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海洋法律体系,必须服务于建设海洋强国的总体目标,并为实现海洋强国各项具体任务提供坚实法律保障。围绕推进海洋各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国家岛礁领土主权和区域性海洋权益、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这三个海洋强国目标,我国已在海洋领域部门法制定上取得了重要阶段性进展,同时也面临缺乏海洋领域立法顶层设计,对外国和国际海洋立法最新趋势缺少回应等问题。当前,应当以推进“海洋基本法”为契机,实现海洋领域顶层设计的法律化。同时,根据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继续完善部门法单行法立法修法任务,特别是加强海洋新部门立法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总量增加很快,主要海洋产业有了长足发展,新兴海洋产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问题是:海洋经济规模总量偏小,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偏低。海洋产业结构、布局有待调整。科技开发水平不高,科技成果急待转化。海洋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宏观规划滞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海洋管理体制不顺,开发秩序不佳。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建议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争取海洋主动性是我国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回顾近代史上19个世界强国海洋主动性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本文从政治、军事、经济和外交4个方面论述了争取海洋主动性是当今强国战略布局的重要关键;强调发展海洋高新技术是中国争取海洋主动性的重点内容,并指出我国海洋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研发投入不足、技术装备落后、人才缺乏、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缓慢及其与海军建设和经济实力的关联不足等5大问题;最后提出制定海洋战略是争取海洋主动性的核心。这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从海权角度来看,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是其自身实力增长和海外利益扩展的自然反应,目的在于维护海外利益和岛礁主权以及海洋主权权益。陆海复合体的地理现实与历史经验决定了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点在于维护海洋权益、发展有限海权,通过采取依靠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的多边主义路径,建设地区性防守型海权强国。  相似文献   

5.
海洋强国梦已成为中国社会各界的热门词汇,加强海上力量建设、发展海洋经济等已成为中国官方的正式宣言。然而发展是相对的,强弱也是相对的,中国究竟要在世界海洋秩序中谋求什么样的权力地位?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政府政策规划,这都是一个远未澄清的问题。本文综合分析中国海洋强国崛起的条件及环境,结合中国的海上利益诉求,重点从必要性及可行性两个方面,系统分析阐述了中国海洋强国的三大权力目标,即地区性海上力量、国际海洋政治大国、世界海洋经济强国。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海洋是我们宝贵的蓝色国土。要坚持陆海统筹,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大力建设海洋强国。"报告首次提出了"全面实施海洋战略"概念,把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与海洋维权紧密结合起来,为我国今后海洋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全面实施海洋战略,是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方针的贯彻和落实,是实现海洋强国的基本途径和具体规划。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世界强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世界海权兴衰的经验教训及其对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启示。第一,世界海权兴衰交替的历史表明,海权建设是以资本和制度创新为核心的综合性过程,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社会发展各领域,中国海洋强国建设应走综合性海权的发展道路。第二,陆海复合国家的海权战略深受其地缘政治缺陷的制约,其成败在根本上取决于国家的陆海统筹和平衡能力,中国的海洋强国建设应走陆海统筹的复合型海权发展道路。第三,陆海复合国家的海权建设必须选择合适的限度和区域,中国的海洋强国建设应走有限性、区域性海权的发展道路。第四,新兴海权的成败取决于新兴海权国家如何处理与既有海洋霸权的关系,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进程中,中国应妥善处理与美国海洋霸权的关系,走和平式海权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太平洋学报》2015,(3):105
<正>2015年2月9日,全国海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对这次会议作了重要批示,肯定了国家海洋局的工作,这是对海洋战线全体同志的极大鼓励。会上新近被任命为同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海警局政委的王宏作了题为《深化改革,依法治海,推动海洋强国  相似文献   

9.
构建"数字海洋"实施海陆统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1%,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资源的宝库、环境的重要调节器。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因此,数字海洋是数字地球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沿海大国,21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新世纪。在21世纪提出数字海洋的发展战略,对于有效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事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国步伐中,如何构建“数字海洋”,实施海陆统筹,走中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杨晓杰 《探求》2014,(3):89-94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作为一个祖国尚未实现完全统一、海洋主权与海洋权益正面临严峻挑战、海洋经济与海洋安全已关乎国家经济命脉和长远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就必须清楚我国海洋安全环境面临的挑战及威胁,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全面深化改革重任的顺利完成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1.
刘霏 《社科纵横》2012,(4):39-41
随着海洋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要想成为海洋强国就必须从战略全局上高度重视海洋。近代中国具有伟大战略眼光的政治家都对海洋战略有着深刻的见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领导人更是将对海洋的认识提高到战略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韩国海洋战略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战略规划,其战略举措的提出与实施旨在推进海洋发展战略与安全战略,实现世界一流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作为中国的海上邻国,韩国海洋战略实施会对中国产生诸多影响。客观认识这些影响对制定我国海洋战略及其政策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并有助于倡导海洋合作、建设和谐海洋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各国对于“海洋经济”的认知和概念界定仍然存在巨大差异。梳理“海洋经济”的概念演进和政策内涵、分析各国对“海洋经济”认识和统计差异后,仍可发现其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中国海洋经济则具备比较优势,包括发展速度快、结构持续优化、比重保持稳定、对就业贡献大等等。鉴于“海洋经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及其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趋升的战略地位,中国宜抓住历史机遇,利用自身优势和潜力,加速发展海洋经济和构建海洋强国。政策建议包括:加强海洋经济理论研究和国际交流,尤其是将建立国际通用统计标准作为重点合作领域;倡导建立海洋命运共同体,推动海洋经济国际合作,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把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作为重要抓手;进一步拓展蓝色伙伴关系,形成广泛而有深度的利益捆绑;新冠疫情背景下把加强冷链运输的安全性纳入全球或区域海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之中;重启蓝色经济,充分挖掘海洋经济潜力。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太平洋学会与中国海洋学会共同举办的"海洋观与建设海洋强国"学术研讨会,旨在研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进程中的重要问题,希望各位专家在研讨会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为构建中国海洋观和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做出积极贡献。海洋观和海洋强国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相互依存、不可分  相似文献   

15.
张峰 《南海学刊》2022,(2):71-80
马克思恩格斯以研究资本主义命运为历史使命,他们花了大量精力分析海洋在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危机乃至灭亡过程中的作用。海洋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海洋作为四通八达的运输通道形成了世界市场,扩大了商品交易范围,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通过海洋进行国际贸易,把经济危机从一国传导到全世界;海洋会传导革命,也将对促进资本主义制度瓦解发挥应有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海洋与资本主义的论述,对于建设海洋强国,利用海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掌握大变局的主动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翟崑 《太平洋学报》2020,(1):97-102
2019年4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青岛出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的讲话中首次提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习主席指出,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这一理念对内可以视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海洋强国战略的重大发展,对外则可视为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方案的重大发展。由于海洋命运共同体提出时间尚短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学术界和政策界对推进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认知和行动的探讨与筹划刚刚开始,尚未形成体系。因此本文尝试说明,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个知行合一的体系,是政策概念体系和战略实践体系的并举合一,这二者在本质上具有一体性,在行动上应相互促进,在目标上追求高标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要防止知行“两张皮”。  相似文献   

17.
在海洋立国战略指导下,日本确立了内阁首相领衔、海上保安厅主导的海洋体制,并利用现有国际海洋法的缺陷,以维护海上安全为借口不断扩大自身海洋权益。日本以中国为海洋战略竞争对手,配合美国“印太战略”强化对中国的海上围堵,遏制中国海洋战略发展,同时深化日美海权同盟,企图共同主导全球和地区海洋秩序,从而建立起扩张型海洋体制,借此实现恢复“正常国家”和谋求大国地位的梦想。日本这种扩张型海洋体制不符合和平发展的世界潮流,应该走构建人类海洋命运共同体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正11月20日,以"新时代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策略、措施与实践"为主题的第九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暨海洋科学技术颁奖仪式在广西北海举行。论坛由中国海洋学会和中国太平洋学会共同主办,主会场共有6位专家分别作了不同主题的主旨报告,下午6个分会场召开了专题学术会议。论坛开幕式上还为2017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2017年度海洋优秀科技图书获得者颁发奖励证书。论坛近800余人参会、中国海洋  相似文献   

19.
海洋文化是人文湾区的重要内在基因,由岭海地域、中华民族和全球一体三重维度建构而成,串联起粤港澳区域内外的岭南文化、华侨文化与西方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通过建立健全海洋文化开发体制机制、创新打造海洋文化特色产业品牌、培养树立全民海洋文化观念意识、全面推进当代海洋文化学术研究等,协同推进人文湾区海洋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海洋文化高地,并夯实海洋强国建设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20.
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历来与海洋灾害的频繁发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对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研究也日显必要。本文以管理学中的权变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中的各种要素,构建了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权变模型,进而辩晰了权变理论视角下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