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自1999年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失能老人数量也随之增多。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失能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失能老人的人口数已经超过千万,这使我国失能老人生活保障及社会安全面临较大的挑战。因此,关注失能老人问题,加强对失能老人的照料及护理,构建相应的社会安全保护体系,满足失能老人的晚年生存需求,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读《失能老人考验中国的社会安全网》一组文章非常震撼,中国已是世界上失能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失能老年人口超过1千万的国家。我们不能再静观坐等了,从2030年开始,中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各种矛盾的全面爆发期,如何在2030年以前,在健全和完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初步建立起长期照料服务体系,这是对中国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导刊》2011,(11):18-19
如果说老年人是弱势群体,那么,失能老人则是弱势中的弱势。 刘起钎,95岁,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名誉学部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大学者,有一独生女儿。这样一位有身份、有地位,有孩子,也有退休费和国家津贴的老人,在失能老人照料呈现“有钱也做不到”的当下。在自己高龄失能.女儿年老体衰的时候,也只能蜗居在缺乏专业人士照顾的“托老所”。得不到有效的照顾,晚景凄凉。而在江西吉安县,我们看到更多的失能老人和失能老人家庭的无助。“一人卧床全家忙”成为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失能老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群体的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失能老人数量已经超过3700万人,预计到2015年将接近4000万人.如何让失能老人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已成为各界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有360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他们行动不便,常年与床为伴,吃饭、穿衣、上厕所这些简单的动作对他们来说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人们常说“一个病人拖垮一家人”,失能老人大多患有慢性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在自身痛苦、绝望的同时,又会给其家庭成员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相似文献   

6.
全社会都来关注失能老人的照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期刊登几篇关于老年失能和长期护理的文章,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失能老人又称残疾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老人或依赖老人。主要是指生活起居等不能自理,需要别人照料护理才能生存下来的老人。当然,老人的失能和依赖的程度有别,但通常指的是需要长期照料护理(以下简称照护)的老人而言。我国虽已进入老龄社会,但对此认识还不深刻。一是我国过去人均寿命不长,失能老人为数不多,存活时间不长,不易想到会是长期;但今天情况已  相似文献   

7.
李娜 《当代老年》2013,(2):24-24
你会用PS吗?如果答案是不,很遗憾,你已经被76岁的老人远远落在了后面。长春市二道区四通社区有一位专爱PS的“潮”老头,他就是任增基老人,退休后的他迷恋上了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简称“PS”)创作图片、动画,他通过鼠标手绘的“四大美女”充满了古典韵味,而制作的逐帧动画调侃现实,机智幽默。  相似文献   

8.
近日,全国老龄委首次发布全国城乡失能老人调查报告。截至2010年,我国城乡失能老人总数达到55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9%;预测到2015年,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恺悌说:“从完全失能老年人的整个社会支持网络来看,他们从家庭以外能够获得的支持是非常有限的。”  相似文献   

9.
所谓“失能老人”就是指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6项指标,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  相似文献   

10.
面对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高龄化程度加深、空巢老人比重加大、失能老年人大幅增加的严峻形势,河北省最新出台的《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各设区市都要建立一所收养失能、基本失能老人的“爱心护理院”。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杭州市与其他城市一样,面临着银发浪潮带来的冲击。截至2009年底,杭州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13.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6.6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48%),接近预测的全国2020年水平(17.17%)。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17.19万,失能和半失能老人达6万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杭州养老服务工作积极从创新机制、优化政策、推进服务等方面入手,努力通过坚持“三个并举”、加快“三个转变”,初步建立了适合杭州实际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服务为补充”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2.
“民以食为先”。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我们发现,吃饭问题一直是困难老人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宁波北仑区6万多老年人,其中有近一半是纯老年人家庭,有1万多80岁以上高龄老人,有近2千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宁波北仑区办老人食堂解决老人吃饭难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失能老人的抑郁症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不断衰退,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上会遇到多种不便。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影响到日常生活功能的完成,比如无法做家务劳动、无法完成一般的个人事务(洗澡、穿衣、吃饭等),甚至无法自由行动,等等;这种现象都属于日常生活能力的丧失,或者简称为“失能”。造成老年人丧失日常生活功能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自然的衰老、疾病、先天缺陷,等等。无论是哪种原因造成的失能,都会给老年人带来心理压力,长时间的心理压力使失能老人表现出有别于正常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4.
“这个项目太好了,老人入住不受罪,家属子女不受累,全家得解放,有利全社会。”目前该院88张失能老人护理床全部住满,登记预约者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15.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李宝库日前在杭州闭幕的全国“爱心护理工程”工作会议上说,到2015年末,中国将建成超过600所具备临终关怀功能的养老机构,以应对目前中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和失能老人难以照料的难题。据介绍,“爱心护理工程”源起于2005年46位全国政协委员的一份提案,随后,达份提案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6.
首先,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对于失能老人,除了家人应成为其重要的支持者外,还要充分利用亲友和社区的网络。由于不便于离开家参加社区活动,亲友及社区邻居应加强探访,上门或者电话联系都是有效的支持。对于家人来说,可以多和老人谈一下周边发生的事情,说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而不局限于问“今天感觉怎样?”“哪里不舒服?”之类话题。家人还应充分接纳和理解老人的心理感受,失能老人躯体是痛的,内心也是苦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导刊》2013,(11):19-19
“谁家没有老人?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老去的一天。关注老人,就是关注我们自己。”常年关注老龄化问题的伊丽苏娅委员今年仍将目光投到老年人身上。她表示,我国已经建立了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在制度上为老年人的贫困、疾病风险提供了保证,但在应对老年失能风险方面尚缺少基本制度安排,老年护理事业发展滞后,  相似文献   

18.
全球人口老龄化浪潮中最汹涌的洪峰是失能老年人口规模的迅速增长,也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国是世界上失能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失能老年人口超过1000万的国家。2007年底,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口为1350万,几乎相当于3个挪威的总人口。如果加上生活半自理老年人,大约3500万人,几乎相当于5个瑞士的总人口,已经凸显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全国老龄办不久前发布的《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显示。我国失能老年人数量已高达3300万,并且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失能老年人的支持网络还不健全,不论是失能老年人的家庭。还是专业照护机构或社会组织,在照护失能老人时都承受着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20.
《金色年华》2014,(12):56-57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的15名青年志愿者,通过“1对1”认领帮扶失能老人的形式,启动了大学生志愿者“接力”照顾老人的行动。他们最大的愿望是:“照顾老人不要因我们将来毕业而中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