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日美关系的冷热松紧对整个世界格局都有重大影响,甚为世人关注。为此,本文着重从经济、政治和军事领域综合分析冷战后日美关系的诸多特点,主要为:在经济领域摩擦为主,协调为次;在政治和军事上则协调为主,冲突为次。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日美关系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未来的日美关系总的发展趋势是矛盾还将继续存在和发展,摩擦时有加剧,但双方将会尽力控制在不至于引起根本关系发生破裂的限度之内,协调与合作将是日美关系的主导方面.  相似文献   

3.
后冷战时代,印美关系在得到改善的同时,又在世界战略格局、克什米尔、美巴关系、印度洋的战略地位、对待其他大国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制约了印度与美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使印美关系表现出既有合作,又有矛盾与冲突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后冷战时代,印美关系在走向融洽的同时也给中国国家安全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面.我们应通过增强综合国力、与周边国家建立睦邻友好关系、协调好大国的关系等措施来应对印美关系发展给我国安全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国家利益对立和国内政治现实限制了特朗普在美俄关系上的操作空间。所以,在入主白宫后,特朗普的对俄政策很快由暧昧转向强硬,打破了人们对美俄关系改善的期待,最终导致双方形成冷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对峙。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矛盾和分歧的根源在于历史传统和价值观的差异,这是双方互信缺失的根本原因。乌克兰危机改变了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结构,美俄关系在短期内难以出现转圜,新冷战将成为双边关系的常态。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中美关系一波三折,究其原因,美国国会在其中起了很大的破坏作用。近年来,美国国会干预对华政策的倾向增强,影响明显上升。本文认为,一方面美国国会会竭力扩大其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朝鲜半岛是冷战的焦点地区之一。两极格局瓦解后,冷战阴影在朝鲜半岛仍然挥之不去。两极格局瓦解后的朝鲜半岛冷战现象更多地具有不对称性和不平衡性,体现了美国东北亚外交的主导性。美国继续并强化在朝鲜半岛的冷战外交是美国东北亚战略利益的需要。当代关朝关系发展体现了冷战在亚洲结束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8.
冷战后台湾因素对中、美、日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的结束,意味着以美苏对峙为基轴的两极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世界进入多极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因素成为中美、中日关系的主要因素.处理好这方面的关系,将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苏联解体后,冷战宣告终结,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日本因此借助强化"日美同盟"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后,以下八大关系将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影响和制约着国际政治的发展与变化.它们是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的关系;人权与主权的关系;大国关系;全球化与全球性问题的关系;民族问题与国际政治的关系;美国称霸与大国反霸的关系;环境问题与当代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1.
围绕当今世界的两大趋势和发展走向 ,透析了冷战后中美关系的基本特点 ,以及影响和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限制因素和支持因素。指出这两种因素的互动结果造成了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不稳定性和矛盾性 ,从而揭示了冷战后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结束前后,围绕着中国局势的发展,在国共美苏三国四方之间形成了一种独特微妙的互动制约关系,四方之间关系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政局的演变。关苏从战时的同盟开始走向战后的对抗,国共从战时的合作走向战后的内战。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中国形势的发展由于各种因素交织的影响,成为塑造中国乃至东亚政治格局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中国希望世界和平与稳定,为各国发展提供良好的国际条件.中俄印三边合作既能优化中国的周边环境,也可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中俄印三边合作的意义十分重大,三边合作的条件趋于成熟,三边合作的酝酿早已开始,三边合作的领域相当广阔.特别是,三边合作的性质已逐步明确,它并非是联合抗美的"三角联盟".  相似文献   

14.
1812年的法俄战争是拿破仑对英国实行经济封锁的必然结果。拿破仑直接入侵英国本土的计划落空以后,决心以断绝欧洲大陆同英国商业往来的手段,搞跨英国的经济,迫使英国屈膝投降。但由于在拿破仑的大陆封锁制度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沙皇俄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企图摆脱大陆封锁体系。因此,拿破仑只有通过战争迫使俄国回到大陆封锁的轨道,才能对英国实行有效的经济封锁。  相似文献   

15.
文章指出在伊拉克战争前后法美关系的转变,并充分分析其转变的根本原因,进而预测未来法美关系的走向。  相似文献   

16.
韩美同盟是冷战的产物,韩国是在美国帮助下完成建国的,并在政治、经济、安全等各方面都极大地依赖于美国。对韩国而言,韩关同盟关系一直是韩国对外政策的基轴和重心。但是冷战后在东北亚地区新秩序的形成中,韩目也不甘平庸,逐渐摆脱以往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外交政策,在地区事务中不断增强自己的作用和影响,韩美关系的变化给中国安全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外合作办学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开展对俄合作办学具有优越的地缘优势和良好的合作基础。东北农业大学对俄合作办学开展较早,并取得较好成效,但也存在着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不配套、定位层次偏低、生源语言基础差、培养模式单一等共性问题。合理解决上述问题,对促进中俄合作办学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俄建交以来 ,两国关系经历了 1 0年的健康发展 ,已建立了平等信任、面向 2 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但在发展中也存在制约其发展的消极因素。展望新世纪 ,中俄双方在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合作基础 ,政治上有共同的战略利益 ,经济上互补性很强 ,有巨大合作潜力 ,还有一系列调解矛盾和冲突的保障机制。因此 ,相互支持、加强协作将是 2 1世纪中俄关系的主旋律 ,存在的问题也将逐步得到妥善的解决 ,两国关系将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与美国对华意识形态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共主义意识形态一直是影响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政策的重要因素 ,并且在冷战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冷战结束虽然使美国认为共产主义已经不再对美国及资本主义世界的安全构成直接的威胁 ,但美国并未放弃反共政策。冷战结束使中国成了惟一的社会主义大国 ,中国自然是美国最主要的意识形态对手。这一变化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 :一是在美国寻找新的战略对手时 ,更易于将目光聚集到中国 ;二是当中国实力增长之时 ,美国更倾向于将中国看成是个“威胁”。“中国威胁论”的主要含义之一就是 :中国仍然是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强大后必然对资本主义世界构成威胁。中美在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导致冷战后中美两国在很多事情上持对立的立场。  相似文献   

20.
冷战时期美苏博弈中东石油及其现实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期间 ,美国和原苏联展开了对中东石油的博弈。 2 0世纪 6 0~ 70年代 ,苏联打入美国中东石油势力范围 ,但未能动摇美国石油财团的优势地位 ;“两伊战争”期间 ,美苏不同程度地对战争施加影响 ,美国不仅遏制住“两伊”争霸海湾的企图 ,而且通过压低油价的战略从经济上拖垮了苏联 ;2 0世纪 90年代初 ,美国借助海湾战争和苏联的解体最终实现了中东石油霸权。回顾和反思美苏争霸中东石油的过程与结局 ,能够获得有关中国石油安全的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