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丛书综录》订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丛书综录》订误张宗茹《中国丛书综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新1版。以下简称《综录》),是由上海图书馆集全国四十一个大型图书馆所藏古籍丛书编成的目录;是我国目前最完备的一部丛书目录。1982年阳海清编撰《中国丛书综录补正》(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相似文献   

2.
朱士嘉先生编的《中国地方志综录》(以下简称《综录》),是我国第一部全国性的方志联合目录,著录我国41家主要图书馆所藏的地方志七千多种,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然美玉亦偶有微瑕,《综录》也难免有万一之误。文章仅就笔者所见,略作考证。  相似文献   

3.
<长白丛书>是大型东北史地资料丛书,其中,考古资料也是其整理与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本人旨在从考古学的角度,追述20周年<长白丛书>在这一方面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长白丛书>面世20周年,自<丛书>问世之初,本人就与<长白丛书>结下不解之缘,并在满族研究领域进行广泛的合作,与<长白丛书>以及全体编辑人员有着深厚的情结.本文就对此加以回顾,以献给<长白丛书>20岁生日.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回顾《长白丛书》20年来的发展历程,追溯丛书与北华大学及其前身之一吉林师范学院的不解情缘,探讨丛书对于扩大学校影响、弘扬乡土文化、繁荣社会科学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王与所撰《无冤录》是我国最早的古代法医学名著之一。它是以元代的司法检验制度与技术方法的进一步完善为基础的,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成书后一直为后世所重。并且很早就流传国外,成为朝鲜和日本的检验专书,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华书局版《东华录》校勘指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华录》是清代著名史学家蒋良骐编修的重要史书,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向来为史学界看重。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由林树惠、傅贵九两位先生点校的蒋氏《东华录》是很完善的版本。但是,美玉微瑕,仔细研读,仍能发现其中校勘上的不足,而这些不足多是属于校对的技术性错误。  相似文献   

8.
<后画录>作者释彦惊,据<开元释教录>等文献考证,即<宋高僧传>卷四之"唐京兆大慈恩寺彦惊",生卒年在610-690年间.其<后画录>是中国绘画史上一部重要的批评著作,它继续了六朝时代的审美风尚和理想,推崇艺术创造,以简洁的品语,表明各画家的风格,说明了他们的题材偏擅,客观反映了当时画坛的全貌.  相似文献   

9.
<长白丛书>自创始至今,已走过20年.在<长白丛书>编辑出版20周年之际,作为<丛书>主编,对<丛书>的成长历程加以回顾,并对以后的发展构想加以说明,以作为献给<丛书>20周岁的礼物.  相似文献   

10.
《揽辔录》是范成大使金途中记载沿途风物民俗的见闻实录。书中记载了河南境内大量的旅游文化资源,如雷万春墓、双王庙、伊尹墓、扁鹊墓和开封、安阳城市面貌以及风土人情。这些记载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风俗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作为当前旅游资源开发的佐证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描述了蜀学发展的基本线索,自西汉始是指儒学在蜀地的传播,北宋以"苏学"为代表形成学术特色,晚清成为经学研究的中心,"重文史"和"崇实学"是两大鲜明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郭沫若的所受教育、性格养成、思维方式等,分析了蜀学文化传统对郭氏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郭沫若同胡适、鲁迅一样,都是学贯中西、既往开来的文化巨人,是中国文化转型期的旗帜性人物。文章从地域文化影响导致的文化感受差异入手,认真分析了郭沫若与鲁迅在反思民族文化传统方面的不同思维方式和形成原因,以及郭沫若与胡适在建设中国现代学术文化方面的不同建树和深刻影响。由此得出结论,认真研究郭沫若,不仅是蜀学向新蜀学的拓展,也是国学向新国学的拓展。  相似文献   

13.
郭允蹈所著《蜀鉴》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它记载了四川及其周边地区在宋代以前的历史发展变化,并将纪事本末体和纲目体结为一体,提供了新的历史表述方式。《蜀鉴》具有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和历史军事地理特点。同时,由于《蜀鉴》征引甚众,保存了大量的史料。  相似文献   

14.
《道藏》洞真部谱录中现存有《梓潼帝君化书》,《道藏提要》著录此书作于元末有误。该文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详加考证,提出了不同观点。鉴于梓潼帝君在元仁宗时被敕封为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掌管文昌府,是宋代以后参加科举的士子顶礼膜拜的主要神,对当时社会风气、民间信仰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弄清这一问题,有助于从更为全面的角度审视明清社会风尚、文化转型等的动因及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5.
关于虢国历史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虢国是西周初期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从西周早期的康王至春秋前期的鲁僖公五年,见于文献及西周金文记载,只有虢公及虢仲、虢叔称谓。自班固提出三虢之说后,历史上曾出现过五个虢国的看法,但学者们一般认为有三虢。实际上西虢是采邑,北(南)虢和东虢才是封国,即"两虢"说较合乎实际。  相似文献   

16.
西晋后期,诸王及诸胡的战争惨烈而频繁,终致两都毁弃,西晋灭亡。然而,这种局面并没有引起东晋统治者强烈的兴亡之思。遗落世务、旷放闲逸成了东晋世族文学创作的基本情趣和格调,社会上也盛行清谈之风。在这种特殊的社会背景下,东晋诗人郭璞在他的诗文中尤其是在他的赠答诗和游仙诗中反复表达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深深的忧患意识和超脱思想。  相似文献   

17.
越南自10世纪建立大越国后,便开始接受中国儒家学说,建立文庙。至陈朝时,更开科取士,以儒家经典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以中国官方所推崇的程朱学说为依归。其中《春秋》的夷夏之防和朱熹《通鉴纲目》的正统思想,对越南史家有深远的影响。越南史籍的正统论,其作用在分辨正闰,又采用汉族政权惯用的中国以自称,以否定明朝的天朝和正统地位,将居天下之中的中国观念据为己有。可见中国古代的华夏与四夷观念,对周边民族有深远影响。中国周边的国家互相仿效,中与外、华与夷的概念在国与国之间变得模糊和混淆,也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因素而转换。越南虽然在文化上深受中国儒家思想影响,但在政治上却对中国政权有所谴责,对政治和文化的归属有不同的立场。同时,因为以自我为中心的中国观和文化优越感,虽然称其周边的民族为蛮夷,却又不能接受别人称自己为夷,以致在与中国交往时出现了非常复杂的政治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19~1932年是新诗四时代链条上的郭沫若时代,郭沫若、闻一多是其标识诗人.这一时代的诗美创制表明了新诗从"真"到"美"的觉悟历程.  相似文献   

19.
“中国”语义现有的解释都存在问题,原因是对语义源流分析不够。被诸说忽略的初始符“口”,即有都邑义;分化字“邑”语义过多,国都义又造“或”来承担;“或”借用为或然之或,国都义又累增符造了“国”字。因此,“中国”的初始义是“国都之中”,由此再引出表国家、华夏民族、黄河流域一带、生活在黄河流域一带的人、全中国地域、华夏民族等含义。  相似文献   

20.
近有文章考证万历十八年《焚书》并没有刊刻;《焚书自序》的作者不是李贽,而是后人一篇伪作;又论述《焚书》原刻本只有两卷书信。对此文章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焚书》万历十八年已经刊刻流传,《焚书自序》应该是李贽的作品。《焚书》有广狭二义,狭义的《焚书》指书信,广义的《焚书》包括狭义的《焚书》(书信)和其他杂著,后者也称《老苦》,广义的《焚书》是书信和杂著《老苦》合刊本的总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