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芬霞 《唐都学刊》2005,21(3):31-35
梅花和樱花是深受日本诗人青睐的名花。在日本汉诗中,同样来自中国,外形有几分相似的梅花和樱花具有截然不同的审美意象和美学意蕴,却共同形成了日本咏花汉诗闲雅、淳朴、幽寂、感伤的诗歌风格。这与梅花和樱花所具有的独特品性、日本民族文化的积淀、中日文化的交流以及中国古诗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滕春红 《唐都学刊》2001,17(3):90-93
辛弃疾、姜夔同为南宋大家,二人咏花题材的作品既有相同之处又各具特色。同为咏花,辛词清雄、沉郁;姜词清空、流美。同样都有刚柔相济的特色,辛词多托家国之思,姜词饱含身世之感。另外,二人咏梅词作中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3.
王茜 《社科纵横》2002,17(4):61
本文从研究者对该词所咏之花的争议入手 ,分析该词所咏为芍药 ,更显示出李清照的“此花不与别花同”。  相似文献   

4.
生活无处不飞花──花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花文化的初探,涉及到我国养花、种花、赏花、诵花的历史沿革和名花的形成以及我国花文化的特色等。其特色为:一、花文化与整体文化相融发展;二、花文化具有厚重的审美价值;三、花文化饱含高度的道德内蕴;四、花文化是文人文化的独特表现。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花文化发生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论日本近代文学的人性深层探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张中良日本四面环海,岛国文化性近自然,又无欧洲中世纪式的宗教禁烟,亦少中国儒家道统的束缚,所以,日本文学的人性表现相对来说比较自由,《源氏物语》就展开了缠绵悱恻的性爱长轴。但彼时文学犹如豪门贵胄的后花...  相似文献   

6.
一、首咏“临刑诗”者是谁? 日本大和时代(相当于中国初唐)优秀青年诗人大津皇子(663—686年),因卷入争皇位的旋涡;终被罗织罪名处以死刑。他在临刑前写绝命诗一首: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了花与诗及酒的关系这一独特视角,探讨花文化的某些特征,从中窥知花文化的意蕴及其呈现。这个视角层管只是一个侧面,然而仍能展现我国花文化的独特景观和总体面貌。  相似文献   

8.
绝路诗人求生的幻境──白居易咏病诗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孙立峰中国古代的诗歌类型繁多,如乐府古诗、七言律诗、五言律诗、招隐诗、游仙诗、宫体诗、讽谕诗和悼亡诗等等。但是,中国古代诗坛也有一种被文人雅士的评说不屑一顾的诗体──咏病诗,它从来都被那些自诩忧天忧民...  相似文献   

9.
王英英 《日本研究》2012,(1):111-118
日本的战略文化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影响日本战略文化的主要因素有日本的原始宗教神道教,武士道精神和“岛国根性”.当代日本主流战略文化主要有新民族主义势力的“普通国家论”和“海洋派”的对外战略思想,虽然他们的战略思维各有侧重,但其对外战略的方向是一致的.由此,本文归纳出日本今后的战略走向具有三大特征:战略主体性日益增强;在外交、安全上更强调战略性、进取性;由于中国因素对日本内政外交的影响空前上升,日本对华战略的两面性增强.  相似文献   

10.
2002年,葫芦岛市迎来了一位日本老人,午餐时,市长张竟强特意让餐厅为老人做了一根大麻花。看到大麻花,老人百感交集,泪流满面,他说,是好心的葫芦岛人给我的一根大麻花救了我的命,我走过世界很多地方,葫芦岛的麻花最好吃。老人叫杂贺一人。50多年前杂贺一人作为105万日本侨俘遣返人员之一在葫芦岛踏上了归国之路。1945年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滞留在海外的日本人约有630万人,其中军人300万人,非军人330万人,而滞留在中国东北的日本侨俘就有130多万。如何处置这些日本侨俘成为中国…  相似文献   

11.
潘蕾 《唐都学刊》2010,26(5):64-68
日本飞鸟时代初期的各位天皇的名字,虽然在日本各史料中的文字记载不尽相同,但是读音一致。而中国的历史书《隋书》中,也有关于飞鸟初期天皇名字的记载,其中汉字仅仅将倭王名的日语古音表现了出来,并且根据中国人的习惯,将名字记为"姓○○,字○○"。进入飞鸟时代以来,伴随着汉字的广泛使用,在选择人名用字时,汉字本身的意思逐渐受到重视。力求和周边国家建立对等外交关系的统一国家的支配者们,以当时已经传入日本的中国典籍中的人名为模型,改造自国的人名,以求实现人名的体系化。但是,由于这一改造违反了日本人名发展的正常规律,并没有真正理解中国人名中种种现象的真髓,仅仅是一种盲从,最终只能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2.
日常生活的诗化——日本汉诗艺术特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宇春 《唐都学刊》2005,21(1):33-37
超政治性是日本文学的传统.日本汉诗与中国古典诗歌虽在形式上完全一致,但它反映的是日本的文化及日本人的审美特征.日本汉诗中以田园风光、自然山水以及隐逸情怀为主题的诗歌,在民族心理、审美情趣、表现手法等方面都表现出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3.
伏俊琏 《阅江学刊》2010,(3):128-134
《四库全书总目》是中国古代最系统的一部文化史、学术史,其中《集部》则是一部叙录体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而其大小序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提纲。《集部总序》讲《四库全书》集部分为五类的原因,认为集部的别出,是汉代文词自觉的结果,文词的自觉是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楚辞类序》对《楚辞》别出一类的原因从传统和形式上作了分析,但未能像《隋志》那样从思想内容上阐述其独特的风格和别列的原因。《总集序》讲总集的源头和分类,它提出的《诗经》是集部之祖的观点,是对经学传统观的挑战。《诗文评序》把诗文评著作分成五类,并对各类的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对“诗文评”在目录学中的地位嬗变作了说明,大体理清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就是表现出对国际市场的强烈进取心。除了制作技术、宣传策划、发行放映等国际化之外,叙事的国际化更是迫切需要中国电影思考的问题。《南京!南京!》和《金陵十三钗》叙事的国际化策略颇具代表性。两部影片都着力呈现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的国际化语境,都表现出超越单纯的民族主义立场的气魄。前者在叙事上持人道主义的反思姿态,力求思考的深度;后者则完全遵循好莱坞大片的叙事模式,以故事性、娱乐性见长,而且更注重展开本土文化符号与国际语境的碰撞。两部影片的叙事尝试都将对中国电影的国际化道路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碧波 《学术交流》2001,(4):125-135
新罗为朝鲜半岛古国,在中华文化圈中,接受中华文化影响至深.新罗的卵生族源神话渊源于颛顼高阳文化和殷商文化.由于新罗历代统治者"一意事中国",在文物典章制度上中华化、儒学化,中国王朝的适应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的舆服文化给予新罗以重大影响,庆州天马冢等的金冠就是明证.新罗汲纳并融合了中华文化形成了自己特色的民族文化,在古代东方文明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仲谋 《阅江学刊》2013,(3):106-115
明季词人卓人月和徐士俊共同选编的《古今词统》与陈耀文《花草粹编》、沈际飞《草堂诗馀四集》等共同代表着明代词选的水平与特色。该选本努力超越流行数百年的《草堂诗馀》的范围与手眼,并试图建立一种大一统的词史统序,即合古、今为一体,而着意强调今词即明词的地位;合婉约、豪放为一体,意在打破嘉靖以后贬抑豪放独尊婉约的倾向;合词史百汇于一体,既开拓了选源也丰富了词史。这是对《草堂诗馀》系列选本长期垄断词坛的反拔与重构,对清初词坛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翠  徐放鸣 《阅江学刊》2012,4(3):134-138
同处于东亚文化圈的中国和El本自古便有文化上的交流,主要扮演文化思想输出者角色的中国对主要扮演文化思想输入者角色的日本影响之深远不言而喻,但两大民族审美意识传统又都渊源有自,别具自我特质。从意象谱系的简素与繁复、情感表现的纯粹与功利等两大方面解读《万叶集》中七夕和歌与唐诗中七夕诗歌的艺术表现之不同,不仅有助于深化中日审美文化的比较研究.而且对申日审姜意识彤态差异的厘涪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中国法律史叙事中,以西方概念体系为基本框架的填充式方法,值得深入反思。中外学者关注的“判例”堪为典型。这一近代概念很可能来自日文汉字,用以适泽西文。叫顾西欧英、法两国的历史和现实,判例作为以个案方式凝聚法律群体共识、指引未来案件裁决的形式,始终具有重要作用。这一功能,与中国古代法中的相关制度有部分共通之处,可以成为构建普适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一;同时,中国的相关制度具有特定的体制背景和功能。将普适功能与特定功能相结合,“双向功能主义”可能可以避免西方中心和概念纠结,转向功能性问题的探讨和解释,以逐步构建中国法律史叙事的新框架  相似文献   

19.
黄忠廉 《阅江学刊》2012,4(4):95-100
典籍用古语写成,外译时可能经过原语的古文今译和外语的今文古译的语内转换过程,古原语、现代原语、现代译语和古译语四要素与典籍外译的阶段可演绎出:原古→译古直接转换机制和原古→译现直接转换机制;原古→原现→译现→译古间接转换机制和原古→原现→译现间接转换机制,并随译者古今双语的掌握程度和原文的难度而单独或联合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第二届中国古代小说国际研讨会于 2 0 0 2年 1 1月 1 5日至 1 7日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与会中外专家学者在中国古代小说史研究 ,小说与文化关系 ,文献、小说版本与小说中外影响以及小说个案研究等方面 ,进行了热烈而又和谐的讨论 ,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新观点 ,为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进一步发展拓宽了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