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全国首届瑶族当代文学讨论会于88年9月1日至4日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召开。这次讨论会由广西作协分会、区民委、河池地区文联、广西民族文学分会及都安、金秀、富川等瑶族自治县联合举办。到会的区内外瑶族文学评论家、瑶族作家和有关方面的领导近70人。全国瑶族人口共140万,其中有80多万人在广西,占61%以上。新时期以来,有悠久历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台湾香港文学研究会,三月五日在广州成立。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都积极开展台湾、香港文学研究工作,不少文艺刊物也刊载台港作家的作品和对有关作家、作品、流派的评介,研究工作迅速发展。广州地区的研究工作开展比较早,又有各种有利条件,发展比较快。最近,暨南大学正式成立台港文学研究室,中山大学中文系成立台港文学研究小组,其他高等院校的中文系也准备开设台港文学课程,从事这方面研究工作的同志越来越多,他们  相似文献   

3.
范泉:大陆研究台湾文学第一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6年 1月刊发于《新文学》创刊号上的范泉的《论台湾文学》 ,是大陆学者研究台湾文学的开山之作。范泉长篇论文在台湾文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其主要观点和意见为大多数台湾作家、评论家所支持 ;范泉在台湾文学研究中作出的贡献受到台湾作家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4.
首次台湾、香港文学学术讨论会于6月10日至16日在广州暨南大学举行。这次讨论会是由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台港文学研究会、暨南大学中文系、中山大学中文系、华南师院中文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福建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福建人民出版社《海峡》编辑部等单位联合发起的;北京、上海、福建、广东以及吉林,山东、四川、湖北、甘肃、广西等省市的台湾文学研究、教学、出版工作者6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香  相似文献   

5.
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10月12—15日,在武昌东湖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国内学者120多人,提交论文81篇;外国及香港学者40多人,提交论文25篇。这是继1961年在武昌举行辛亥革命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以后,又一次关于辛亥革命的大型学术讨论会。它是隆重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活动的一个部分。最近,叶剑英委员长郑重宣布、胡耀邦主席又郑重加以申述的解决台湾问题的九项方针政策,表达了全国人民、包括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心愿,与会代表感到十分鼓舞,殷切希望能早日与台湾史学界同仁聚首,共同研讨辛亥革命历史,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学术信息     
全国首次寓言文学学术讨论会述要 吉林大学主办的全国首次寓言文学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四年七月三十日至八月二日在长春市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七十多位寓言文学研究工作者和寓言文学创作者。 讨论会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寓言文学创作和研究的方向、任务为中心,围绕寓言的本质和艺术特征、中国古代寓言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古代寓言的民族特点、当前寓言创作和评论等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正>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下旬,第三届全国台港、海外华文文学学术讨论会在深圳大学隆重举行。四十多位台港与海外代表同一百多位内地代表欢聚一堂。会议热烈和谐,学术气氛浓厚,较有成果。 一 对研究现状的估价 本届会议,收到学术论文六十多篇,显示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台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发展和成果。与第二届讨论会相比较,目前的研究已表现出很好的发展趋势: 1.从微观的研究向宏观的研究发展 如对台湾文学的研究,已有学者站在美学的层次,研究“台湾当代小说的审美追求”;或站在时代的层次,研究台湾八十年代的政治小说,评价“台湾现实文学的再开发”及近期台湾小说的创新;或站在历史的层次,“观今古之通变”,对台湾  相似文献   

8.
事实与共识     
这几年,台湾文学界出现一种值得警惕的倾向:有的作家、评论家在谈论台湾文学时,总是不适当地强调所谓“独立性”、“自主性”,而否认“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1988年,羊子乔先生发表了一篇题为《让我们自己来》的文章,对我的《台湾现代文学简述》一书提出“质疑”。他认为:“台湾文学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性”,在台湾,“中国、日本文学是台湾文学的一部分”,而我却站在“有利于‘中国统一’的立场,来从事台湾文学的研究”,“视台湾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视台湾文学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因而是“大中国沙文主义”。  相似文献   

9.
今年三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全国高校文艺理论研究会在桂林召开四届年会。出席会议的代表二百余人,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和科研出版单位,提交大会论文百余篇。这次学术讨论会,首先请老作家丁玲、王西彦,文学理论家徐中玉、钱谷融等向与会代表们传达、介绍了不久前召开的第四次  相似文献   

10.
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韩、韩中指空研究学术讨论会”于1997年8月10日至12日在昆明召开,来自韩国、印度、日本、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云南省内的共计40余名中外专家、学者出席了讨论会。会议收到学术论文20余篇,围绕元代高僧指空进行了多层次...  相似文献   

11.
全国《福乐智慧》学术讨论会,于今年八月二十六日至九月一日,在这部享誉世界的宏篇巨制产生地及其作者优素甫·哈斯·哈吉甫的长眠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举行。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由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新疆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新疆社会科学院和喀什行署共同发起和联合召开的。来自祖国首都、其他省区和新疆各兄弟民族的学者、专家和研究、教学工作者一  相似文献   

12.
人们习惯于把1984年12月19日至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之日的这一段倒计时数的读秒时刻,称为“过渡期”。在这历史的“过渡期”中,香港文学本身的香港特色日益鲜明,硕果累累,举世瞩目,在中国文学的整体格局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进入“过渡期”后,香港作为联结海峡两岸乃至中西文化的“桥梁”作用进一步加强了。香港作家立足香港,放眼于全球性的世界华文文学的大文学圈,成为沟通祖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之间的文学桥梁,同时也是沟通五大洲所有的华文作家的一座桥梁。可以这样说:香港文学在“过渡期”的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由暨南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和文艺理论研究室发起的文学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三日至八日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十二个省、市、自治区的五十多名高校教师、文学研究人员出席了会议,提供学术论文和译著共二十多篇。这是又一  相似文献   

14.
<正> 由中山大学、广东历史学会,中南地区辛亥革命史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孙中山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1月20日至26日先后在广州市和中山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十三个省、市和港澳地区,以及日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四国研究孙中山的学者和专业工作者共一百二十人.会议收到论文六十四篇,举行大小讨论会十四场,发言近一百人次,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孙中山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5.
壮族当代文学首次讨论会,于今年3月30日至4月4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隆重召开。讨论会由中国作家协会、广西民委、作协广西分会联合举办,来自北京、兄弟省区以及区内的作家、评论家、民族文学工作者以及研究、教学人员共101  相似文献   

16.
1  新加坡华文文学在世界华文文坛 ,特别是东南亚华文文坛中 ,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 80年代以来 ,新加坡华文文学开始走向世界文坛。许多作家 ,如尤今、王润华、周颖南、黄孟文、田流、骆明、流军、淡莹等等 ,他们的作品先后在新加坡、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出版 ,并引起了读者与评论家的注意。新加坡华文文学这一变化 ,是和新加坡华文作家、新加坡华文文学团体的努力分不开的。作为新加坡重要的华文文学团体之一的新加坡文艺协会 ,在骆明会长领导下 ,立足本国 ,放眼世界 ,为振兴新加坡华文文学做了许多扎实的工作。在新加坡…  相似文献   

17.
三月六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举行首届科学讨论会。大会收到包括哲学、经济、历史、人口、文学、法学、科社和社科情况、图书等学科的论文四十九篇。分别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问题;对外开放的理论与实践;香港现状问题研究;香港史研究;体制改革与科学方法论;图书情报的体制改革问  相似文献   

18.
台湾作家的香港关注--以余光中、施叔青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中叶以后台湾与香港两地文学的互相影响,通过文学思潮、作家作品和人员交流予以实现.先后于70年代移居香港的余光中和施叔青,他们跨文化的人生背景和写作视野,使他们在香港这座跨文化的国际城市中取得优异的创作成就,成为两地文学结缘的代表.余光中以儒家入世的志士心怀和仁者心肠为中国文化造像和替中国坎坷多难的现实怀忧;施叔青则以女性主义和后殖民理论来诠释香港独立的女性人生和百余年被殖民的历史.他们来自台湾的文化身份和文学经验,融入香港生活的描写中而获得新的香港经验,对他们返回台湾后的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十二月1日广东经济学会开会传达“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讨论会”精神。1日广东历史学会和《学术研究》编辑部联合举行广东青年史学工作者座谈会。3-8日文学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在暨南大学召开。3-8日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第四次年会在广东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首府通什镇举行.4-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在广东进行调查研究,勉励社会科学工作者为社会主义经  相似文献   

20.
1992年,台湾老作家叶石涛在《自立晚报》上发表了两篇引人注目的文章,一篇叫《谈退休生活与白色恐怖》,另一篇叫化总是听到老调》。文章的题日迥然不同,但却贯穿着同一意图,那就是否认“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环”,为他的“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台湾文学”论张目。他毫无掩饰地说:“不要常说台湾人是附属于中国人里面,我们台湾人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文学”,“我们台湾人一定要建立一个独立于日本、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台湾人的文学,让台湾文学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占一席之地,建立一个可以代表台湾人民、代表这块土地的台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