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年鉴,作为一种资料工具书,编校质量要求更高。可由于年鉴编辑部人员不能像出版社或期刊社人员设置那么齐全。据我所知,很多年鉴还是编校合一。针对年鉴单位的现状,我认为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编辑人员的自身素质与主动创新意识,增强责任感是提高年鉴编校质量的关键,如果再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2.
由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主办、宝山区史志办公室编辑的综合性地方资料工具书——《宝山年鉴2007》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正式对外公开发行。该书是《宝山年鉴》自1990年创刊以来公开连续出版的第18卷。  相似文献   

3.
《重钢年鉴》1993年始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除第一部由他人校对外,其他均为年鉴编辑以编校合一的方式进行,在1998卷以前出版的6部年鉴中,每部均有较为严重的校对差错,尤以1986~1990、1996、1997卷三部为甚,勘误表触目惊心。《年鉴信息与研究》杂志社举办的全国年鉴校对质量评比活动给我们带来动力,《重钢  相似文献   

4.
年鉴质量取决于年鉴编辑人员的素质,只有高素质的年鉴编辑队伍,才能推出高质量的年鉴。要提高年鉴编辑人员的素质,应着重于编辑队伍整体编校素质的提高和编校技能的培养。《桐乡年鉴》创刊9年来,广大编纂工作者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与时俱进,综合质量  相似文献   

5.
地方综合年鉴是年鉴家族中的一个类别。目前我国近2000种年鉴中,地方综合年鉴是主流品种。由于“众手成鉴”基本撰编格局,地方综合年鉴主要依赖各行政手段,由各撰稿单位提供的基本稿件(初稿)集撰而成。各单位、各部门提供的初稿,受制于撰稿人认识水平、文字水平以及对年鉴文体规范要求等的理解差异和熟悉程度,文稿质量高低往往参差不齐。要提高地方综合年鉴的质量,首先要提高年鉴初稿的质量。应充分看到,把好初稿关,是年鉴初稿撰稿人和编辑的共同责任。又由于提高年鉴总体水平主要依赖初稿质量的提高,所以,年鉴初稿的撰写是提高年鉴质量最关…  相似文献   

6.
这个细则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校对研究委员会制定。新闻出版署图管字[99]第16号通知转发全国各出版社参照执行。其内容也适用于年鉴编校工作,现分两期全文转载,供各年鉴编辑部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7.
《张家港年鉴》(2004)8月正式由方志出版社出版。该书在继承前八本年鉴资料翔实、编校严谨的基础上进一步精益求精、大胆创新,在以下3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 首先,在框架设计方面,将"以港兴  相似文献   

8.
由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主办、宝山区史志办公室编辑的综合性地方资料工具书——《宝山年鉴2007》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正式对外公开发行.该书是《宝山年鉴》自1990年创刊以来公开连续出版的第18卷。《宝山年鉴2007》全书共设置32个部类、162个栏目、近1400个条目,共80万字。全书在保持年度特色的同时,着力突出宝山区  相似文献   

9.
《镇江年鉴(2006)》经过紧张的编校印刷,已由方志出版社出版。《镇江年鉴》是镇江市人民政府主办、镇江市史志办公室编撰的地方综合年鉴,1992年创刊,已连续出版了15卷。新版年鉴全书118万字,共设40个类目、220个分目、1900多个条目(图表)。新版年鉴创新力度明显加大,体现了与时  相似文献   

10.
由苏州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纂、苏州市档案局(苏州年鉴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具体编辑、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苏州年鉴》(2007)正式出版发行,并配有光盘。《苏州年鉴》(2007)是《苏州年鉴》自  相似文献   

11.
编校质量是年鉴质量的重要方面。目前,年鉴编辑出版工作正由以规模数量增长为主要特征的阶段向以质量效益提高为主要特征的阶段转移,提高编校质量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试结合《广西年鉴》的编校实践,谈谈地方综合年鉴如何提高编校质量。  相似文献   

12.
年鉴理论研究提高编校质量打造品牌年鉴孙颖1·1地方综合年鉴发展创新的路径选择鲁孟河1·5构筑人才新优势推进质量新跨越——对年鉴编撰队伍新老交替的思考徐祖白1·8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年鉴编纂出版事业夏溪1·12开激励功能服务现实社会曹忠生1·15充分发挥年鉴编辑的主观能  相似文献   

13.
出版物的差错与编校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编校质量关系重大 年鉴研究会决定开展全国年鉴编校质量评比活动,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它必将推动全国年鉴编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何谓编校质量?《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是这样定义的:编校质量就是编辑加工和校对的质量。《规定》将图书的质量分为两大项:内容项和编校项。编校质量表现在出版物上就是有无差错或差错多少。《规定》还提出了编校质量的量化标准:差错率低于0.25/  相似文献   

14.
年鉴编辑校对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鉴要出精品,就要在质量上下工夫。决定年鉴质量的优劣有多方面的因素,笔者认为保障年鉴高质量的关键因素是编辑。编辑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智力劳动,出精品有赖于编辑工作者深厚的知识底蕴和创造性智慧,编辑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才能打造年鉴品牌。本文就责任心、编校中常见的问题及防范注意力分散等问题,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5.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6,(4):I0002-I0002
各会员单位和其他年鉴单位:我会组织开展的全国年鉴编校质量评比活动,对促进各单位加强编校质量管理,提高年鉴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活动是本会组织的年鉴行业内部自查自纠性质的检查评比活动,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制定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及其附件《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为依据。根据年鉴出版的具体情况,为使检查评比活动公正、有序地进行,本会制定并公布了《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办法》。我会决定2006年举办第三届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活动。第三届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活动自2006年10月起…  相似文献   

16.
泰州年鉴事业肇始于1998年。起步虽晚,但是定位较高,成熟较快。6年来,年鉴工作者在框架设置、条目撰写、稿件编校、印刷装帧等方面不断改进,按照内容求精、形式求新、进度求快、质量求高的目标实施运作,形成了鲜明的泰州特色。下面,我们结合《泰州年鉴》的编纂实践,试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年鉴的编校质量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年鉴编辑是把最初的信息变成最终的年鉴“产品”的加工者和把关人,负责框架设计、体例确定、人员组织、稿件撰写到编辑加工、制作印刷等一系列工作过程。年鉴编辑人员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年鉴“产品”质量的高低。因此,年鉴编辑必须强化责任意识、精品意识、形象意识、创新意识和效率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们研读了几家地级以上城市的年鉴,对大事记的撰写和编辑情况进行了仔细分析,收益颇丰。由于长期从事年鉴编纂工作,近几年来,对年鉴大事记的撰写和编辑工作进行了一些探索,对年鉴大事记的编辑和撰写进行了一些改革,在今年出版的年鉴中,我们突破原有的模式,在大事记之外,又设立了大事纪略,突出对重大事情的记述。在本文中,我们不揣冒昧,发表个人之见,以便与大家共同探讨在年鉴中创设大事纪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由无锡市人民政府主办、无锡市史志办公室编辑的《无锡年鉴》2008年卷于2008年7月由方志出版社出版。2008年卷为无锡市第18部地方综合性年鉴,无锡市市长毛小平为该书作序。该书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2007年度无锡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20.
年鉴编辑不同于其他编辑,光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编辑技术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编出高质量的年鉴,真正把年鉴推向市场,有广泛的读者群体,就需要年鉴编辑有广泛的社交能力。可以说,年鉴编辑社交能力的好坏,决定着他所编出的年鉴质量、经济效益,也影响着年鉴编辑部综合实力和声誉的高低。年鉴编辑不同于出版社、报刊杂志社的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