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力学仅指关于物体整体位移运动的科学,那么,近代力学就有且仅有两个阶段,其中一是通过牛顿总结的,称为经典力学;二是爱因斯坦创立的,称为狭义相对论力学(为了方便,以下简称“相对论”).笔者认为,近代力学在总体上(或者说其基础)是不科学的.笔者提出系统力学这一新课题,就是对近代力学的辩证否定.大家知道,经典力学是归纳科学,其基本理论(定律)是对部分(而不是系统)实验现象的直接陈述,对它的否定,只要提出勿容置疑的实验反例就可以了;然而,相对论力学是演绎科学,其基本理论(原理)是由两个所谓公设推导而得出,对它的否定,仅仅举出几个反倒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其推导过程进行分析.笔者前面的拙文尽管已多次涉及相对论,但没有对相对论的推导过程直接进行  相似文献   

2.
甲:1987年6月在安庆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哲学与改革讨论会上,听到你关于“一分为三”的发言,引起了我的兴趣,但也有许多想不通的问题,因此,我想请教一番,你说行吗? 乙:完全可以,但不是请教,而是共同研究,也可以互相争论。甲:你是在什么时候提出“一分为三”的? 乙:确切些说,1982年3月正式形成“一分为三”观  相似文献   

3.
<正>甲:已经是早秋天气.还这么热.咱们到院子里去聊好吗?乙:好,聊什么呢?你出个话题吧!甲:今年看到您写的三篇哲学文章——“社会存在”、“价值范畴”、“生产力标准”,都有新意,发前人之未发,看来老兄在离休之后仍然在想问题、作贡献.当前社会上议论纷纷的是“经济过热”和“腐败蔓延”两大问题,不知老兄有何高见?乙:高见谈不上.想法倒有一些.我对“过热”的尺度有自己的看法.一般认为,根据需要与可能的测算、每年增长某个百分点例如9%最合适,超过这一百分点就叫做过热.但凡事都得作具体分析:(1)过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信息”这个概念,在自然科学中出现了。接着,它又漫步于社会科学。信息是什么?维纳说:“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信息确实给哲学的头脑带来“痛苦”。它是隐身人,看不见,摸不着,却感觉到它的存在。让我们从一些熟悉的情况说起吧。甲向乙传递一封书信,信上有文字符号:“我明天去你家。”信息是什么呢?信息不是书信,也不是文字符号,更不是甲或乙本身。信息是由书信文字等材料、符号、信号载荷,在甲与乙之间传递的“我明天去你家”这一消息内容。因此,所谓信息,就是物质世界中,物质之间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中传递或交换的消息内容。那么内容是什么呢?就是关于物体自身的性质、状态、运动等等  相似文献   

5.
论力学计算     
实验和逻辑被称为物理学的两大支柱,显然,度量的实质是实验,计算的实质是逻辑.上一篇拙文,已经研究了力学度量,本文研究力学计算.实验是物理学的领地,物理学需要实验理论,大约没有异议;但是,一般认为,计算是数学的领地,只要把数学引进物理学就可以了,物理学还有还需要自己独特的计算理论吗?回答是肯定的.如前述,计算的实质是逻辑,物理学当然有自己独特的逻辑,并不是仅仅把数学引进物理学就可以了的.近百年来,物理学日益数学化,已经发展到依赖数学的程度,以至近几十年大多数所谓物理学的发现不过只是对某种数学理论赋予物理内容,这多少有点类似于我国古代,将阴阳五行学说牵强附会地赋予改朝换代、五脏六腑……等等的意义.笔者认为,这并不是物理学的福音,而是它的危机(说得严重一点,物理学已日益成为以数学为逻辑的方术了!).笔者并不反对物理学理论表达数学化,但是,对物理学问题,必须先有系统实验,而且还要运用物理学的逻辑,将实验结果翻译成数学,这就不仅需要研究物理实验,而且需要研究物理学逻辑即物理学计算.  相似文献   

6.
拙文《论力学度量》说过,度量是对象载体与尺度载体在一定环境中所表现的同一属性之间的比较,且同一对对象和尺度载体在不同环境中度量所得结果(由度量所知道的对象的值)并不是绝对确定的.这就是说,度量结果可能存在偏差.但是,对这一问题,那篇掘文并没有深入讨论.度量是物理学的基础,是联系客体与认识的桥梁.因此,深人研究度量偏差,弄清其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有关几个概念的讨论本文将涉及几个重要概念,其中有些概念,拙文《论力学度量》已有论及,但不够详细,在此作出补充说明;另一些是新概念,在此作出讨论.度量环境.度量环境是指度量操作所在的环境.度量环境可分为载体环境和读数环境.载  相似文献   

7.
甲:我倒同意有些同志的意见,先有桌子的观念,后有桌子的制造。同样,先有比学赶帮的观念,然后才有比学赶帮的运动。乙:慢着!你说先有比学赶帮观念,后有比学赶帮运动,那你这个观念又从何而来呢?甲:当然,是从客观存在而来呀,从各行各业人民的要求而来呀。只不过,比学赶帮的观念、计划、方案之类已经比较客观存在增加了新的东西罢了。  相似文献   

8.
拙文《运动一般规律的初步探讨》并没有作出运动动力学的完整表式和力的定义(量度),在那里我们说过,要得出完整的表式和力的定义,必须对质量作出新的认识.本文将运用前面拙文得到的原理,从质量的力学性质入手,对力(动量)、质量的量度以及运动的动力学表式作出再探讨.  相似文献   

9.
常有这种现象:甲对乙说,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绝不可对人说。乙答应了。过了几天,乙憋不住了,便告诉丙,并要丙发誓守住秘密。几天后,丙像乙一样用同样的话对丁讲。结果秘密成了“公报”,当事人还蒙在鼓里。 为什么越是秘密的事情越是难守住?这里有几种原因: 1.炫耀心理 人都有这样的特点,知道的秘密越  相似文献   

10.
在逻辑史上,亚里士多德创立了演绎逻辑,虽然亚里士多德在《分析前篇》中研究了归纳法(主要是完全归纳法)。在他看来,归纳法只是三段论的一种,他是从三段论的角度研究归纳法的,没有归纳就不能获得一般,就不能为演绎提供前提。因此,亚里士多德是以演绎为核心来研究归纳问题的。 直到16—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兰西斯·培根,在批判经院哲学的同时,批评了亚里士多德的演绎逻辑。培根重视观察和实验,始终坚持唯物主义道路,创立了寻求事物原因的三表法,即:本质与具有表、差异表和强度表,建立了归纳逻辑体系,成为归纳逻辑的奠基人。从此,亚里士多德建立的演绎逻辑和培根开创的归纳逻辑,就成为逻辑科学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弥补了  相似文献   

11.
前面,我们对力和物体运动现象作了一些探讨,遇到了以往物理学从未遇到过的问题:在运动中物体具有的力有极值,且这极值与外力无关,仅与物体质量有关.因此,要弄清运动的规律和对力作出量的定义,应当对质量问题作出新的探讨.拙文《系统物理学序》曾经说过,物体运动有且仅有三种类型:结构运动、能量运动、信息运动.上一篇拙文又证明力的实体是物体运动.因此,力也应当有且仅有三种类型,相应地我们把它称之为:结构力、能量力和信息力.在此之前,笔者原设想对这三种力绝然分开来研究(目前仅研究信息力),现在看来不行.因为要对质量问题作出新的探讨,就不能不涉及其它两种力.对这三种力,我们固然可以而且应当分别予以研究,但是“绝然分开研究”则是不可能的.理论是客观世界的反映,甚至我们用以反映的工具……思维逻辑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它在人类对  相似文献   

12.
“民族”一词,多年来使用上很不一致:或在习惯上泛指历史上各种人们的共同体,或就它的科学含义确称一定历史时代人们的共同体。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古代民族”说,斯大林提出了“近代民族”说,人们随其所是而各采斯说,发表了各种不同的主张。对于这两种学说以及各家的主张,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它们之间有什么连带关系?而在具体运用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又如何去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民族究竟形成于什么时代?这篇短文,拟就这几个方面谈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3.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在创立之初就带有批判性,但并不彻底.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发扬了这种批判性,并将批判的矛头转而指向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体现了无产阶级批判的价值.马克思还通过科学的批判,导致其经济理论的转型发展、深化和外化,所以科学的批判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逻辑发展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在修正旧的形式逻辑、建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形式逻辑科学体系这个问题上,目前公开发表的意见(或方案)已经有了好几种。我们觉得这些意见中的某些意见,有商榷的必要。有一种意见,如刘丹岩同志认为:修正形式逻辑,就是创立辩证逻辑,也就是创立统一的逻辑。他说:“修改形式逻辑和创造辩证逻辑是一回事,而不是两回事,修改了形式逻辑同时就是建立了辩证逻辑”。在修改形式逻加之外,“另外创立一个辩证逻辑”就是“把统一的逻辑割裂了”,“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同时存在、和平共居”。为什么刘丹岩同志这样认为呢?原来是他认为  相似文献   

15.
一日在朋友家喝茶,有位女士动辄“我老公”云云,举座皆不应和.三番五次,友人终于直言:“请你不要开口闭口老公.”女士问:“为什么?”友人说: “我们都不认识你老公,话题也同你老公无关,干吗老提你老公呢?你是想表白你特别幸福,还是在提醒我们男人别对你有非分之想?”彼此都是好朋友,说话不顾忌轻重.女士哈哈一笑,说:“我再不提老公了.”友人又道: “这是起码的公共礼仪.”  相似文献   

16.
古铜器略说     
甲、古钢器的称谓、时限、范围及其原有的用途乙、古铜器在历史文物上的价置丙、旧社会金石学家研究古铜器的成果与缺点丁、新考古学对古铜器的研究及方法甲、古铜器的称谓、时限、范围及其原有的用途一、古铜器的称谓:古铜器是通俗的称号,它的名称计有: 1.古器物:宋代士大夫阶级称古铜器谓之古器物。2.廎?据说“?弊鞒W纸?等于说钟鼎尊廕亲诿砥匠H沼玫钠骶摺?3.祭器:因为钟鼎器全是商周人宗庙祭祀的用具。4.礼器:因为铜器大致全是古人宗庙朝会大典礼时的用具。6.青铜器:近代考古学家分历史时代,以次于  相似文献   

17.
在国内外关于科学哲学和科学逻辑的研究中,人们论争的一个重大问题是:科学发现的逻辑是可能的吗?有人认为,科学发现逻辑是存在的;有人则坚决主张,科学发现既不接受逻辑分析,也不需要逻辑分析,科学发现是非逻辑的过程.为何有人会否认科学发现逻辑?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粗浅的探讨.一对"逻辑"一词作过于狭窄的理解,是有些人否认科学发现逻辑的首要原因.有人认为,如果科学发现逻辑是存在的,那么这里所说的"逻辑",就应是指有一组规则或原则,根据这些规则或原则,人们就可以必然地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在此,"逻辑"实际被规定为有  相似文献   

18.
论严复的逻辑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复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求科学真理的启蒙思想家。他在逻辑上的主要成就有三个方面:1.译介西方逻辑著作《穆勒名学》和《名学浅说》。2.把西方逻辑语义学同中国传统正名论联系贯通,促进中国科学用语的精确化。3.阐发归纳和演绎的认识方法,批判传统思维方式,促进发展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19.
杜岫石同志在《江汉论坛》发表《SAP不能换位为PAS吗?》一文,针对拙文提出不同意见,此看,又发表文章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论点,这些论点主要是:<1>肯定判断的谓项有时周延;<2>肯定判断能够换位为PAS;<3>持肯定判断谓项不周延和肯定判断不能换位为PAS的论点是不符合事实,而不符合事实就是不合乎逻辑。本文想就这三个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拙见,与杜岫石同志进一步商榷。杜岫石同志的文章(下称杜文)认为,SAP能否换位为PAS,牵涉到思维形式与事实的关系问题,牵涉到对逻辑科学对象的看法问题,因此,本文涉及的问题也就相应地广泛一些。  相似文献   

20.
力学是人类的认识,对力学的研究不能不涉及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笔者认为,认识论最基本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客观实在何在?二是认识何以可能?对这两个问题,本文试作事实和逻辑的证明.但是,要对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作出事实和逻辑的证明,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事实”,什么又是“逻辑”.只要我们仔细检查不难发现,人们通常所说的“事实”无不是由认识来表达的,人们通常所用的“逻辑”更是一种理论的体系,这就是说,通常所说“事实”和“逻辑”实际不过是一种认识,它本身就需要证明.那么,有没有这样一种事实和逻辑:它们在发生的意义上说不是认识即其产生与人的意识无关,但在认识的内容意义上说是认识即它们是认识的基石?笔者认为,找到这样一种“事实”和“逻辑”,即找到认识的基石是证明认识论基本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