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蚂蚁和犀牛     
小朋友,你们一定读过不少寓言吧?比如:《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它们多采用历史或传说中的人物和事件,来表达一定的寓意。还有一些寓言比如《农夫和蛇》、《狼和小羊》是通过把动物拟人化来显示一定的道理的,国外的寓言作品多以这种方式出现,像大家熟悉的《伊索寓言》就是典型的代表,里面的寓言故事几乎都是动物故事。中国现当代寓言作家向西方寓言作品学习,也写出了一批优秀的动物寓言故事,今天特别选出几篇让小朋友欣赏。——编者的话  相似文献   

2.
捣蛋的狗     
亲爱的小朋友,每篇寓言都是一个故事,都蕴藏(yūn cáng)着一个做人的道理,你能从故事中领悟(lǐng wù)出来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作文》2007,(12):32
啄木鸟医生:大家一定都读过《伊索寓言》,知道寓言是一种通过故事讲道理的文体。作为载体的故事,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想象出来的。今天这批患者呀,也不知道是不是寓言读得太多,只要开口便是寓言,满口道理都快把读者的头给讲晕了。  相似文献   

4.
人生第一课     
沈洪 《社区》2002,(10):1-1
这是一家普通的幼儿园——刚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的图书馆,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一位幼儿园图书馆的老师微笑着走过来。她的背后是整架整架的图书。“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好!”孩子们答。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  相似文献   

5.
其实我能行     
小朋友,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大朋友。新学期又要开始了,你们有没有信心把知识学好?如果信心不足,那就听我给你们讲一个关于我的故事吧。我很不幸,几年前由于车祸,我就成了瘫痪的人。那时我才二十岁出头,能跑能跳的自由日子一下就停止了,连被我们称作是创造一  相似文献   

6.
驴和蝉     
驴听见蝉(chán)唱歌,被美妙的歌声迷住了,也想能够发出同样悦耳的声音,便问道:“你们吃了什么,能发出这样悦耳的声音?”蝉回答说:“露水。”于是,驴一直等待着露水,终于饿死了。小提示小朋友,这两个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道理,你知道是什么吗?驴和蝉  相似文献   

7.
一个比喻,常常寄寓了一种意味深长的哲理;一个故事,总有些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道理;有一点情节,一般并不跌宕、曲折;常有夸张想象,读来却并不觉其荒诞;这就是寓言。借助拟人,于是人、动物、植物有了一个共享的平等的空间。它们演绎的多是远离我们的故事,可细细读来,谁能说它不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情景?最早讲寓言的,是古希腊的伊索(公元前六世纪),他曾是奴隶,他的智慧使他受到赏识,于是他被解放了,成为自由民。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我国也有了《自相矛盾》、《叶公好龙》等简洁而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不要放弃寓言,这是一座智慧的矿藏。在各种旧的、新的故事中,智慧的人,往往能解读出一些智慧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小朋友,你爱看冰心奶奶写的故事吗?冰心奶奶一生给我们讲了好多平凡而美丽的故事,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冰心奶奶自己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9.
开始上课: 师:今天这节语文课,咱们继续学习第十七课。 生:(齐)《酸的和甜的》 师: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今天早上,小朋友学完以后,都非常喜欢,那么在座听课的老师,也很想知道,这个故事到底讲了什么?你们愿意不愿意把这篇课文,读给老师们听啊? 生:(齐)愿意!  相似文献   

10.
风筝的爱     
爸爸、妈妈:你们好!我爱你们!还记得星期天我们去西流湖放风筝的事吗?看着我们漂亮的燕子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小,我担心地对你们说:“风筝会迷路,会丢的。”可是,爸爸却告诉我:“风筝的线在我们手中,它不会丢的,这就像孩子不管走多远,爸爸妈妈都关心他,牵挂他。”我当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到学校后,我请教了语文老师。老师说,我们小朋友就像天上的风筝,越长越大,总有一天,要离开父母的怀抱,自己去工作、生活,可不管我们走到哪儿,走得多远,爸爸妈妈的爱就像那细细的线一样牵着我们的心。老师还给我讲了一个老奶奶爱儿子的故事。老奶奶在乡…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组动物寓言。寓言的功能,就是通过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惩恶扬善,引人深思。第一个故事中,不愿混吃等死的小猪,又一次拯救了自我。为什么说又一次?因为这个故事让人联想到英国作家E·B·怀特的名著《夏洛的网》,那是一个极其温馨感人的经典童话:农场里一只名叫威伯的小猪害怕被宰杀,一只名叫夏洛的蜘蛛利用在网上织字  相似文献   

12.
说“心眼”     
想起“心眼”这个词,是因为读到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幼儿园阿姨在休了一段时间的病假后回到工作岗位,心血来潮地要班里“想她”的孩子举手。见只有几个小朋友举手,阿姨显然不满意,就启发孩子:你们这么长时间没见到我,怎么会不想我呢?如果你曾经想过我,就把手举起来吧!这回,除了一个小朋友外,其他小朋友都举了手。阿姨就去问那个没举手的小朋友:“你真的没想我吗?”那个孩子肯定地点了点头。阿姨又问:“为什么没想我呢?”孩子说:“我想我姥姥和我姥爷来着,他们把我的‘想’都用完了,我没有地方想你了!”当天,这个孩子是哭着回家的,因为阿姨罚…  相似文献   

13.
寓言这一文学样式,是把发人深省的道理,运用比喻、夸张或象征等艺术手法,寄托在简短而又有趣的故事里,常常带有劝喻或讽刺的作用。因此,寓言主要为了表达寓意,故事仅仅是驱壳而已。如果寓言没有深刻的寓意,便失去它存在的价值。外国寓言作家陀罗雪维支称寓言为“穿着外套的真理”。这形象而确切的比喻,不仅反映了寓言的特点,而且启迪人们如何去掌握赏析寓言的锁钥。 凡是优秀的寓言,都具有丰富的想像,巧妙的构思,并以精炼的语言,表达其鲜明的倾向性。它们有很强的艺术魅力,特别能  相似文献   

14.
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拔河比赛吗? 生:(齐答)见过。 师:那么,我们班也来一场 怎么样? 生:(齐答)好!  相似文献   

15.
奶奶生病了     
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奶奶。奶奶最疼爱我们了。还记得奶奶煮的一道道好吃的饭菜,奶奶讲的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吗?可是,现在奶奶生病了,这时你的心情怎样?你又打算为奶奶做些什么?亮眼睛仔细看图,先可以总地观察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除了人以外图上还有些什么。接着应仔细观察  相似文献   

16.
笨蛙与蠢蝎     
读到一则有趣的寓言。蝎子想过河,请求青蛙驮它过河。青蛙一开始不答应,因为怕蝎子螫它。但是蝎子反问道:“如果我这样做,大家不是会同归于尽吗?”青蛙认为有道理,就爽快地背蝎子过河。结果是,青蛙被蝎子狠狠地螫了一下而双双沉入河底。青蛙在沉下之前,不甘心地对着蝎子大叫:“为什么你要这么做?”蝎子回答:“没办法,因为我是蝎子。”  相似文献   

17.
航向标小朋友,你还记得安徒生爷爷笔下的白马王子和灰姑娘吗?还记得张天翼爷爷讲的《宝葫芦的秘密》吗?你们抓到一本《世界著名童话故事选》就爱不释手,一口气读下去,就像要把整个童话吞下去似的!可是,你们想过没有,自己也能编个童话故事呢!比一比,看你的作文能得几张?故事情节合理,曲折生动。发挥想象,编拟一个童话故事,赋予动、植物或物品人的品质。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描写力求生动。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主题鲜明,有现实意义。显身手老鼠的诡计□蔡琛老猫是主人忠实的仆人,但是个大财迷。一次,鼠后生了个小乖乖。鼠王想趁机铲除老…  相似文献   

18.
乔叟所写《修女长的教士讲的故事》,是诗人在《坎特伯雷故事》中分配给那位教士的一篇动物寓言.教士讲的故事,用的是英雄偶句诗体,长六百八十行.它的前五十四行,是开场白,但在开场白中说话的人,主要是旅店主和骑士,而修女长的教士仅说了两行话(第50—51行);它的后六百二十六行,就是他讲的妙趣横生的“关于公鸡和母鸡——腔得克立和坡德洛特”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生命在于运动,热爱生命,也要同样热爱运动。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小朋友们,脱下厚厚的棉衣投入到体育运动中来吧。希望在每个星期的体育课上,都能看到你们活跃的身影,因为你们是体育场上的小健将。其他的小朋友呢?喜欢体育运动吗?来谈谈你的感受吧!  相似文献   

20.
小时候听大人讲过一个叫《乌龟改名》的故事,说的是乌龟不满意自己的名字,请龙王为它改名字的事,龙王见它劳苦功高,赐它一个叫“海中王”的名字。当大家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讲故事的人说:“你们把‘海中王’倒念一下会更有意思。”这时,听故事的人才恍然大悟:“海中王”倒念不是“王中海”吗?原来,听故事的人中有个叫“王中海”的。小时候觉得这个故事有趣,于是,就“海中王”——“王中海”式地模拟起来,殊不知,这种依样画葫芦式的模仿,实际上是在不知不觉地学习一种尚未被名家认可的辞格——倒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