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五行、四大和四根分别是古代中印西文化对世界本原及其状态的探索。古代中印西文化进行了很多关于世界本原与状态的探索活动,探索的结论也远不止本文所要提及的这些。把三者在此一并提及,是因为从表层的量和内容来看三者惊人地相似。深入分析各自的内涵将会发现它们存在质的不同,这种差异显示了中印西文化思维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2006年10月25日,作为“中印友好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主办了一次范围小但规格高的全国性“中印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30余名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四川、西藏等省市区重量级研究机构的资深专家学者与会。印度驻华大使馆公使罗国栋先生拨冗莅会讲话并回答了部分与会学者的问题。与会学者主要围绕“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印文化交流:经验与教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印度文化的嬗变:传统与现代”、“增强中印文化交流与中印关系:问题与对策”等三个议题展开研讨,着眼于探讨文化交流在未来中印关系中的地位和作…  相似文献   

3.
刘鹏 《南亚研究》2013,(4):33-46
本文对中印跨界河流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梳理了中印两国在跨界河流上的利益诉求,认为两国在跨界河流问题上的利益诉求既存在着相似之处,也存在着重大的差别。利益诉求的差异导致了中印在跨界河流问题上虽然存在着相互依赖,但这种相互依赖是不对称的相互依赖,双方的敏感性是不同的,这应该成为中国应对中印跨界河流问题的出发点。中国应将跨界河流与边界问题进行捆绑谈判、将水文信息共享与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捆绑谈判等三项措施来应对中印跨界河流问题。  相似文献   

4.
值此纪念谭云山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我谨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南亚研究室全体同仁讲几句话。 今天上午,各位老师、各位长者回顾了谭云山先生在半个多世纪里为中印友好和中印文化交流所做的不朽贡献。的确,谭云山先生为中印友好和中印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是巨大的,其业绩和成就是辉煌的。如果说,唐朝玄奘大师是古代站在中印友好和中印文化交流高峰上的巨人,那么,谭云山先生则是近代以来站在中印友好和中印文化交流高峰上的巨人。谭云山先生和他的业绩,对我们每个从事印度问题研究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榜样,都是一种鞭策。今天,我  相似文献   

5.
中印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的,在过去的六十多年里始终困扰着中印双边关系的发展。中印边界成为复杂问题,有诸多因素的推动,并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两国关于边界是否正式划分等进行了长期的辨争。随着解决边界问题的磋商机制不断深化,中印两国确立了解决边界问题的“三步走”路线图,保持了边境地区长期的和平与安宁。目前,边界问题仍是影响中印政治互信的主要障碍,其解决面,临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6.
中印双边合作的基础、问题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印同是发展中大国,双边合作基础广泛,但也存在着值得注意的矛盾与问题。双方需要在合作中不断消除疑虑、猜忌与误解,增加互信,在21世纪为和平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中印双边合作的前景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7.
曹鹏鹏  冯怀信 《南亚研究》2022,(2):63-85+158
中印边界争端问题并非纯粹的领土主张,而是掺杂着多重现实性因素。重复博弈理论认为,边界争端因存在长期利益导向与“一报还一报”的理性报复策略,最终将走向一种可预期的稳定合作。重复博弈理论大致解释了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后,两国冲突烈度持续降低的基本逻辑。然而,近年来中印在边界区域的争端频率和烈度有所上升,尤其是2020年中印在加勒万河谷地带发生流血冲突后一段时间,双方保持着紧张对峙的态势。本文研究发现,中印受地位竞争、地缘空间竞争和与美国互动的复合竞争影响,导致印度产生本体性不安全。印度需要增加在边界问题上对中国的威慑力度,以消解其在边界对峙中的被动地位。  相似文献   

8.
以“优惠教育服务贸易安排”扩大中印教育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证了扩大中印教育交流的必要性,并对中印教育交流合作的现状做了介绍和分析,指出目前中印教育关系滞后于两国关系当前发展和今后的需要,然后提出建立“中印优惠教育服务贸易安排”,以加速提升中国和印度在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9.
中印政治关系的内涵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印共同崛起构成了分析当今这个亚洲重要双边关系的重要背景。历史经验显示大国崛起既可能在高烈度冲突中完成,也同样可能以和平方式进行,而且后者对有关大国的利益更明显,这有助于正确理解中印关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意义,而中印双边政治关系的走向又是决定两国崛起之结果的关键因素。中印政治关系的本质是共存,共存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合作还是竞争甚至冲突,则取决于一些基本的条件与因素,而处理两国关系的要害是找到两国共存的合适方式。这是分析中印政治关系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印度尼赫鲁政府认为,1954年与中国达成的《中印协定》已全盘解决了中国与印度间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而该协定及其谈判均未涉及边界问题,因此中印间不存在边界问题。尼赫鲁政府对协定的这一解读是其在中印边界问题上推行单边主义、施展外交谋略蓄意制造的,其目的在于将印度关于边界问题的单方面主张强加于中国,将其对"麦克马洪线"以南争议地区的侵占合法化。  相似文献   

11.
朴光姬 《南亚研究》2014,(4):98-111
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印度将在今后20年内取代中国成为世界能源消费增量最大的国家。本文将中印GDP和能源消费数据视为经济增长政策和能源政策的结果,采用中印双方历史数据分析经济增长政策和能源政策之间的关系,并建立模型检验分析结果。本文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政策与能源政策都具有独立或主动性质,而印度经济增长政策是主导,而能源政策以支持增长为主。中印能源政策主导方向差异是印度能源消费将保持相对较高增长的主要原因,而中印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差异是影响能源政策导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尚劝余 《南亚研究》2005,2(2):67-72
尼赫鲁对中国国民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倡导给中国革命以道义上的同情和实际上的支持,寻求中印两国合作共同反帝,利用一切机会推动印度同情中国革命的运动。正是在他的努力和影响下,中印两国争取自由民主的斗争相互同情、支持与合作中达到了高潮:中印相互支持与合作发展到了政党之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13.
温总理访印与中印关系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印两国的崛起,是2 1世纪引人注目的重要主题。中印友好合作事关两国的重大战略利益。世界各国都在关注中印关系的发展。温家宝总理最近对印度的访问,是中印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本文系作者对两国这次跨越喜马拉雅山脉的握手的评价与感言。  相似文献   

14.
印度的印度洋战略与中印关系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陶亮 《南亚研究》2011,(3):53-65
未来中国在印度洋的利益能否得到实现和保障,关键在于能否与把印度洋视作其国家安全要害的印度在印度洋事务上进行有效合作。中印两国间广泛的合作基础和合作内容将消解两国间所谓的"安全困境",增进互信。中印在印度洋事务上的合作前景是乐观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印度都以自己辉煌的古代文明著称于世。我们这两个国家自古以来就象太平洋与印度洋一样互相毗邻、互相交流、互相激励,在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自己美好的一章。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象法显、玄奘那样致力于中印文化交流的先人,他们为中印文化交流史留下了不少象《佛国记》、《大唐西域记》那样的专门著作。这给我们今天对于中印古代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这些专著之外,在另外一些学者的别的著作中,也保存了许多中印文化交流的资  相似文献   

16.
卢光盛  聂姣 《南亚研究》2020,(1):74-100,150,151
东南亚既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线路的必经之路,也是印度“印太构想”的重要区域.当中国的“一带一路”与印度的“印太构想”在东南亚地区相遇,两国的利益碰撞和影响力竞争明显增强,但也为中印在与东南亚区域合作过程中走向“竞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印在东南亚区域合作中的竞争与合作,贯穿于中国和印度参与东南亚区域合作的不同理念中.中印与东南亚区域合作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这使得双方的彼此认知出现错位,印度呈现出明显的排他性,中印在域外因素和合作成效方面也出现明显的差异.比较中国和印度与东南亚区域合作在利益诉求、彼此认知、排他性、域外因素、合作成效等方面的不同,有利于厘清中国和印度在东南亚区域合作中的“竞争面”与“合作面”,推动中印两国在与东南亚区域合作的“碰撞与竞争、对接与合作”中探索更具实质性意义的合作,最终实现互利共赢或多赢,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实现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关系领域中,中印两国对美国国内决策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一种比较典型的影响途径是游说集团。尽管中印都经常采用这一方式,然而两国的游说行动还存在差异。按照理性主义的观点,一切行为的基本特征都是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精密计算。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归纳方法来考察中印采取的游说措施,并使用国别观察的方法来区分双方游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最后分析印度游说成功的原因,并就中国游说行动的改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和印度正在迅速崛起为海上大国,两国不仅海洋互动频繁,而且海洋权力和利益也同步延展,两国关系中的安全困境逐渐由内陆边疆不断向海洋延伸。在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背景下海洋权力不对称、威胁认知偏差、民族主义沉渣泛起、外部行为体介入是中印出现海洋安全困境的动因所在。中印在海上竞争加剧、敌意螺旋上升,严重影响中国营造稳定和平的周边环境。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下建设中印海洋命运共同体成为缓解中印海洋安全困境的有效"良方"。  相似文献   

19.
为了加强中印两国人民的友谊,促进两国学术界的交流,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印度社科理事会共同组织召开的第四次中印学术研讨会,于1989年10月29日至10月31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传统与现代化的相互作用”。中印两国都拥有悠久的历史与传统、相似的国情,现在又都面临着加速经济发展,迅速实现现代化的任务。现在中印两国学者会聚一堂,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深刻而广泛的讨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会议得到了印度驻华大使任嘉德(H.E.Mr.C.V.Ranganathan)先生的热情支持;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之先生的具体关怀和指导,也得到了国务院农业发展研究中心的经济资助与协作。尽管这次会议时  相似文献   

20.
韩叶 《南亚研究》2020,(1):53-73,149,150
近年来,印度对中印在跨境河流水关系中的不平衡问题非常重视.其中,水文信息不对称以及收益不平衡是印度对水关系不平衡的两个主要认知.基于中印边境的互动历史,印度在对水关系的认知形成中往往会夸大中国的敌意与威胁.据此,印度试图通过建立制度框架、将中印水争议国际化以及竞争性开发跨境河流水资源的战略思维,平衡中国在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关系中的优势地位.然而受水外交两面性特征和内政的掣肘,印度平衡战略的影响有限,而且更强化了其对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战略安全收益的重视,并使未来中印双方基于水资源共同利益进行合作的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