降,人才需求最多的岗位是销售类.占岗位总数的28%:其次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类.占岗位总数10%。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持续,尤其今年铁道部对专科生的零用人需求,使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受到严峻考验。除了铁道部所属各路局的主市场外,地方铁路及厂矿,专科生的就业空间能有多大?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带领本单位的工作人员走访了南方和北方12家地方铁路单位,有一些感触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大学扩招后首届毕业生就业年,由于扩招和受“非典”的一定影响,2003届毕业生正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其一,扩招使高校办学规模持续扩大,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212.2万,其中本科生91.9万,毕业生总数比2002年增加67万,增幅达46.2%,就业压力急剧增加;其二,中国已加入WTO,国外企业纷纷涌入,就业“门槛”不断提高。面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已经形成规模,有短期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校附设职业学院三大类。目前,高职毕业面临的就业困难性质与普通专科生相同或相似:人才供求失衡使“买方市场”要求过高;专科设置比例过高致使专业特色不强;专科生期望值偏高致使未能紧随就业市场变化。但源于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实用性、技能性、“向下”性、及其生源的普通高中毕业生特色,使高职毕业生仍拥有相对优越的就业优势。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与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以及就业指导,可以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读图     
《成才与就业》2011,(12):2-2
上海市教委:今年毕业生14万 用工需求19万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印杰日前做客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就“2011年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工作政策”与网民互动交流。印杰表示,今年上海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好于往年,直接就业的上海高校毕业生有14万人,而根据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掌握的信息,用人需求已经达到19万人。因此,对于上海高校毕业生来说,岗位数量还是比较充足的。  相似文献   

7.
“新东方”创始人、号称中国“留学教父”的俞敏洪,日前在成都某高校演讲时,建议毕业生找工作不要高姿态,并笑言:“在我看来,如果清华大学的高材生进入‘新东方’,都应该从打扫厕所做起。如果一个毕业生能将这活做好的话,那么他干其他工作就一定不成问题。”  相似文献   

8.
曾一度在上海的就业市场上,经常可以听到这样几句话:“以前只听到外国有大学生失业,现在阿拉也有大学生失业了。”“大学生也找不到工作,三校生更不要讲了。”“大专生也没面包吃,三校生算老几?”“找工作不要太难呵!”另外的几句话却恰恰相反:“上海的就业市场不要太大呵,一个上午就能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十五”期间高校毕业生累计未就业人数占23%,2007年比上年同期相比就业率又下降3.93%,作者在肯定了政府公开招考,组织人才交流会等等工作的同时,又对陕西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存在的就业与岗位、专业与需求的矛盾,以及非公有单位管理、毕业生择业观念、国家财力不足等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提出了提高就业工作认识,加快经济发展、建立鼓励引导机制,加强非公有制单位管理,坚持教育改革与人才开发相统筹,建立就业市场和基地,落实人才经费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据我们对1998届毕业生的不完全调查统计,我校1998届毕业生中有44%属于分配就业,46%对当初确定的单位不太了解或很不了解。而据我们对1999届毕业生的抽样调查也反映出当前在校的毕业生希望分配就业,“等”、“靠”、“要”这种传统的就业观念还相当普遍,很多同学对毕业就业还缺乏应有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紧迫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近一两年来我校毕业生还很不适应当前的改革形势。事实上,随着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与之相适应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也正在由“统包统分”转向“双向选择”、“竞争就业”、“自主择业”。为…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会越来越凸显出来:高校毕业生素质的适应不强与择业误区,就业宏观调控和发展的滞后与困境,用人单位的攀比与“保护”,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困难。为此,应采取以人为本,建立完善的就业调控机制和服务体系;练好内功,调适结构,完善成才就业导航体系;形成互动,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空间等应对方略。  相似文献   

12.
黄常恩 《今日南国》2009,(10):35-35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与民生政策,关系到人才储备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作为“2008年度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生源稳定,2008年就业率达90.7%,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但该院没有就此满足,该院日前召开的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提出,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实现从“就业指导”到“职业指导”,从追求“就业率”到既追求就业率更关注毕业生后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校“并轨”的全面实施,为当代大学生的毕业分配及就业开辟了广阔前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大学毕业生面向人才交流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适应了大部分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和理想,但其中也不乏少数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障碍、思想包袱,以至在就业成才路上一厥不振,自暴自弃。笔者认为,导致当代大学毕业生出现就业心理困惑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读图·互动     
上海市教委:今年毕业生14万用工需求19万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印杰日前做客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就"2011年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工作政策"与网民互动交流。印杰表示,今年上海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好于往年,直接就业的上海高校毕业生有14万人,而根据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掌握的信息,用人需求已经达到19万人。因此,对于上海高校毕业生来说,岗位数量还是比较充足的。据东方早报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世界上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及薪酬低,与其就业需求和薪酬期望相左,他们在“过渡年”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障碍相伴而来.大学毕业生要完成从“校园人”到“职场人”的角色转变,经历着种种迷茫与压力.高校要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疏导其就业思想与心理障碍,提供优质就业服务,尽力帮助大学毕业生解决“过渡年”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当人们对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表示忧心忡忡之时,媒体上却传来了京、沪、宁等大中城市众多大学毕业生不想就业的消息,这无疑给今天的人才市场注入一支清新剂。对就业说“不”在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为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而奔波苦恼时,上海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却出现了奇怪的一幕:一些毕业生对就业说“不”。据了解,这些对就业说“不”的毕业生多半会拿到一张“拒绝就业表”,表格的名称或许有所不同,但效果通常并无二致。填表之后,毕业生的档案就会退回户口所在地,但不会再出现在当地的人才市场上。据粗略估计,填这类表格的毕业生约占  相似文献   

17.
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中的社会资本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社会资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的作用和影响的实证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不同的社会资本拥有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资源的获取与利用不同;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受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双重作用;社会资本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对性别作用存在差异;高校毕业生就业中两个“关系强度”的效用不同。  相似文献   

18.
自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统包统分”模式向“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模式转变以来,大学生择业和就业问题是各个高校和学生都不可回避的现实。然而,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准备不充分、求职技巧缺乏等问题普遍存在,致使大量需求信息浪费,严重地影响并阻碍了就业工作的开展。本文仅从就业指导服务的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机制的构建问题,从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机制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两个方面展开,构建的必要性包括: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供求平衡的需要;扭转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断下降趋势的需要;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需要,具体措施建议有: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就业市场;加强就业指导,做好“产品”营销;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20.
《今日南国》2009,(3):7-8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等各种原因,“就业”早已成为每一个高校毕业生必须应对的难题。面对当前就业形势,“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高校在为2009届毕业生就业发愁的时候,有的高校毕业生已顺利走向市场,陆续走上了实习、见习岗位。在劳动力供大于求和巨大的就业压力之下,对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而言,实习就业这一新的就业形式是“两厢情愿”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