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岚 《职业》2007,(27)
一、我国社会保障法存在的问题1.立法主体多元化,立法层次低社会保障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基本法律。但到目前为止,全国人大仅通过七部与社会保障相关的法律,其他多是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立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庆华 《职业时空》2008,4(10):194-194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9亿农村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起步晚、标准低,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首先应从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着手,为我国新一轮的农村变革提供“稳定器”和“安全阀”。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建立比较完善的符合国情和农村实际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是打破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僵局的关键所在和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4条增加一款:“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特别提出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已成为我国当前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社会保障立法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依据和起点,即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社会保障属于国家管理的一项社会事务,属于政府的职能,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使社会保障法制化,应是国家需要采取的紧迫之策,也是长远之策。而目前我国现有社会保障法远未体现其应有的法律效力,存在诸多问题,正处于学理和实践的摸索阶段。  相似文献   

4.
国外循环经济立法比较完善的国家主要是德国和日本,相比而言,我国循环经济相关法律在环境资源产权、环境保护法、GDP核算方法、税收法制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要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循环经济的立法工作,主要包括法律体系、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绿色GDP核算体系、政府职能转变等.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劳动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成就斐然,劳动社会保障法制从经济发展的配套措施变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策变为法律,其适用范囤不断扩大,其内容既是中国国情的产物,也更多地吸收了国际劳工标准。站在30年的界碑处,中国劳动保障法制建设的路程仍然任重道远:一是要加快社会保障立法,促进社会公平;二是如何保证现有劳动社会保障法律得到切实实施;三是如何优化劳动保障法律的实施环境;四是如何通过借鉴国际劳工标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劳动保障立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家庭养老与农村社会保障间的矛盾、土地保障功能与土地保障功能弱化间的矛盾以及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之间的矛盾。政府应建立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支撑,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的内容,推进农村社会保障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能够有效地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对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城乡社会保障统筹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挑战,例如:城乡之间在管理机制上的差异、立法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城乡之间的发展存在差异性、统筹的层次较低等一系列问题与挑战.所以,在实施城乡社会保障统筹的过程中,要协调好城乡之间的发展关系,对城乡社会保障统筹进行统一的规划,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范围,应当加快社会保障立法这一方面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完成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健全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8.
陈蕊 《现代交际》2010,(4):107-107
生育权作为自然人与生俱来的一项基本权利,得到了法律上的确认。然而,我国在民事方面对夫妻生育权进行调整的法律规范并不多。对生育权的法律确认和保护,不仅体现了男女平等原则这一立法理念,在维护社会家庭稳定、促进两性和谐发展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生育权的姆拿和特征出发,探究夫妻生育权的冲突解决方式,提出了完善我国相关法律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马小花 《现代交际》2010,(9):13-13,12
就业性别歧视作为一个法律问题,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在这一方面的规定明显不足,难以对被歧视者提供有效的救济和帮助。解决就业性别歧视,需要分析产生的原因,完善相关立法、健全救济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建设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社会保障制度立法建设的认识问题 我们现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要有一个高起点,也就是要高瞻远瞩,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那末,相应地要从速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建设工作,及时运用法律手段来制定有关的社会保障法规,如社会保障法、社会福利法,社会救助法、社会保险法、健康保险法、劳动法、妇女儿童保护法、残疾人保护法等等,以保护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稳定社会秩序,增加人民的安全感。同时,也要注意国际有关组织所制订的社会保障法规,如联合国人权宣言的有关社会保障条款,国际劳工组织的有关社会保障法规(例如1952年的第102号公约,即《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等等),以及日内瓦国际社会保障协会(International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务工。由此滋生的农民工社会保障薄弱成为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国家可以从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户籍制度改革和建立灵活的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入手,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一、构建地方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的依据和必要性 (一)法律渊源及形式 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是统一的、分层级的,包括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两级.地方城乡规划立法的法律渊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地方性法规可以就“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出具体规定的事项”、“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和国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其他事项作出规定.因此,我国的立法体制和基本法律规定为地方开展城乡规划立法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青少年权利的法律保护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所高度重视的.从当前情况看,我国青少年权利的法律保护,已从舆论、理论探讨向具体的立法和执法转化:从个别条文的规定向青少年专门法律、法规和条例转化;从个别地方的立法向全国性立法转化.特别是全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问世和实施,预示着我国青少年法制建设进入新阶段.一、我国青少年权利法律保护的发展进程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制定的《宪法大纲》、《劳动法》、《婚姻法》等法律中,就有保护青少年  相似文献   

14.
对未成年女生校园暴力和未成年女生校园暴力行为法律规制的研究发现,我国现有法律规定不完善,缺少专门性立法;缺乏对旁观者救助义务的立法规范和司法运用;监护制度构建不完善,父母责任归置不到位;学校监管不力,法制安全教育匮乏;文化市场立法不到位,导致暴力文化涌入。因此,应加强相关立法工作,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完善对旁观者救助义务的法律规范和追责制度,健全未成年女生监护人制度及相关补充制度,从法律层面探索安全校园建设的新举措,保护未成年女生的相关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虐童事件层出不穷,但由于我国儿童虐待防治法律制度存在立法体系不完善、配套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无法对虐童行为进行有效防治。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儿童虐待防治方面有很多先进经验可供借鉴,如完善的法律体系、对儿童虐待的明确界定、强制报告制度、调查和处理制度等。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可以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完善,从而有效防治儿童虐待,包括完善相关立法,建立强制报告制度,完善儿童收养与寄养制度,设立受虐儿童调查和处理制度,建立受虐儿童国家监护制度等。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社会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吸引各方关注的社会问题,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已经变得十分迫切。在当前农村社保尚未立法的情况下,应当尽快把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纳入到社会保障的体系中去,实现城镇与农村社会保障的衔接,更加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公平和效率是鉴定当前社会保障体制存在意义的特殊媒介,经过一阶段重大实践经验补充后,证明上述两类要素长期维持较为细致的辩证统一关联。借助社会保障体制形态观察,为了将立法滞后隐患、区域文化差异负面状况顺势扼杀在摇篮之中,使社会保障制度和经济增长机理得以有序衔接,相关管理主体必须针对社会保障公平性加以合理调试。具体说来,如今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尽管已经做出相关完善,但是内部支撑体系架构仍旧不够完善,包括工作内容交接低效率和规范准则不公平状况此起彼伏,笔者针对这方面问题的滋生背景和后期克制策略加以同步延展,希望借此为我国社会整体保障水准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劳动法理念的发展历程,几乎体现在我国近现代的劳动立法过程中,笔者从中国劳动立法之路以及现代劳动法与早期调整劳动关系法律差别两个层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朱红利 《职业》2008,(15):97-98
2007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该法的正式颁布是我国继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之后又一部极为重要的立法.这部重要的法律,通过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而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20.
秦迪 《现代交际》2013,(12):21-22
关于胎儿利益的民法保护一直是民法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但是,我国对于胎儿的法益保护却很不清晰,我国法律没有针对胎儿法益的深入研究,也缺乏相应的立法。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发展,让胎儿这种特殊的生命主体的法律地位越发复杂。胎儿本身是一个潜在的生命,虽然不是法律意义上完整的人,但是我们应当明确胎儿应当享有哪些权益,确定胎儿生命权的法律地位,并立法予以保护,这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下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