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9 毫秒
1.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在神州大地上已经历了30个春秋。 历经风雨,终见彩虹。 今天,我们站在世界屋脊上,正聆听着一批批装满钾肥准备南下的火车汽笛声,规划着与时俱进的宏伟蓝图,为我们下一代接班人建造健康、绿色、文明的家园。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与科技进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八五”时期,金华市各条战线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提前7年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拥两番的目标,工业生产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有所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1995年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910.2亿元,比1990年增长7.34倍,年均递增52.8%;工业企业科技活动得到进一步重视,企业整体素质有新的提高,涌现出一批优势企业和优质新产品,从而使全市工业科技贡献率达到34%.从金华市91家大中型工业企业来看,1995年全市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的现状和特点如下:一、技术开…  相似文献   

3.
王立行 《浙江统计》2006,(11):34-35
一、金华农村工业现状与特点 1.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的工业村和较大规模的专业化产业区。目前,我市农村依然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业村,以工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工业村。2004年,全市个体工业产值超亿元的村就有28个,个体工业多于20家的有1024个村,占16.4%;多于50家的320个,占5.1%。个体工业户多于20家,产值过1000万的有580个村,占9.3%。有关资料表明,当下我市农村真正从事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不到三成,而且主要集中在比较传统的农业村中。我市农村工业依托义乌小商品城和永康五金城这两个主要的市场平台,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和拳头产品,带动了一系列专业化龙头企业和产业群的发展,并推动了我市第三产业的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林风 《四川统计》2013,(8):39-40
作为一个仅有30年历史的市,德阳自设市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十分显著。1987至2012年的26年里,德阳GDP一直位居全省第三位。也是除成都之外,全省第一批GDP上千亿的市。自2000年以来,德阳工业增加值一直稳居全省第二位,成为四川名符其实的重要工业城市。2000~2012年,德阳市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2012年达到44.8%,仅次于成都和攀枝花。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有了10余年的历程,但改革者的目光始终主要集中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国有小企业的改革似乎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然而,国有小企业终究是国有经济不可忽视的一部分,1994年浙江独立核算国有工业小企业产值251.65亿元(当年价),增加值54.23亿元,分别占独立核算国有工业的2820%和26.82%。这些小企业容纳了近44万劳动力,拥有135亿元固定资产,1994年资产总额292亿元,它们的发展理当是国有企业改革不可回避的内容。(一)浙江经济的特点之一是“小”,拥有一批经营活,效益好,潜力大的小企业,国有工业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6.
1999年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今年仍需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 ,仍有一批企业需要扭亏摆脱困境。完成国有工业改革和脱困的目标 ,必须解决当前还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7.
三普资料表明,瑞安工业在改革开放以来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格局。本文拟就瑞安工业的特点及今后发展对策,作一粗浅的探讨。一、“小商品、大市场”是当前我市工业经济的基本格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瑞安乡镇工业异军突起,为该市经济注入了活力。199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35.17亿元,比1979年增长58倍。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达112.59亿元,比1979年增加184倍,占全市工业总产值83.30%;年未职工人数15.3万人,比1979年增加《.5倍,乡镇企业数已达1.7多万家。由于乡镇工业发展历史较短,我市的大部分的乡…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通过多种形势的资产重组、兼并、联合和资本运营,哈尔滨市已初步形成了一批以资产为纽带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通过对哈尔滨工业企业集团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1、资产所有者缺位,难以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在一些企业集团中,由于国有出资人缺位,造成国有资产的概念模糊,集团母、子公司都为国有资产,各自为政,没有出资关系,形成不了产权纽带,母公司形同虚设,发挥不了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调控和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功能。以哈尔滨市的28家企业集团为例,母子公司之间有产权关系…  相似文献   

9.
要使林产工业行业真正成为林区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小、散、弱、低、闲的状态。从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入手,实行战略的资产重组和优化,基本思路是:以区内生产同种或同类产品企业为对象,通过组建专业化集团,合资嫁接改造、兼并联合、出售破产等方式,实行跨区域、跨行业的资产优化重组,达到规模经济,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1、组建专业化集团公司。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变化,我区林产业工业已经形成一批产品质量好,设备设施配套,技术管理能力强的相对优势企业,以其中部分企业作为“龙头”或基地…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市九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实施“三个一批”、“工业强市”战略.坚持“创新做强.投入做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了速度、效益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11.
大中型工业企业是温州工业科技活动的主体,2006年全市498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投入经费占全市科技投入总额的58.7%。温州要建立创新型城市,必须要重点提升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形成一批创新龙头企业,才能带动区域产业提升,但是以轻工业为主的温州产业结构,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对外依赖性较强,注重于先进设备引进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展的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创新,深度的原始创新活动较弱。  相似文献   

12.
一、“十五”工业经济发展回顾 “十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组,进一步加大工业经济运行综合协调力度,  相似文献   

13.
2009年;我省工业企业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认真贯彻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工业经济企稳回升,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也经历了下降一持平一快速上升的过程,全省节能降耗压力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14.
夏昊  杨晓 《浙江统计》1998,(3):19-22
目前我国衡量工业经济成果最主要的指标是工业增加值。它最主要的缺陷是未能反映出资源的利用和生态质量的转换,从而忽略了经济活动中对生态和社会起着破坏作用的方面,这使得部分企业只看产出,而无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以及恶劣的职工工作条件,也使得对工业经济成果的评价失去了合理性。为此,本文提出了工业生态总值这一指标,对工业生产活动的负面效应予以扣除,以求更全面地考察工业经济成果。一、工业增加值的片面性1.工业增加值只是一个衡量“流量”的尺度,而不是衡量“存量”的尺度。近几十年来,流量的增长被认为就是经济…  相似文献   

15.
罗凯 《统计与预测》1996,(6):40-41,43
浅谈发展糖蔗工业罗凯实现工业化、城市化是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国家或地区向着提高生活质量方向发展的必由之路。欧美发达国家是这样,亚洲“四小龙”也是这样。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正在朝这一方向发展,广东省则已从总体上进入了这一发展阶段。湛江市加速工业化、城市化发...  相似文献   

16.
一、乡村工业发展特征根据1996年浙江24县239家乡村工业企业抽样调查,被调查企业资料显示有以下主要特征:1.在各类企业中,股份制企业从业人员素质较好,资产负债率最低,经营业绩最佳。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承包制企业88家,股份制企业74家,租赁制企业18家,其它企业59家。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高中以上从业人员,股份制企业占24.3%,承包制企业占183%,租赁制企业占187%,其它企业占17.8%,并且,股份制企业的职工受专业培训的水平大大高于其他各类企业,占264%,承包制企业为13.3%,租赁制企业为9.5%,其它企业为11.7%。股…  相似文献   

17.
巴曙光 《山西统计》1997,(11):38-38
工业增加值是工业企业全部工业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换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新增价值量。那么对于一个工业企业来说,会不会出现中间损耗大于产出,全部工业生产过程没有实现增值的情况呢?一、从经济涵义上看。企业适应市场需求,购入原材料,组织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产品基本销售出去,实现最终效益,然后再购入原材料,组织下一轮的生产,从这个连续不断的再生产过程来看,客观上要求每一周期的生产至少在同等规模的基础上进行,而如果通过生产活动不能实现产品增值,不能保证下…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体系。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事业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发展步伐,为我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培养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合格人才,为社...  相似文献   

19.
李寿良 《浙江统计》1996,(12):11-13
本文根据第二次和第三次工业普查的资料,就建德市十年来工业经济发展态势和当前存在的问题作一些综合分析,并对今后工业经济的发展思路提出几点建议。一、发展态势1985年至1995年,是建德市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和工业经济水平提高最快的十年。尽管期间出现过两次周期性的经济波动,经受了宏观调控、银根紧缩和市场波动的严峻考验,但仍然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1、工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至1995年末,全市工业企业已发展到4826家,比1985年增加3408家,增长2.4倍;从业人员达到75845人,比1985年增加47096人,…  相似文献   

20.
苏州市三资企业在省内独占鏊头□文/苏州市统计局卢国婷苏州经济的腾飞与利用外资不能分割,与三资企业的发展壮大融为一体。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以和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等诸多优势,源源不断地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外商来苏投资。到1996年底,全市实有三资企业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