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它不是在某个单一社会层面上发生的过程,而是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各个层面上统一发生的过程.中国当代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有可能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也有可能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丧失自我.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独立、自主性,"自主型"发展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有互补性,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会产生新的有益于人类进步的世界文化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必将对人类文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文化产业化与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与方式 ,是人类的自我实现。在中国 ,文化产业化就是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 ,使文化事业和特定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 ,形成在文化市场中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系统。文化企业必须通过评估、整理、合理理解和升华转化 ,实现对特定文化资源的再赋形与商品化 ,并使之占取应有的市场。在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中 ,开发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文化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伴随现代工业文明的全球扩展而出现的全球化现象,打破了人类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并形成了全球性的文化互动。它使得每种民族文化、国家文化的变化发展与世界上其他类型文化的变化发展紧密相关。在这个文化互动的进程中,中国的文化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如何解决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面临的矛盾?全球化大潮中中  相似文献   

4.
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全球化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讨论的热点。文化全球化就是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渗和互补 ,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 ,将本民族文化转变为人类共有的资源。而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文化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是并行不悖的 ,二者是二元共存、双向交流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论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全球化的过程,是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不断展开的过程,在当代,文化的全球化更多地表现为文化的殖民化。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人文精神失落;社会生活方式,理论界、文艺界,"文化殖民主义"倾向严重;西方(特别是美国)文化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后,威胁着中国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全球化下的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应是:坚持"和而不同",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应对文化全球化现象;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王现东 《天府新论》2012,(1):115-119
在文化哲学的意义上,"文化"是人类对生存意义的追求,它体现为一种活的精神,这种精神塑造着人和人类社会,并以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它是对人类生存方式的总体性、超越性把握,是一个动态的、处于生成中的把握。文化全球化是当今文化发展面临的现实和必然趋势。在文化哲学的视野中,文化全球化面临着民族与世界、传统与现代、一元与多样、冲突与共生、固守与变革等一系列复杂的矛盾。在这样的矛盾系统中,人类文化生生不息,演绎着复杂多样而又鲜活生动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吕松涛 《江淮论坛》2006,(2):181-184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描绘全球化时代人类文化发展图景的概念。对于文化全球化的内涵和发展趋势,学术界主要有文化一元论和文化多元论两种对立观点。二者分歧产生的深层原因在于对文化本性的片面理解。超越文化一元论和文化多元论,必须全面理解文化的本性。从文化关系、文化发展、文化功能、文化主体层次的角度分析,文化全球化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文化与思想不断交织与融合,对人类文明发展与演变产生着重要影响。文化全球化是矛盾统一的过程:一方面推动多民族文化融合,加强人们对文化的自觉意识,激发和促进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也为人类社会生活增添了许多复杂和不可测因素,造成了一些复杂的局面。如何更好地把握文化全球化的规律性,更好地融入并推动它的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文化全球化的时代性特征和人的二重性本质必然要求文化创新,而创新的根基在于文化的自觉意识。应当加强对文化传统的理解和继承,坚守安身立命的文化根基并将其进行时代阐发,在全球化交往中不断借鉴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在反思中实现文化创新,更好地完成全球化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9.
当代视域中的文化传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审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全球化虽然为人们理解和把握文化传统提供了一种后传统的文化取向,但这并不意味着随着全球化的到来而使传统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将中国文化放到全球化所提供的这一视域中来把握,就需要按照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去对中国传统文化给以合理的、价值的重新定位,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精神与全球化时代的人类共同文化进步要求的接轨以及当代转换。而要实现这一点,关键的是我们能否做出一种趋利避害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0.
文化全球化与构建中国先进文化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文化全球化指的是由经济全球化过程所决定的、以文化传播技术为媒介的、以不同文化在全球层面上的大规模交流与互动为内涵的世界文化发展过程。文化全球化并非世界文化的同质化。不可否认的是 ,西方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 ,但这并不意味着西方文化将会一统天下。在文化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构建中国先进文化 ,首先必须坚持文化开放 ,汲取国外一切先进文明成果 ;其次要继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弘扬民族文化 ;最后要在吸收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1.
树立全球化时代的健康文化心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天 ,世界已发展到全球化阶段 ,当代中国的建设和发展 ,已不可能离开“全球化”的总体国际背景。全球化进程呼唤文化自觉 ,新的文化论争需要文化上的自知之明。在并非由我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 ,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树立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健康文化心态。这种文化心态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 ,不是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 ,而只能是开放的文化天下主义 ;它既不自卑 ,也不自大 ;既有忧患意识 ,又有文化自信。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对海外华文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将波及到人类生活的各层面,也对海外华人产生多方面的影响。随着华人活动的全球化,带动华语言文化的广泛传播,海外华文教育随之而发生演变。全球化时代必将带来华人的文化整合,华人必须在参与世界现代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与各自国家的发展寻求平衡;同时保持民族性,使自身文化的特质进一步明确与突显。全球化也必将带来华文教育的整合。全球化将把海外华文教育带人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给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走向国际舞台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要让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第一要做到文化自觉,对以儒学为代表的民族文化进行历史的、实事求是的认识和评价;第二要做到文化上的自信,反对和消除殖民文化心理和狭隘的自我中心观念;第三要在坚持民族主体意识、坚持兼容并包的开放心态、坚持现实性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中西文化的碰撞与重构民族文化的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文化全球化日益凸显.文化交际的频繁,不可避免地带来中西文化的碰撞和整合.我们应积极地面对文化全球化的挑战,探讨正确的应对方略,重构民族文化,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已成不逆之势,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的全球化.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积极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坚决抵制西方腐朽文化.作为文化之一部分的文艺理论,也受到西方某些大国所推行的文化霸权主义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要批判地吸收,筛选取舍,融合沟通,进行综合创造.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宪法学在谋求理论创新的过程中,采取站在更高层面的、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文化的视角是推动宪法发展的极为重要的理论方法论。宪法发展目标的设定、宪法精神的养成、宪法基础的生活化都提示人们要关注宪法发展的文化背景问题。从实证的角度看,"文化多元与宪政实现"并不是一个保守的命题,而是主张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充分考虑中国社会的认同度和支撑度的问题,这更有利于我们对当代中国宪政制度发展的创新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 2 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文化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 ,对民族文化多元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要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和文化价值观 ,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认为世界将出现全球化浪潮,而在当今经济、政治、文化都在全球化、一体化的语境下,孔子学院的全世界发展是中国软实力发展的象征,但是要防止将孔子学院建成萨义德认为的东方学视角下的西方"孔子学院",不是西方的"圣诞树"而是东方的"常青树",不是"文化的特洛伊木马"而是"四海之内皆兄弟",这需要中国文化在人的维度上呼唤人的全面发展;孔子学院维度上要"走出去",又要"引进来";国家维度上保持全球化的自信张力。  相似文献   

19.
郭剑敏 《阴山学刊》2004,17(4):41-43
文化全球化需要多元文化的共同参与,东方文化有责任与西方文化一同来维护全球文化的生态平衡。西方文化现代性的发生、发展保持着先行的位置,但这只能说明其在这一历史发展阶段具有领先性,并不足以说明其全部文化的完美性。东方文化所包含的智慧、哲学与精神有其自身的魅力,同时,它必然会随着东方文化现代性的发展而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发出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