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赖诸侯进行宗教改革是路德一贯的立场,因此他中晚期反对人民革命并不意味着他“背叛”了人民,而是他的一贯立场在新形势下的变相表现形式。路德一生所坚持的乃是依赖储侯、进行市民阶级的宗教改革的立场。他中晚期继续对天主教展开斗争,最后走上与天主教完全决裂的道路。他中晚期捍卫了他早期提出的“因信称义”的根本原则。路德的宗教改革立场和根本原则具有一贯性。  相似文献   

2.
对十六世纪德国著名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历史成就如何评价,是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过去我国史学界对他的评价一般偏低,对其功绩没有充分估计。近年来,学术界对路德重新进行了评价,仍褒贬不一,大致可分三派。1,基本否定派,认为路德的宗教改革只反教皇不反国内封建割据势力的代表诸侯,且是农民战争的叛徒,自己最终沦为诸侯手中的工具。后来的“路德教”则成了维护诸侯权利、加强封建割据的宗教;2,肯定派,认为路德是欧洲宗教改革的功臣,他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  相似文献   

3.
D·伊拉斯莫(1460—1536),今荷兰鹿特丹人,史称鹿特丹的伊拉斯莫。他是当时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最负盛名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享有“思想之王”的美称。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亲眼目睹了西欧宗教改革运动在德国的产生及其日后的发展,这位伟大的学者亦因此同这场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宗教改革运动之初,宗教改革家们曾因伊拉斯莫对天主教会的激烈抨击而深感兴奋。并将他看作是同一条战壕中的战友。许多旁观者也认为,宗教改革运动同伊拉斯莫的思想密切相关。“伊拉斯莫稍有表示,路德便大叫大嚷; 伊拉斯莫下蛋,路德孵鸡;伊拉斯莫略加怀疑,路德便大加渲染”。但令人费解的是,当宗教改革运动走向同教皇分庭抗礼的“极端”时,伊拉斯莫反应却是冷漠的,甚至转向相对。这位老人至死也没有脱离过天主教会阵营一步,原因很简单,伊拉斯莫对宗教改革有其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马丁·路德(1483——1546年)是十六世纪德国宗教改革的发起者和基督教新教(福音教)的创始人。作为一位伟大的宗教改革家,他在德国近现代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以致于形成了许许多多的路德神话,被推崇为先知和圣徒、理性和思想自由的先驱、民族英雄和德意志斗士等等。几乎在每一次重要的思想、文化和政治运动中都有有  相似文献   

5.
论梅兰希顿与德国宗教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梅兰希顿少年时受人文学者罗伊希林的培养与伊拉斯莫的熏陶,成为一位著名的人文学者,后来,他积极投身于宗教改革运动,全力支持马丁·路德.他既是奥格斯堡信纲的起草人,也是后继路德的德国宗教改革的领导人.但他在去世后的三百年间却一直默默无闻.他与路德的分歧在于他希望与天主教会妥协,而正统路德宗反对人文学者在教会内部推行宗教改革的主张.或许是时代的局限所致,由是,伊拉斯莫、莫尔、罗伊希林与梅兰希顿最终均走上了悲剧性的宿命之路.经过19世纪以后的反思,学术界对人文学者的评价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一位重要而又富有争议的人物,相较于学界对改教时期的路德的神学思想及实践、他的政治态度以及他的影响这三方面的热切关注,《圣经·旧约·诗篇》对路德的整个思想体系和行为实践的奠基作用却很少有人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评价。本文从路德的音乐价值观、圣经观及其圣经解经法和路德神学思想中心的“因信称义”说三个方面归纳了《诗篇》在其中分别扮演的角色和作用,指出《诗篇》不仅是路德之许多重要神学思想观念的肇始,更是他推行宗教改革的重要工具和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7.
试析慈温利宗教改革的激进主义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利希·慈温利和路德同为第一代宗教改革家。慈温利的改革比路德更富于激进主义色彩,其政治与宗教改革合一的思想及其崇尚理性的倾向,预示着有别于后者的另一种宗教改革取向的诞生,对瑞士的历史进程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运动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慈温利宗教改革的激进主义倾向入手,深入分析其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阐明其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8.
拿破仑对德国的战争与1848年革命的失败,激发了德国的民族情绪。要求德意志统一的民族情结,就反映在路德这位推行宗教改革的历史人物身上。但路德对于民族、国家的概念,没有脱离他本人所处的时代,他的《致德意志民族基督徒贵族书》,是当时德意志民族怨情表达的沸点,但在诸侯领地国家兴起的过程中,路德又忠诚于诸侯领主,并最终成为世俗君主强化其统治合法性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马丁·路德经济伦理思想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丁·路德的经济伦理思想,是其宗教改革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曾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生前被称为经济“专家”,后来,被马克思誉为“德意志最早的国民经济学家”,《资本论》中有二十多处引证了路德的论断。我国史学界有两种对立的评价:其一,认为路德坚守了封建主义的经济伦理,而对资本主义精神抱敌视态度;其二,提出路德的经济思想带有—定空想社会主义性质,他属于批判的政治经济学的先驱者之一。我们  相似文献   

10.
路德初論     
一、问題的提出。二、路德所处时代的特点及对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怎样理解恩格斯的有关论述。三、路德的生平和他的思想渊源;从胡司到路德。四、“九十五条论纲”的剖视。——对評价中两种偏向的商榷。五、试将路德的宗教改革活动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六、路德宗教改革观点的实质及其宗教观的演变。七、路德与德国农民战爭;路德和閔采尔的不同道路。八、路德与慈溫利、喀尔文的比较。九、对路德的評价及本文的结语。  相似文献   

11.
1517年,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改变了西方的历史,同时备受争议。西方学术界对路德已经进行深入的研究,出版了很多传记和编年著作,但目前仍缺乏一部完全按年月日的时间顺序展现路德生平和著作及宗教改革的背景与过程的著作,即使如最权威的《路德全集》魏玛版也没有按原计划贯彻完全按时间排列路德著作的理念。本文提出,可以尝试用逐年逐月逐日地将背景、生平和著作年表与概要结合起来的中国传统史学方法———年谱来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阐述编撰《马丁·路德年谱》的结构和方法,从而探索中西史学融合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评艾里克森对马丁·路德的心理史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艾里克森思想的创新主要在于他提出的三个系列因素 :自我、心理社会同一性、生命周期。他的著作《青年路德 :对精神分析和历史的研究》被誉为心理史学发展的里程碑。他把精神分析学与历史学相结合 ,对马丁·路德的一生进行了心理史学的应用分析 ,堪称独树一帜 ,是对当代史学最有影响的研究之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路德中、晚期宗教改革活动作了认真的考察研究,认为他并没有"背叛市民资产阶级的宗教改革路线"、"出卖农民的利益",也没有"堕落成为诸侯的奴仆",相反,他的改革立场是前后一贯的,他始终是一位执着追求自己理想的市民资产阶级宗教改革家,具有坚定的爱国主义的政治思想家,基本上完成了当时德国历史所赋予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拯救信仰——评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考察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成功的原因及其对于复兴基督教的重大意义。指出宗教改革成功的原因一方面在于马丁·路德的高贵的个人品质,他既是忠实的信仰者,又是坚定的改革家,敢于同罗马教会的腐败势力作坚持不懈的斗争;另一方面在于他因势利导,改造教会组织与旧教义,使之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相适应,从而使古老的基督教获得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路德是德国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同时也是一名杰出的人文主义者。路德的宗教改革纲领———"因信称义"说包含着人的自由发展、人的平等、人的价值、节制消费、民族意识等一系列人文主义思想的精髓。所以,在德国,宗教改革成为了文艺复兴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发生于 16世纪的英国宗教改革 ,与同时代的马丁·路德改革以及加尔文宗教改革相比较 ,在领导者和改革的目的、两面性和不彻底性、道路的曲折性等方面 ,表现出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特点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丁·路德是基督新教的创始人,也是16世纪德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改革家。在宗教改革过程中,他创立了“三唯”理论,把《圣经》的解释权交给了普通群众;他否认教士阶层在人与上帝间的“中介”地位及种种特权,其坚定的立场具有明显的反封建进步性。马丁·路德的改革思想是逐步形成的。经过终生不懈努力,他成了西方宗教界最为高产的作家,是至今被评论最多的历史人物。他的著述给了分裂的德意志以语言上的统一,他的理论具有一定的革命性,他的功绩具有世界性的广泛影响,对他的总体评价应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18.
围绕欧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的问题,史学中曾有一些明显的误区,如对罗马教皇“千人一面”;对天主教会本身的改革未予肯定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两者反天主教会腐败、特权的主要目标虽基本一致,但内涵与影响有别。两者互有促进,有先后之序。欧洲文艺复兴共历早、中、晚三期,诸国各有不同特点。人文主义宗教观具有一些主要特征,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运动有共同特点,但各国间又互有差别。本文着重对比分析了路德宗、加尔文教与英国宗教改革的不同类型,并阐述了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中世纪享誉欧洲的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为宗教改革运动所作的铺垫及其对路德的改革所持的态度,以及在两次宗教会议中的作为,揭示了伊拉斯谟在德国宗教改革中所起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16世纪上半期,路德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德国农民战争的爆发。路德改革思想基点与农民战争目的存在本质冲突,矛盾的激化导致路德的改革因失去民众基础而遭受重大挫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