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死场》是萧红在民族兴亡关头 ,通过对生与死的探讨 ,从而进一步展示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探究 ,对民族自立潜在障碍和落后文化心态的历史反思。在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中 ,融汇了作者本人超越时代的审美情绪与精神立场。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著名作家马卡宁1991年创作的中篇小说《豁口》,以寓言和隐喻的方式表达了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和哲理性思考。小说中充满着"世纪末"情绪下的虚无和荒诞,作者挖掘了在这样的氛围中人的存在状态,深刻地揭示了他们在"自由"中的阵痛和选择,他们与"恶"的对抗,以及他们在集体异化中的自我救赎和对个性的维持,小说散发着人性之光,体现了作者在内在经验参照下对剧烈变动的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准确观照和省思。  相似文献   

3.
张恨水的长篇小说《八十一梦》是一部具有严肃文学作品内涵的通俗文学作品。批判意识与自省意识便是其清醒现实主义精神与通俗性的文化向度的集中体现。作品不仅对战时陪都重庆社会弊害予以批判与自省,同时对生活其间的重庆人的“劣根性”予以批判与自省。这种双重批判与自省,回应了当时文学对于民族意识与民族文学传统回归的呼唤,充分显示出这部作品具有的文学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鲁迅对巴蜀文化给予过强烈关注,将《蜀碧》视为“凡有中国人都该翻一下的著作”,并直接体现在对国民性的思考中。又在邹容《革命军》关于国民奴隶劣根性的批判中,找到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他对“五四”青年时期巴蜀作家群给予了充分地评说,并且大量编选巴蜀青年作家的作品。对巴金、沙汀、艾芜、周文等巴蜀现代作家给予过热情扶持。现代巴蜀作家沾泽于鲁迅甚多,他们对“鲁学”的建立,也贡献颇大。吴虞、郭沫若、敬隐渔等对“鲁迅学”的建构,都作出过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期众多文学流派中,“寻根文学”是以其鲜明的文化批评性反思为其主要思想特色的。然而,当以此类同名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红高粱》如一阵狂飙,把我们卷入民族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所自发创造的感性动力世界时,我们却不禁有些茫然:这部影片乃至原作到底要告诉人们什么呢?我们知道,当代作家从政治性反思到文化性反思的转变,早在1980年老作家汪曾祺所发表的回视与怀恋乡土风情的《受戒》等作品中就初露端倪,而邓友梅、刘绍棠、李杭育等人的风俗——文化小说,则是它的延续。应当承认,这类小说突破了对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的简单描摹,开始将笔触透进处于浓厚的风俗氛围包裹之中的民族心理,而且对渗透其中的传统的过分摧残人的因素表示了某种批判的意向,尽管这种批判常常被对传统生活如淡泊、清贫、无为、忠义等的怀恋及其赞美所淹没。值得欣慰的是,大多数“寻根”作家并没有忘记自己所担负的“改造民族劣根性”的重任,他们力求以当代意识对自己民族的生活和传统进  相似文献   

6.
一、历史的反思:经验、现实与希望之龃龉中国近现代文学之间具有内存联系,《呐喊》就是联结这两段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将一代“在寂寞里奔驰”的辛亥革命志士失败的历史与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相联系,并对此进行了深沉的历史反思,揭示了浸透国民灵魂的封建传统所造成的劣根性,表现了鲁迅彻底反封建和改革国民性的至理深情。它是对近代具有一定程度的反封建的改革国民性文学的继承与发展,成了高张彻底反封建大旗的现代文学先声。《呐喊》之所以沉入深沉的历史反思,从过去的历史中吸取教训,与鲁迅自身的经  相似文献   

7.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居于经济学与哲学的二维空间内进行理论批判的重要成果,是马克思哲学的秘密诞生地。其中,马克思以现实的对象性的人及其实现自身对象化本质的劳动为立脚点,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精神劳动”论题的合理形式,并从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中人的现实状况出发,发现了异化劳动的现实存在方式。揭示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虚伪性以及黑格尔异化理论的抽象性与非批判性,指出两者均妄图将现实异化绝对合理化。而马克思则以现实的、历史的、批判的眼光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异化现象理解为人类自我实现过程中必然生成却又只具有暂时性的特殊的物质生产形式。并且不同于黑格尔力图在主体思维范围内解决这种异化的幻想,马克思提出现实的共产主义革命以实现历史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佛教“修行”观念,不仅对《西游记》英雄史诗的风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丰富了其批判现实与游戏人生母题的内涵。本文以佛教“修行”观念影响《西游记》主题倾向为研究视角,从批判现实与游戏人生两大母题入手,运用比较和分析的方法,揭示《西游记》世俗思想与佛教“修行”观念之间的隐秘关联.论证二者之间的相容性特征,以及以往学者对此问题产生误读的历史与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9.
师陀的《果园城记》以一种悖论式的情感方式透视中国民族的社会文化性格 ,将以“果园城”为代表的小城世界的思考引向历史的纵深 ,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对记忆中果园城的眷恋与对现实中的果园城最终的弃诀正是现代知识分子对乡土中国复杂情感的真实流露 ,而这种情感的流露作家常常是借用对时间这一潜在的小说主人公的处理来表现的  相似文献   

10.
论"鬼"文化与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学想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作家通过对与“鬼”相关的民俗文化的展现,从“鬼”俗民情的直接抒写到国民劣根性的隐喻批判再到“人变鬼”“鬼变人”的两极想像,不同文学时期的现代作家们显示了“鬼”文学写作特殊而鲜活的形态。他们从一种“别样”的文学视角,更深入地揭发和披露了民众的世俗欲望、精神痛苦。  相似文献   

11.
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  相似文献   

12.
《伊芙琳》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一篇小说 ,在这篇小说中 ,作者通过主人公伊芙琳在人生抉择时的犹豫 ,揭示了人在“选择”这样一个生存命题面前的彷徨和焦虑。小说在终极意义上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追问 ,在形而上层面回应了“是还是不是 ,这是个问题”这一古老的哲学命题  相似文献   

13.
我们对鄂西苗族作家王月圣的文学创作进行了研究,可以发现,反映现实是他寻找的创作途径,批判现实是他追求的创作美学目标。纵观王月圣的作品,最明显、最具有特色的便是批判现实突出。他写下了暴露经过“文化大革命”洗礼过的人的真实面目的小说《相识在高高的山上》;批判古老的传统意识对人性的杀戮的小说《心在滴血的采访》;传统道德  相似文献   

14.
在《神圣家族》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批评布鲁诺·鲍威尔,以“批判”的天真把文学作品限创作主体分开,是醉心于“‘笔’的神奇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文学创作主体,就是作为“活生生的历史的人”的作家。确定作家的这种主体性,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见,一方面是要廓清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有关文学创作的种种谬论,揭示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5.
国民性批判是鲁迅作品最为显著的特点,它既源于鲁迅对其所处的这一代知识分子不断揭示现实人生弊病的使命的理解,也源于鲁迅不屈的战斗精神和批判精神。他将犀利而刻毒的批判锋芒指向人们习以为常的病态心理,以挖掘国民的劣根性,从而引起人们对民族思想救疗的注意。  相似文献   

16.
当代美国印第安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印第安文学渊远流长,而其当代小说则是这个灭而未绝的民族的生命力的体现。标志着“印第安文学复兴”运动开始的《曙光之屋》,植根于印第安民族文化尤其是美学传统,借鉴了发达的欧美小说艺术,但超越了较狭隘的种族意识,塑造出艾贝尔这个具有历史感、多面性的“第四世界”的“人人”的艺术形象。在作者莫马戴周围,聚集了一个秉性各异、才华卓越的印第安作家群,他们通过各自的创作,不仅揭示出多灾多难的印第安民族当今的生存状态,而且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寻求怎样在当今这个后殖民时代超越历史地注定的生存困境,从其有特色的与白人文学平等的文学主体意识出发,重造美国印第安传统的现实感。  相似文献   

17.
“五四”乡土小说自诞生以来,国民性批判就是其最基本的主题。从鲁迅以冷峻犀利的笔锋批判国民劣根性开始,“五四”乡土小说作家就汇聚起全部心智,展开了对乡土大地上老中国儿女们国民性的思考。他们既怀着对乡土深深的眷恋之情抒写国民性中值得肯定的正面成分,又怀着清醒的启蒙意识批判国民的劣根性,从而形成了乡情与理性冲突的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18.
杨大群的小说《人·狗·狼》是当代北方民族赫哲族文学的代表之一,它不仅是对赫哲族历史命运的再现,对小说中渔猎文化、神话、民歌等小说要素的提炼与设置;还表现在以生态文明的视角通过挖掘赫哲族人对自然的敬畏,批判现代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疏离。同时,这部小说也是当代汉族作家跨文化写作的重要尝试,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民族观和文学观,具有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崩溃>这部作品里,后殖民作家阿切比以其冷峻而又辩证的眼光审视了前殖民地尼日利亚伊博族传统习俗在遭遇欧洲殖民文化入侵下分崩离析的过程,不仅揭示出非洲民族传统自身的劣根性,同时也对欧洲殖民文化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本文针对作品中主要人物奥孔克沃的个人悲剧,结合其身处的社会语境即在殖民统治前后伊博族传统风俗的演变来进行剖析,重在领悟阿切比辩证的后殖民文化现及其对非洲传统文化习俗与欧洲殖民文化问冲突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认为:从鲁迅观照悲剧人生题材的艺术视角和小说的情节构成、艺术描写等艺术传达方式考察,作为艺术品的《阿Q正传》,体现出鲁迅喜剧性的审美方式.进而,文章结合鲁迅创作的理性精神——否定性地批判国民劣根性思想,与阿Q形象的喜剧性人生内涵——民族文化心理的病变内质,论证《阿Q正传》喜剧性审美方式的深层意蕴:以喜剧性审美方式,撕破了阿Q及阿Q式民族文化心理的荒诞性,送入历史的“坟墓”.鲁迅喜剧性审美方式,在艺术创作领域所完成的,是将老旧时代的思想“丑角”置于历史的“坟墓”的世纪性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