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最近,就农业税免征后,如何加强对乡镇干部的管理问题,笔者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农业税免征,对于大部分时间都忙“抢收”农业税的乡镇干部而言,无疑是一种“解放”,但同时也给干部管理工作带来各种新问题、增添了新难度。一是乡镇富余干部人员增多。过去,乡镇干部的主要精力放在收农业税上。有的群众甚至称乡镇干部是要钱、要粮、要命的“三要”干部。据统计,目前溆浦县43个乡镇除“七站八所”外共有在职行政干部1150人,平均每个乡镇27人。农业税免征后,乡镇工作任务、工作压力相对减轻了许多,但乡镇干部人数没有变,如果不及时转换职能、转移…  相似文献   

2.
农民委托乡镇政府办事,不能只听乡镇干部拍胸脯,乡镇政府必须与农民签一份合同。从2007年1月1日起,重庆市将在乡镇试行行政合同管理制度,保护农民利益。重庆市政府今年10月17日召开第8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乡镇执法监管强化公共服务试点工作的决定》,将采取有限赋权模式实施改革,总体上确定乡镇的“执法监管”和“公共服务”两大主体职能,依法赋予乡镇一定的权力和责任,严格加强执行情况的监管,以推进法  相似文献   

3.
农业税取消后的乡镇干部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光壁 《领导科学》2005,(17):38-39
2005年初,湖南省宣布全省范围免征农业税,这意味着农民种田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结束,农村“无税时代”到来。在这种新形势下,从催收农业税的重头工作中摆脱出来的乡镇干部感到空闲和茫然。他们究竟该干些什么?工作重心应转向哪里?又将怎样进行管理?为此,笔者通过对洪江市25个乡镇的调研,认为“无税时代”应着力打造“四型”乡镇干部队伍。这是群众所盼望和欢迎的,也只有如此,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一、打造“学习型”乡镇干部队伍,提高顺势而谋的本领面对农村“无税时代”的到来,乡镇干部面临的压力不是小了,而是更大了;工作要求不是低…  相似文献   

4.
汪铁波 《领导科学》2005,(13):14-15
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要求乡镇干部尽快实现角色转型。带着乡镇干部对角色转型想什么、出路是什么的问题,笔者在农村走访调查,发现一些干部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在调查的基础上,笔者进行了思考,试图探寻乡镇干部角色转型之路。认识误区对于农业税的免除,很多乡镇干部喜忧参半,喜的是干群关系可以缓和,忧的是不知工作怎么干,并存在一些认识偏差。表现之一,存在“删减”逻辑。有的乡镇干部认为,农业税免了,其工作内容也就相应被删减了;有的认为免税之后乡镇权力随之被删减了,可用财力也被删减了;有的甚至认为税免了,管理农民的“杠杆”失去了可靠…  相似文献   

5.
乡镇干部处于基层第一线,整日与农民群众打交道。随着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的增强,农民一有问题就直接去找乡镇政府。因此,在乡镇,无论你分管哪项工作,都可能随时有农民群众找你反映问题。面对来访的群众,推脱只会激起他们的不满,引起越级上访。那么,乡镇干部应如何要……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业税废除后,要求对乡镇政府进行改革。而乡镇的撤并是目前乡镇改革最有效的途径。在乡镇撤并的浪潮中,乡镇政府并非一帆风顺,往往会遭遇几种尴尬局面,从而使中国的乡镇政府机构改革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7.
乡镇是国家政权的基石,是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前沿阵地。把握乡镇干部的情绪,体察乡镇干部的心态,是研究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乡镇工作的“先导工程”和“命脉工程”。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当前乡镇干部不恋乡的问题在许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乡镇干部不恋乡的三种表现乡镇是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递给农民群众的最后一个“漏斗”。随着新旧体制的转换、市场经济的推进、改革程度的加深、不良风气的影响、各种思想观念的激荡,乡镇干部中出现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使乡镇工作的开展难上加难。这些不稳定的因素集中体现为三种现象。一是“跳…  相似文献   

8.
后农业税时代乡镇职能转变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映红 《领导科学》2007,(18):42-43
随着全国各地农业税的全面取消,我国广大农村进入了后农业税时代。这一时期,乡镇工作机制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乡镇政府职能要实现从"索取型"  相似文献   

9.
牛俊虎 《领导科学》2008,(10):48-49
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乡镇机构改革后,推动乡镇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实现乡镇政府与村级组织之间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关键是要解决部分乡镇干部在农村工作中形成的工作作风机关化、工作方法简单化、工作标准一般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乡镇干部分流是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结果,是乡镇机构改革的一项关键性措施.乡镇干部分流的成功与否也直接关系到第二轮农税改革能否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鸿琳 《决策》2013,(7):95
我在乡镇工作了整整20年,对乡镇干部的工作及生存状态可以说是很了解的,在取消农业特产税之前,乡镇干部所做的工作被有些人说成是"要钱,要命,要粮。"要钱是向老百姓收各种税费,要命是搞计划生育,要粮是收取征购粮。那时农民负担重,乡镇干部任务也重,上头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农民不理解,上级不体谅,乡镇干部待遇又低,工作吃力不讨好,常常两头  相似文献   

12.
乡镇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前沿,是发展农村经济和搞好农村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真正地把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到实处?我体会到,乡镇干部最主要、最根本的是要爱岗敬业求奉献,脚踏实地办实事,特别是多做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才能受到群众的真心欢迎。  相似文献   

13.
乡镇工作异常艰苦,乡镇领导干部责任重大。乡镇干部在不断锻炼提高的同时,也要警惕进入以下五个误区。一是变成酒干部。提起乡镇领导干部,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酒,认为只要是在乡镇呆过的领导干部,都一律是“酒精考验”的钢铁战士。这类人在任何场合千万别说自己酒量不行,说自己不会喝酒只会让人觉得你这个人不诚恳、不真实,很虚伪。走进乡镇领导干部的圈子你可以发现,乡镇干部的工作都在围绕一个“酒”字转。毫不夸张地说,在乡镇做任何事情,最后都要落实在酒上:上级领导来检查、指导工作,部委办局来商量工作,兄弟乡镇来联络感情,亲朋好友…  相似文献   

14.
麻彦伟 《领导科学》2005,(23):16-17
近年,各地因项目建设和企业占地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屡有发生。乡镇政府处在农村基层第一线,既要切实保护好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又要站在比群众更高的角度着眼于当地未来的经济发展。面对随时都可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乡镇政府该如何提高应对能力呢?笔者从实际工作中体会到,处理此类危机事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根据事发原因因势利导,并灵活运用多种措施妥善处置。在具体操作中可参考以下五项调处原则。一、正视危机存在原则乡镇政府的工作对象是广大农民群众,乡镇的各项工作无不牵涉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几年,各级政府都在通过招商引资和…  相似文献   

15.
乡镇自治:根据和路径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目前有关我国乡镇体制的改革有两种基本的政策主张。其一是强化乡镇体制。主张者认为,应该强化国家对农村社会的主导作用,大力加强乡镇体制建设,在规范乡镇各政权机构相互之间的关系同时,采取有力措施提高乡镇干部的素质并努力使其行为制度化,特别是县级政权要简政放权,下放各部门在乡镇的下设机构,以改变目前乡镇体制上条块分割的状况而提高乡镇政府的工作效率。[1]有研究者进一步指出,要强化乡镇体制,还需要将社会体制的下线伸入到村,[2]实行“乡治、村政、社有”,[3]也就是将村级组织的行政功能扩大并制度化,在村一…  相似文献   

16.
我对乡镇改革的一点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贯彻落实,过重的农民负担大幅下降,农民收入也大幅增长。因此,关于“三农”问题讨论的热点由“减负增收”转向了“乡镇改革”。在这一讨论的过程中,很多人认为乡镇没有多大的积极作用,主张撤销乡镇政府和部门;还有很多人认为乡镇干部是加重农民负担的主要因素,等等。作为一个曾经有过17年乡干部经历的人,我想就此话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三农”问题集中表现在基层,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不都在基层首先,农业产值在总的GDP中不到15%,但却要养活70%的人口和60%的干部,还要承担广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  相似文献   

17.
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以来,我国乡镇一级政府在运行中逐渐累积并暴露出大量的问题,如乡镇机构臃肿、债务负担沉重、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乡村矛盾和干群矛盾不断升级、乡镇政府政治合法性降低,等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一直在不断地改革,但效果却差强人意,以精简机构为主的改革思路陷入了“膨胀——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之中难以自拔。这说明我们的改革路径出现了问题,改革能否另辟蹊径已成为近几年特别是取消农业税以后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围绕乡镇改革的路径问题,学术界逐渐形成了三种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乡镇政府直接面向村民自治组织和广大村民,那么加强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创新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夏履民主程序”以及村级社会管理模式是夏履镇与村民自治组织合力探索的创新成果,借鉴其创新成果有助于推动其他地区的社会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刘琼莲 《决策》2006,(9):46-47
乡镇政府具体承担维护社会治安的责任,无力自保更谈何保障乡民?无论是乡长被打还是乡镇遭抢不报案,公众在对乡镇政府的行政能力提出质疑的同时,更希望去梳理、探求乡镇治安“疲软”问题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20.
干部作风事关党在群众中的形象。乡镇干部作为直接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群体,其作风建设更是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县在乡镇干部作风建设上突出以民为本,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也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我县在加强乡镇干部作风建设上,主要做法有三点。一、严管理,以良好的形象取信于民。大部分乡镇在工作中始终抓住管理这个“牛鼻子”,借管理树形象,向管理要效益,把管理作为转变干部作风的关键环节紧抓不放。其一,规范内务管理治懒散。为切实解决群众来乡镇办事“找人难”的问题,许多乡镇都制定了值勤、值班制度,规定乡镇值班室随时有人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