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增强地市高校农村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与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增强地市高校社会服务能力,不仅要求地市高校提供优质高等教育,最大限度地减轻地市政府与社会在高等教育投入方面的压力,提高对地市农村重大决策问题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同时,地市政府也应重视地市高校在本市社会发展中的实际作用,加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与指导,并依靠地市高校,加强对本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另外,还需要农村地区做出积极的行动.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等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对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有重要影响。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能够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物质支撑,推进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促进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协调高等教育发展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应注意:创造条件,加快建设,保障发展;进一步优化办学环境;科学定位,注重特色,实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4年11月8日至10日,由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与苏州大学教育学院联合主办的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苏州举行。会议围绕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改革密切相关的若干重大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一、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与社会发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重要问题:高等教育发展如何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问题;高等教育发展如何突出农村需要的问题;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问题;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高等学校的规模问题等。应该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重新审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本质性问…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地区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任务迫在眉睫。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 ,应全面把握其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与未来需求 ,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 ,加速高层次人才培养 ,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丰富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5.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作为一个国际性的战略构想,它给中国及沿线国家高等教育的自身发展、国家间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机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会给沿线国家的学生带来更多留学机会,中国高等教育需要保持适度规模,依托教育体制改革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依托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高等教育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过程中还应承担人才培养的责任,科学技术人才和语言文化交流人才同等重要,承担科学研究的责任,需要加强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合作,承担社会服务与智库责任,为国家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支撑,承担文化传承与创新责任,增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与学术交流,还应承担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责任,在办学理念、师资、生源、科研等方面要有国际视野,取长补短,密切国际合作关系,服务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6.
论高等教育发展的适切性--兼论高等教育对农村的适切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适切性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永恒追求。高等教育发展是对社会和个人教育需求的适应、满足以及适切性增强的过程,高等教育发展应更加切合农村社会和农村个人高等教育需求,引入农村“需求导向”,以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多元高等教育结构,通过以高校为主体的“自适应”,增加高等教育在农村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7.
国家与高等教育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具有正相关性规律。高等教育与强国具有的正相关性规律体现在高等教育强国中高等教育系统是由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与一个国家发展规律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具有超活力、超能量的高等教育系统。高等教育强国实现途径的逻辑选择应是基于二者具有正相关性规律促进高等教育系统的强盛和完善,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过程中需要发挥政府、社会组织、大学的应有所为。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承担着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和社会责任,关键是要打通毕业生通向农村的道路,这就需要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增加和恢复原有的涉农专业,有针对性地培养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在招生政策上施行倾斜、优惠政策,引导高中毕业生报考涉农院校与专业;在应、往届高中毕业生中实行对口定向招生,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永久牌扎根型人才;提高去农村等艰苦地区高校毕业生的经济待遇,鼓励其到农村去就业创业;加强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其到农村去建功立业,为新农村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做出自己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9.
适切性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永恒追求。高等教育发展是对社会和个人教育需求的适应、满足以及适切性增强的过程,高等教育发展应更加切合农村社会和农村个人高等教育需求,引入农村“需求导向”,以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多元高等教育结构,通过以高校为主体的“自适应”,增加高等教育在农村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向农村延伸,为乡村振兴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基于高等教育普及化和乡村振兴的视角,追寻农村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逻辑,认为发展农村高等教育是文化逻辑、社会逻辑、教育逻辑和公平逻辑使然,是普及高等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进程、助力乡村振兴、支撑城镇化建设的使命所在。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提出推进农村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方略,即:政府科学规划布局,创建农村高等教育体系;高校办在农村,创新农村高等教育模式;社会积极参与办学,创造条件促进农村高等教育发展;倡导学习型社会,促进民众逐步树立终身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1.
以高等教育服务的地域为标准,可以划分为农村高等教育和城市高等教育。农村高等教育是以服务农村为目的,统筹利用城乡各类教育资源,通过多种方式方法,主要对农村人口实施的中等教育后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教育。农村高等教育体系是以新农村建设、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理念为指导,以普通高等院校为依托,以地市高等院校(主要是电大)为龙头,以县级社区学院为主体,完全面向农村社区(县市、乡镇)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解决农村人口全面发展问题的,由中央政府提供政策和部分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统筹下的农科教等部门共同实施的,由县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高等教育等多种教育统筹整合的,采取多种教育手段和方式实施的,能够提供多种多次便利学习机会和满足学习者多方面多层次学习需求的经济高效的高等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走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高等教育走向21世纪,除继续协调市场经济法则与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矛盾外,将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主要有,高科技与低素质的矛盾;信息高速公路进入高等学校与传统教学过程的矛盾;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政府投入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师管理改革应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充分借鉴国际同行和国内相关行业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和完善现有的高校管理体系,实现教师管理水平的提高,并最终推动我国高校的整体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进入大众阶段,高等教育发展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在大众化条件下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格局中,精英高等教育处于整个体系的顶端,标志着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水平。作为后发国家,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表现出多样化特征超前显现、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存在区域不平衡、精英教育一些传统理念根植不深等特点。必须深入认识、正确理解、准确把握大众阶段精英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树立符合精英教育特点、适应大众阶段要求的功能观、对象观、质量观、办学观和发展观,实行高等学校的分层次、分类型管理,提高精英教育质量和区域均衡化发展水平,努力建设主要着眼于精英教育的高水平大学。  相似文献   

15.
入世以后,必将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应势而变,才能与时代同步。本文遵循以下思路展开:入世以后,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作一些前瞻性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的措施。有利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主动地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述中国儒文化为主的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论述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认为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抵牾性,指出社会文化的现代发展必须依赖于与各种异质文化的沟通、融合,以此来推陈出新;加强世界文化沟通是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而这也正是对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的宏观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国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高等教育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地方化的背景、必然性以及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以此为基础对世纪之交广东区域经济与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紧迫性作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9.
对加入 WTO后中国农业所受到的正负面影响进行了简要的探析 ,并在此基础上 ,从发展高等农业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人才、调整学科结构、提高科研实力等 5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应对“入世”挑战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集陕西省1952—2004年数据对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利用协整理论加以分析,结论是:二者之间没能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陕西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更多的是人为因素,不是自身发展的结果。陕西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对提升陕西省人力资本存量和促进经济发展作用并不明显。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陕西省经济增长同高等教育尤其是普通高等教育之间尽管在改革开放的市场化进程中逐步回复了本身固有的关系,但仍未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