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8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互联网也呈现飞速发展态势,中国人民对国家政治局势和意识形态的关注度之高前所未有。新时代在网络视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极其重要,该工作遇到很多机遇与挑战。故立足现实问题,探索在网络视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则与应对策略,主张强化巩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创新网络视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机制、建设在网络视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才”队伍,致力于提高新时代在网络视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效力。  相似文献   

2.
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调查研究是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桥梁,是毛泽东进行理论创造的基本途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必须反对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坚持调查研究,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3.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社会主义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思想政治工作平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向、推进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及实现教育强国的愿景目标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建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加强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全面指导,要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意识以及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际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本文总结了毛泽东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独特方式和贡献,并从中得出了几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三个自信背景下,增添了新的内容,树立了新的目标,形成了新的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与核心.  相似文献   

6.
自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以来,给中国革命和建设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在艾思奇等马克思主义者的传播下,曾被大众普遍的接受。为了避免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代生活中被逐渐边缘化,实现马克思在创立学说时:“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理想,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本文通过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内涵,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理论研究和大众化相结合的,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使我国社会进入了攻坚克难的重要转型时期.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在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根基,而和谐社会的建设核心又需要紧紧依靠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深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互动融合发展成为了促进我国社会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大势所趋.只有坚持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才能在两者融合的过程当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更鲜明的中国风韵与性格,并促使我国传统文化在良好传承的同时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辉.基于此,简要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互动融合之路.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独特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不仅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也促使其从原创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中国文明对马克思主义的接纳与发展也为后者提供了新的动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长期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在当代世界文化发展中的重大贡献。作为唯一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需要不断审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国家的需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环境和世界多元文化冲击的大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边缘化危机"将成为中国未来10年的严峻挑战之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指导,这就使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避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边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胜利、建设现代化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高校统一战线作为党的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凝聚统战对象人心、汇聚统战人士力量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以实现“中国梦”这个最大公约数来引领高校统战工作,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前进和发展指明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导航.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以来,高校一直特别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发挥的重要途径,并且对马克思注意的大众化有着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里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来看,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一定的路径来解决出现的挑战。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对高职学校的学生的思想培养有着积极地作用,并且能够为现代化社会的建设培养一批优秀的人才。文章从三个方面来研究和探索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对中国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必须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与时俱进的国加政治举措改革。建设我国成为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的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现代化在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上突出作为,蓄势待发的中国新生的改革力量正在腾飞。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念,进行全面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充分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中国化策略,实现现代中国政治和经济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在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政治路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政治工作路径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来武装政工干部,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特征,使马克思主义具有大众化特征,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主要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工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的主要路线,从而提高政工的思想政治建设,丰富政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中,得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指导。并将马克思主义作为重要的哲学基础,使得我党能够充分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情况,并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使得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梦”的实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相辅相成的。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梦的基本关系进行探讨,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我党、我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凝聚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保证,它为实现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指明方向。因而开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维护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尚云 《人才瞭望》2016,(14):203-204
当前形势下,在校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面临严峻挑战,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宣传的主阵地,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探讨思政课如何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作用,总结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教学方法,成为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光荣任务和历史使命.笔者从实际教学工作的经验出发,总结出高校思政课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方法:一是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造就一支政治坚定、学养深厚、有重要影响的思想理论建设队伍.二是加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意识形态的宣教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政治情感.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存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伟大历史使命,大众化是中国化的目的,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唯有实现大众化才能真正中国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重要创新理论结晶,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自产生以来,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这一百多年间,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之中。自我国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十分迅速。面对新时代背景,马克思主义如何实现大众化,是我们党、国家发展的重要思想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人类文明新形态强调的“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理论创新的一次重大成果和重要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五个方面是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也是对人类文明新形态强调的重要思想解说。这一重要论断,不仅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和本质进行了阐述,而且还为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指明了方向。目前,在高校思政这块沃土和意识形态重要阵地上,我们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古不化,要主动顺应时代之变、形势之变、需求之变、对象之变、方式之变,以创新的理念和方法,下大气力做好制度性顶层设计、创新型平台载体,加大人财物投入,完善体制机制。各级负责同志要用心抓思政工作,老师要像园丁一般悉心教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