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知识管理的重点是核心知识,为了定义核心知识,知识元模型应具备九要素,即除了传统的七要素外,还有两个重要的要素(或称为核心知识的主要属性),即相关性和确定性.企业核心知识是与企业目标与职责直接相关的、与企业核心业务相对应的知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源.核心知识的管理是企业成功实施知识管理的关键.企业的核心知识管理应建立在其核心流程之上,通过识别核心业务、核心流程以及嵌入核心业务流程中的核心知识来实现对企业核心知识的有效管理,从而实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目的.  相似文献   

2.
产学研知识网络是企业学习和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而知识、知识源组织、知识接受组织、知识转移背景以及转移渠道则是影响知识获得的关键因素。知识网络及其社会资本是企业广泛接近最新知识和最新技术的路径;内部吸收能力是企业有效获得知识,并将其与企业内部知识进行整合,高效地创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企业间知识转移影响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143家进行知识转移的企业开展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间知识转移要素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的关系,证实企业间知识转移机会、知识转移动机和知识转移能力共同决定了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知识转移动机和知识转移能力与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知识转移机会通过知识转移动机和知识转移能力间接影响了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这些研究可为我国进行知识转移的企业提供理论借鉴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转型经济独特的市场和制度情境下,创业知识的有效整合已成为新企业实现机会开发和资源管理的动态平衡以创造和获取价值的关键。然而,鲜有研究系统阐释新企业如何整合所获取的创业知识以构建和维持竞争优势的过程。基于企业知识基础观,将知识整合引入创业研究,对创业知识的内涵及类型进行界定,并从战略、文化和制度三个组织设计维度对创业知识整合方式加以深入剖析。以此为核心,基于转型经济情境构建新企业知识整合模型,分析创业知识整合方式、整合能力以及新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命题。  相似文献   

5.
知识和技术的载体归根到底是人,企业知识本来源于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市场竞争使传统的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的管理模式、收入分配制度的局限性凸显,应按知识资本的特征去识别、培养、评价人才,建立新的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企业努力构建和保持竞争优势、有效管理和利用资源的过程中,隐性知识转移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强有力的催化剂.通过构建企业隐性知识转移的促进机制,提高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移的效率,进而实现企业有效的知识管理,有益于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企业隐性知识转移是一个系统动态的过程.在具体实践应用中,企业应遵循隐性知识的特点及其转移规律,并采取相应措施来推动企业隐性知识的转移:创建开放的、创新的企业文化;构建有利于隐性知识转移的组织结构;建立正式的、非正式的,多样化的沟通渠道;健全与完善企业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7.
周三元 《理论界》2003,(1):109-110
知识管理电子化工具能够支持人们有效、快速地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储存和传递知识,从而使人们彼此在最大限度地贡献出自己积累的知识的同时也能享用他人的知识,实现知识共享。本文主要介绍了知识管理电子化工具的概念定义、核心内容、评估标准和选择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IT企业知识管理的测度是 IT企业知识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评价一个 IT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是否有效的依据。对 IT企业知识管理测度应当遵循整体性、层次性、科学性、客观性、可比性和实用性原则。IT企业知识管理测度的内容应包括主体层、技术层、制度层和环境层。 IT企业知识管理测度的基本过程应包括信息收集、对关键测度点进行现状分析 ,采用性度测度方法产生测度结果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企业是一个知识的集合体。按照可视化程度和可变化程度可以把企业分成精神、行为和物质三个层面,分别指向这三个层面的知识可称之为理念性知识、协调性知识和操作性知识。这三种类型的知识与企业三个层面之间的作用关系存在着差异;在企业的不同层级上不同类型知识的分布是不同的,这使不同管理层级的功能得以有效发挥;三种类型的知识在企业创新中发挥着决定、适配和支撑的作用,三者是企业创新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0.
如何有效地挖掘、共享、使用知识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企业的知识资源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部分,显性知识容易表达和传递,隐性知识则相对较难.构建知识地图可以有效地收集和整理企业的显性知识资源和隐性知识资源,使员工通过知识地图更方便地查找到所需要的资源和擅长该方面的专家.  相似文献   

11.
论文采用典型调查的方式,分析了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核心能力缺乏的现状,认为其关键原因在于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和企业外部知识)转化和共享不足造成的知识积累缓慢,并提出了针对企业实际明确中心、突出重点有效实施知识管理提升核心能力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前文献中对于知识管理的研究多集中在二元模式层面,而对三元知识之间勾股关系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由于受“显性-隐性”研究范式的局限,研究者们一直只在知识两种类别水平上对知识特定的构成属性进行研究,并未对现有知识管理理论和模式进行有效的质疑、超越和建构.构建以知识整体理论为研究假定和概念基础,通过系统分析,建立三元知识管理的勾股模式及分析框架,以期为后续组织知识管理提供新的理论框架,并为有效指导企业组织的知识管理实践活动开辟、拓展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知识管理已成为企业创新的动力来源 ,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本文对知识管理的功能和流程进行了分析 ,认为企业知识管理应与电子商务环境紧密结合起来 ,建立高效实用的知识管理系统 ,改进企业的创新能力 ,快速响应能力 ,实现企业技能素质和生产效率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4.
知识型企业以知识作为创造价值的主要资本,拥有高素质的人才群体,且以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理想动力。知识型企业高绩效主要依赖知识管理的有效运行,通过对知识获取、知识传递、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等活动的协调实施,实现对企业知识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以达到高绩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论企业知识创造与应用的动态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的知识管理系统特别强调对既有知识的获取和共享。然而 ,对于组织竞争优势的维持和创新而言 ,这种系统所形成的标准化工具或最佳惯例 (bestpractice)是远远不够的 ,组织必须建立起能有效、高效地进行知识创造和应用的动态系统才能在竞争中取胜。本文通过知识创造与应用的SECI模型 ,分析了企业知识创造与应用的动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和程序要素以及该系统在企业实践中的整合  相似文献   

16.
集群已经成为区域竞争优势的核心所在,而知识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资源。现实中集群内部企业的异质性和知识传播网络结构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对于集群知识传播的研究不能停留在对集群优势的现象描述,而需要对其内部企业间知识传播机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才能真正揭示集群和集群企业获得的竞争优势。本文从中观与微观视角对集群企业知识传播进行了梳理和评述。  相似文献   

17.
知识员工与雇主的和谐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维德  金彪 《社会科学》2006,(10):130-136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员工与雇主的关系是企业的主要劳动关系,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本文从知识员工与雇主的劳动关系重要性出发,阐述两者之间和谐关系的出发点。通过对知识员工与雇主不和谐关系现状的分析,对如何建立和谐的知识员工和雇主关系进行了研究,为建立更合理的企业劳动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论企业的理念性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被视为知识的实体,是知识的仓库和源泉。以知识为基础的公司理论认为企业是个人通过相互合作来实现知识的分享和运用以达到商业目的的一种组织。企业作为知识库应该包含哪些种类或内容的知识,就成为企业知识管理研究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对企业知识的初步探索性研究,在将企业知识划分为操作性知识、协调性知识和理念性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对企业的理念性知识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企业的理念成为知识的可能、企业理念性知识与企业文化的区别、企业理念性知识的内容和构成维度以及在企业中理念性知识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基于熵理论的企业知识管理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秀慧  李宝山 《兰州学刊》2006,16(8):152-156
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极具挑战性的课题———企业知识管理。本文在基熵原理、熵增原理和最大熵原理、测不准原理的熵理论基本原理基础上,分析了员工知识域间的相互关系、知识集成思路、知识创新中的硬约束及软约束,阐述了这三个基本原理在企业员工知识域管理、知识集成管理和知识创新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依靠信息和知识,这是无庸置疑的。知识管理是企业在面临一种新的形势时做出的战略性反应。知识共享可以带来每年5%~10%的增长,而许多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在其创新过程中由知识创新带来的10倍甚至100倍的收益,都是以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