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任春华 《学术交流》2012,(12):104-107
在通常情况下,企业危机管理是指其为应对所发生的各种危机情况而做出决策并选择化解处理方案等活动的过程,其宗旨是为了消除威胁和损失(经济损失和社会损失)或使其降到最低。企业危机管理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危机发生前的预警、预防管理;二是危机发生后的应急善后管理。企业危机管理的原则在于:"疏"、"堵"结合的原则;内外一致的原则;集中管理的原则;全局观念的原则;核心价值的原则;留有余地的原则;传媒友好的原则。企业危机管理的步骤依次为:企业危机管理的预防;为企业危机管理作准备;企业危机管理的确认;企业危机管理的控制;企业危机管理的措施;从企业危机管理中寻找新的效益。企业危机管理的方法在于:企业的危机意识、企业危机的预警、企业危机的准备和企业危机的善后处置。  相似文献   

2.
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危机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企业管理成功的重要因素,企业的危机管理也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企业构建以人为本的危机管理必须处理好两种关系,即全员管理与管理者的关系,危机管理与常态管理的关系。以人为本的企业危机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内部员工的以人为本及对企业外部“人”,即顾客、社会公众、竞争对手的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3.
基于市场营销视角的企业危机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经营理念、市场发展战略和营销策略的失误会导致企业出现严重的营销危机,企业营销危机的主要影响因素来自企业内部的官僚组织结构、企业文化、战略管理、技术管理以及外部环境的政治、经济、环境、法律等因素。应对市场营销危机应该通过建立危机预警和预防系统、培育积极的危机意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加强外部沟通、加强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建设等手段来进行。  相似文献   

4.
公共危机预防控制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机是潜在的风险经诱发因素的触发,通过突发事件发生以及由突发事件导致的连带效应产生的过程.危机预防管理理论指出,危机是一个从渐变到突变的长期过程,任何危机的发生发展都经过生命周期的动态演进,而重视危机酝酿期的预防控制具有更好的效果和更低的成本.应用现代危机预防管理理论,根据危机发展的周期性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对隐性危机进行预控管理,对显性危机进行分级警示和应急管理的危机综合预控管理方法对于我国从被动型应付危机向主导型防范危机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公共危机预防控制的策略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危机管理控制指挥中心;建立危机风险评估机制;重视危机意识的普及,视危机为社会常态;建立有效的社会动员与救助机制;培育良好的个人心理素质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卢文忠  甘宣明 《社科纵横》2009,(7):50-51,54
危机管理是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危机事件在中国频频发生,对中国政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研究中国政府的危机管理,建立和完善危机管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具有脆弱性的特点,易受各种事件的影响和打击,从而造成旅游业的危机,影响旅游业的正常发展。因而,对旅游业的危机进行管理吴有重要意义。视危机的性质、影响的规模和范围的不同,危机管理的主体包括各级政府、旅游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和旅游企业等。做好危机管理,要求危机管理的不同主体在危机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力争使旅游业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7.
王敏敏 《探求》2008,(5):29-32
任何国家都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公共危机,在对这些公共危机进行处置管理时,政府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本文通过对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重塑政府危机管理理念,建立高效危机管理系统,提升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周朝霞 《学术交流》2005,(12):91-95
企业外环境的管理是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往往被企业忽视。企业应构筑企业外环境危机系统———企业危机外环境“七力”模式。企业外环境“七力”模式由七个要素组成:政治变化、经济发展、产业竞争、文化转换、法律完善、公众变化、媒介导向。企业应及时构筑企业外环境“七力”模式系统,企业与外环境要进行积极、及时、有效的富有创新的沟通,预防并有效借助环境力量处理危机。  相似文献   

9.
供应链管理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琳 《学术交流》2005,(1):118-121
公共危机是多种变数交互作用综合影响的结果,公共危机管理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供应链管理具有从全局的角度集成、管理和协调各节点的功能,将其思想、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公共危机管理,通过构建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政府应急供应链来提升政府管理公共危机的能力是可行的。可以综合应用供应链的集成思想、运筹学的网络分析方法以及具有模糊色的Petri网建模技术和供应链管理的成熟度模型,研究政府应急供应链的模型、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管理以及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10.
灾害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最大威胁。自然灾害是灾害中最常见并且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极大破坏的灾害形式,中国四川汶川恃大地震的发生反映了灾害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作为自然灾害频发的发展中国家,加强灾害危机管理应当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灾害社会工作以其专业特质,有助于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能够在预防灾害、处置危机与灾后重建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在灾害危机管理中的重要角色。文章立足灾害危机管理预防——救援——重建的工作机制,结合社会工作介入四川地震灾后重建的经验,探析灾害社会工作的研究视阈以及介入灾害危机管理的作用、基本路径和方法,赋予灾害社会工作以学科意义,努力推进灾害社会工作研究,提高灾害危机管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付业勤  雷春 《社科纵横》2014,(3):102-105
在网络新媒体时代,旅游网络舆情危机传播对旅游危机管理以及旅游企业与旅游目的地形象修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旅游网络舆情危机的产生背景出发,介绍了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危机和旅游网络舆情危机等概念,对旅游网络舆情危机传播的内涵与传播内容进行阐述;全面介绍了旅游网络舆情危机的传播媒介;基于网络舆情危机的周期,提出旅游网络舆情危机的传播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王媛  丁小蕾 《社科纵横》2013,(2):160-162
在日益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农村学校在应对自然灾害等危机上表现出基础建设薄弱、危机管理意识淡漠、缺乏应急管理预案、生命教育缺失等不利因素。根据危机管理的相关理论,农村学校应对自然灾害的危机管理应从制度能力、控制能力、技术能力、公众能力四个方面加以提高。  相似文献   

13.
近年在我国频发的“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作为公共危机管理主体的政府面临着严峻挑战.解决政府危机管理困境的办法之一,就是积极推动公民有序参与.但当前我国公民参与政府危机管理,还存在诸如法制欠缺、形式单一、参与无序等问题.本文以促进公民有序参与为宗旨,分析我国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指出政府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对公民参与政府危机管理的方式、内容及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阐释,试图为推进公民积极有效参与政府危机管理,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与举措.  相似文献   

14.
在企业危机频发的今天,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危机预警机制已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企业危机类型一般有两种:由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危机和由企业内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战略、财务、产品、人员等危机.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杜绝危机的发生,防止企业因此遭受损失,企业应该针对各种危机类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预警机制体系.这一体系由自然突变、经济环境、政策法规、技术变化等企业外部环境预警机制和财务、营销、生产、组织、决策等内部管理预警机制等共同构成.企业还应建立一个从信息收集、分析、评估、发布到危机处理等一系列程序化的运作流程,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防止因某一因素的变化而引起企业较大的波动.  相似文献   

15.
危机预防是危机管理的基础和关键,各级政府加强危机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应加强对公共危机的预先防范和控制。然而,现实中我们却严重忽视了这一点,这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各级地方政府加强公共危机预防的紧迫性,并就如何加强对公共危机的预防,构建公共危机的预防机制提出了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企业危机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颜帮全 《学术交流》2004,(10):59-62
企业预防危机的措施有:强化危机意识,培育预见能力;建立预防危机的信息监测系统,成立危机预防小组;制定危机应变计划,进行危机模拟训练;强化公关手段,加强内部沟通和企业文化建设。有效处理危机,企业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指挥核心,齐心协力,在对危机进行深入调查基础上,针对不同公众,采取相应对策,并做好善后工作。  相似文献   

17.
《社科纵横》2019,(6):58-61
在复杂的国内外发展形势下,各种风险和危机日益复杂化,严重威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危机管理的水平高低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做好危机管理工作,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中国的危机管理,是中国社会治理的基本内容,因此,我们要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出发,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危机管理道路。  相似文献   

18.
儒家文化是一种和谐文化。在现代管理中,儒家文化对塑造和谐的管理环境、培养群体意识、和谐人际关系、舒展紧张氛围、化解现代管理中的各种危机、锻造儒商的精神特质和群体形象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借鉴儒家文化资源,遏制极盛的功利追求和物欲冲动,是儒家文化对现代管理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绩效评估方案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海燕  姚晖 《学术交流》2007,(12):86-89
以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绩效评估为研究对象,应用平衡计分卡的思想,在现有危机管理绩效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基本要求和绩效评估的特点,构建一个全面、综合的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绩效评估体系,旨在推动我国公共卫生危机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绩效应从民众、财务、内部管理与控制、以及创新和学习四个维度进行评估,其中,满足民众需要是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20.
马克斯·韦伯将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视为人类活动中的两种基本伦理导向。其中,信念伦理强调善良动机的重要性和目的对于行为选择的支配性。公共危机管理理念之下,需要有信念伦理的自律,作为公共管理者的行为导向与约束,这既出于公共事务管理本身的需要,也基于公共危机应对的要求。同时,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当将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两种行为导向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