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刚1943年生于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是关东画派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文联命其为“中国百杰画家”。他的画不但受到大陆观众的喜爱,也受到台湾观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2.
马固方 《东西南北》2013,(20):25-25
在很多影视作品和戏剧中,县令大多为七品官。特别是豫剧名家牛得草领衔主演的豫剧《七品芝麻官》于1979年由北京电影制片拍成戏曲电影后,随着唐知县那句“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f”的名言家喻户晓、风靡一时,不少观众误以为县令都为“七品官”。  相似文献   

3.
锐词     
《东西南北》2011,(9):6-7
烂剧受虐控 热播穿越剧《宫》在不断冲高收视的同时,继续成为全民热议话题。有评论人称它是烂剧一部——打着“戏说历史”的牌匾,肆意迎合观众日益浅薄的审美情趣。而观众也渐渐在此类烂剧的熏陶下催化出一种“烂剧受虐控”的群体。  相似文献   

4.
<正> 尽管话剧源于欧洲,本世纪初才移植中国。尽管老舍多次声明“对于话剧的一切,我都外行”。但他的剧作却备受观众青睐,几乎每部都在舞台上引起轰动效应,特别是《茶馆》更是激发了戏剧艺术家和海内外观众的持久不衰的热情,在国内被称为“黄钟绝响”,在世界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从而“使中国话剧艺术在国际上焕发了夺目的光彩”,为中国话剧史翻开了辉煌的一页。当然,其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勿庸置疑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探索性戏剧的舞台语汇及其艺术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与“五四”时期的现代主义戏剧相比,新时期探索性戏剧更注重舞台的审美效果。纵观80年代中期以来的以现代派为主的实验剧作,一个普遍性的特征是“间离效果”在剧本和舞台表现上都得到了重视。现代派戏剧以哲理性、思辨性见长,而能充分调动观众思考能力,增强观众审...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电视新闻从最简单的播音员录播到今天的同期声、记者现场报道;从“最近一段时间”这种时效性极差的新闻语言到今天的即时即报、滚动播出,经历了不断调整、提高的改革过程。这说明,我们的电视从业者已开始自觉地向媒介化、职业化迈进了。所谓“职业化”不是电视技术与操作的专业化,而是指参与传媒活动过程本身的职业化。时下,以‘“改变中国人早晨不看电视的习惯’为初衷的“东方时空”受到人们的欢迎。那么,东方时空到底好在哪里呢?不少学者及有关人士公认为好在贴近普遍观众、贴近生活上,好在它原滋原味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杜渐 《东西南北》2011,(9):24-25
明星当官 2010年底,章子怡参加《艺术人生》的节目录制,她在现场问朱军,某次活动为什么没参加?朱军一脸为难地回答:“因为有个重要的会议,实在走不开,是司局级干部集体会议。”说完之后,朱军回头跟台下观众说:“这个,你们都知道我是司局级干部了。”明星当官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情,像朱军这样的司局级干部,在演艺圈也是层不不穷。纵观如今的文化体育娱乐圈,众多明星书写着“演而优则仕”的传奇。  相似文献   

8.
乔雪阳 《东西南北》2013,(15):55-57
酒过三巡,他们把剩菜收拾收拾,支起摄像机,在镜头前说段相声。没人当观众。“现在想起来挺心酸,可那时候不伤心,采不及伤心。” 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的亲密搭档,马场兼私人动物园老板。相声演员于谦前阵子多了一个新身份:首届北京马术文化节“儿童马术推广大使”。他是在自己开办的马场里获颁这一称号的。  相似文献   

9.
“TALKSHOW”是电视节目中的一种重要类型,按字面意思被直译为“谈话节目”或“讨论节目”,其基本形式是:一个主持人,几个特约嘉宾,一群现场观众,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如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话”节目就是中国的“IAI...-9-.ruun”。谈话节目在美国已有相当长的发展历史,由于深受观众欢迎,每年都有此类新节目出现,有时~年中就有七、八套新的谈话节目产生,并拥有一大批看谈话节目成后的电视爱好者。美国有这么多的谈节目想必良美并存,不过本人有机会看到的三套谈话节目都是相当优秀的:“DUNAHUEWOW”、“OPRA…  相似文献   

10.
论悲剧情感的三维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审美意义上的“悲剧”是不应该和生活中的“悲惨事件”和“悲观主义”相混们的。首先,舞台悲剧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生活悲剧却是突如其来的惨绝人寰;灯光帷幕下的悲剧是生活中散乱的自然形态的集中和观察者的集中,剧场外的悲剧却是随时随地发生的。其次,悲剧感并不等于悲观或悲观主义。悲剧的开端是优美欢悦的,结尾的丑恶可怖也不给人以悲观绝望的感觉。实际上,悲剧作家在悲剧中蕴藏了比喜剧更丰富的乐观主义,悲剧的最后效果加强着观众对人类光明美好前途的信念。对悲剧的这种看法,正是现代许多悲剧作家的看法。阿瑟·赛勒强调:“在悲剧中应该…  相似文献   

11.
在没采访赵琳之前先听到赵宝剐说:”她长着天生适合做演员的脸.样子清纯,五官规范.这样类型的女演员现在不多。”另一个版本是这样的:“她是中国现存的为数不多的有观众缘而又纯净得让人心碎的女孩子。”相信无论多么大牌的明星听到赵导这句话.也足以骄傲一阵子.更大牌一下。  相似文献   

12.
《东西南北》2013,(4):20-22
囧长得一副“窘”相,原始的本义却是“光”和“明亮”。《泰囧》的票房胜利的确太耀眼,太冈了。《泰囧》为什么如此之“囧”?是片方的“算计”,还是观众“报复性观影”、“参与奇迹”的心理,抑或是市场对喜剧的饥饿?  相似文献   

13.
满族的舞蹈     
解放以来,我国文艺舞台上和过去相比,呈现了百花争艳的灿烂美景,出现了空前未有的万紫千红时代。其中挖掘历史上的文化遗产,推陈出新,更受到艺术家的重视和观众的热烈欢迎。特别是许多少数民族的舞蹈艺术表演,使我国的文艺舞台倍添春色。原因是我国少数民族的服装本身就适合于搬上舞台,用不着太多的加工、改进,只看现已公开上演的节目,就已经达到了“吾国名花天下知”的程度,不但在国内,而且在国  相似文献   

14.
把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归结为“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既无可能也不充分,这是因为资本的增长速度、技术的增长速度是经济系统特别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内生变量,它们既不可能“根本”改善、也阻止不了我国“粗放”增长方式的发生。这些经典的“增长方式”范畴都忽视“交易费用”的存在,因而用以解决中国的增长问题就显得很不实际。中国经济增长的“粗放”根源在于低效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变低效率的根本出路只能从废除不利于分工和协作的制度,建立和保护有利于分工和协作的交易制度入手。没有这些使交易费用能根本改善的制度创新,我国经济增长“粗放均衡”的状态就不可能有所转变  相似文献   

15.
在印度,电影是最流行、最重要的娱乐与交流手段。有着80多年历史的印度电影,至今仍然以正直善良的人与不平等现象作斗争并获胜的种种故事取悦于其忠实的观众。印度的电影蜚声世界,在中国亦享有盛名。 目前,印度电影年产量居世界之首。据有关统计,到80年代中期,印度拥有66家电影制片厂,26个电影实验所,400多种电影杂志,12000家电影院,25万电影从业人员,年耗资约20亿美元,每天观众多达1250—2000万人次。以上数字表明,印度的确不愧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电影王国”和“东方好莱坞”的称号。 传统的印度电影中总有一个男主人公,一个女主人公和一个恶棍。配角是一位母亲,一名  相似文献   

16.
盂静 《东西南北》2011,(17):60-62
距离倪萍离开“央视”舞台也有些年头了,其实她从没离开观众的视线,可不知为什么,观众对她的变化还是颇为吃惊。卖菜的大婶会心疼她这些年是不是过得不好,  相似文献   

17.
1 为开办《观众中来》这样的一个电视专栏节目,酝酿多时了。通常为四个版面的报纸,为何舍得每周用一版或大半版来刊登群众的来电、来信呢?答案是不难寻找的:作为党的宣传舆论工具的报刊视联系群众为其生命,这里也是窥探社会的一个窗口!无庸讳言,电视在这方面是落后于报刊的。从全国各省、市电视台来看,还没有一家开办这样的专栏节目,而电视是声形兼备的传播媒介,最能满足人们“眼见为实”、“先睹为快”的心理,从而使其宣传效果优于单纯的文学媒介或声音媒介。看来是应该这么干的。2 《观众中来》开张伊始,播出五分钟、三条新闻片:一条是反映一幢全市最高的居民住宅楼空关半年,拆迁户望楼兴叹的批评片;一条是××路垃圾成山,无人过问的情况反映片;外加一条表扬片。为了使观众了解办这个  相似文献   

18.
朱晖 《东西南北》2009,(12):50-50
在著名的综艺节目《康熙来了》里,有一个年轻人模仿韩国明星rain跳舞。他的舞姿惊艳了所有人,主持人小S大为感叹地说:“你以后不要模仿了,只要出劲歌热舞就好了啊。”年轻人诚恳地问:“你要出钱吗?”小S忙答“不要不要”,引得观众笑声阵阵。  相似文献   

19.
当前理论界对“国有产权”的界定大体上有两种意见:一日国有产权不清,一日国有产权清。“不清”论者观察到国有产权与公众手中其它个人产权相对比,有巨大差别,其中无“清”可言。执“清”论者亦看到在经济实践中国家财物与个人财务界线分明,没有人会不知哪些是国家财产,哪些是个人财产,因而根本不存在“界定”不清的问题。实际上,上述“清”与“不清”的差别仍在“产权”不清上,但是,要弄清“国有产权”的概念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论:既不唯书亦不唯上,只能从中国经济实践中找出.其正确含义。从我国的经济实践看,国有资产和私有…  相似文献   

20.
早就听说在我国西南地区有一块神秘的土地,在那里居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民族,在那里封闭着一个“孩子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女儿国”。特别是经过众多文人描绘,更让人觉得“女儿国”神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