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有目共睹,全国商品房住宅价格节节攀升,作为具有居住和投资双重属性的房地产包含了太多的内容,百姓为之思虑,对其高度关注,国务院的规范措施也接连不断地推出,上涨了数年的我国房地产价格究竟会有怎样的走势,一直是大家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由于房地产市场的风吹草动关系到太多的利益群体,所以关于房地产市场的分析,观点多如牛毛。本文从房地产基本的价格问题入手,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进行探讨,并分析城市中不同群体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城市房屋拆迁评估的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业迅速发展,房屋拆迁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由于各地对房屋拆迁补偿标准不一,房屋拆迁评估不够规范,因而往往出现纠纷。国务院2001年6月13日发布的305号令《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城市房屋拆迁“货币补偿的金额,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以房地产市场评估价确定”。2003年12月1日建设部又制定发布了《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明确规定“房屋拆迁评估价格为被拆迁房屋的房地产市场价格”,拆迁估价目的是“为确定被拆迁房屋货币补偿金额而评估其房地产…  相似文献   

3.
李飞 《经营管理者》2009,(18):231-231
一直以来,银行信贷与房地产市场价格相互影响,密切相关。在我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房地产企业被为银行视为优质客户,银行对房地产企业不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在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房地产泡沫逐渐膨胀的过程中,银行的信贷扩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房地产市场中各个节点入手。通过熵变理论进行分析。.对各个节点风险熵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平衡房地产市场运行中各个部门的利益,。以减少内部的不经济性,保持房地产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使房地产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机理入手,来进一步分析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价格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阻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试图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6.
2008年是我国房地产市场极不平凡的一年。从2007年房价的疯狂上涨到2008年终的量价齐跌,让购房者经历了房地产价格戏剧性的变化,许多人预言房价还会持续下跌。那么,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房地产市场价格到底会有怎样的变化趋势?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决定持l型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均衡价格是由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当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因素发生变动后,市场的均衡价格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动。如果供给和需求同方向变化,例如同时增加,需求增加的幅度大于供给增加的幅度,则均衡价格会上升;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宏观调控分为战略调控和政策调控,政策调控是对房地产市场行为等进行经济性约束和惩罚,对市场失误进行纠正,对市场失灵进行补充,对市场失效进行调整。战略调控是对房地产市场行为进行引导、惩罚和制度安排,具有强制性和法律性。政策调控旨在对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进行调节,维持市场短期局部的稳定,协调发展房地产投资市场和消费市场。战略调控旨在制订房地产发展规划、房地产市场战略调整,维持房地产市场总供需总量平衡,促进其平稳健康发展,同时优化供需结构,保证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  相似文献   

8.
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泡沫的实证分析——以北京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理论与泡沫理论,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基础与投机因素对市场价格的作用, 建立关于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实证分析模型.以北京房地产市场的年度数据为分析对象,构建价格决定回归模型, 计算近十几年来价格泡沫的变化量,并针对目前北京房地产价格中的泡沫含量给出了定量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泡沫含量有持续增强的趋势,宏观调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目前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并非如有些人所说的在于政府之政策,根本在于房地产企业自身,如果房地产企业能够改变暴利之观念,能够适应市场发展之趋势,那么任何一个市场没有卖不出去的住房,只在卖不出去的价格。  相似文献   

10.
中国楼市拐点已近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与发展研究室主任王小广:中国房地产市场已持续超过十年繁荣,这是全球任何国家从来没有过的。最近深圳房地产市场的调整,预示着房价增长放缓甚至房地产绝对价格回落的逆转已经开始,我不敢说全国所有地区的房价明年都会出现拐点,但房地产市场调整的拐点已经越来越近。在整个房地产需求中,  相似文献   

11.
郑敏 《管理科学》2021,24(5):97-109
在给定的经济环境下,研究自住购房者、投资购房者和开发商之间的供需均衡模型. 通过与刚性需求的房地产市场比较,发现投资购房者的行为是影响房地产价格变化的重要因素. 特别地,外推型投资者对房地产价格的走势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回复型投资者虽然具有稳定市场的作用,但也会增加市场的复杂性. 当房地产市场的不同主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时,房地产价格会出现偏离基准价格、路径依赖、巨额波动和陷入低房价陷阱等现象. 政府通过调整基础经济变量(如首付比和开发成本) ,能起到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目的. 相对首付比调节来说,开发成本调节既能调整基准价格,又能改变投资购房者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可以起到综合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作用,是比较有效的房地产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给定的经济环境下,研究自住购房者、投资购房者和开发商之间的供需均衡模型.通过与刚性需求的房地产市场比较,发现投资购房者的行为是影响房地产价格变化的重要因素.特别地,外推型投资者对房地产价格的走势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回复型投资者虽然具有稳定市场的作用,但也会增加市场的复杂性.当房地产市场的不同主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时,房地产价格会出现偏离基准价格、路径依赖、巨额波动和陷入低房价陷阱等现象.政府通过调整基础经济变量(如首付比和开发成本),能起到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目的.相对首付比调节来说,开发成本调节既能调整基准价格,又能改变投资购房者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可以起到综合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作用,是比较有效的房地产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持续攀升成为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的热点问题,造成我国住房市场价格持续攀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就通过对参与决定房地产价格形成的供给与需求方面的因素的分析,探讨了我国房地产价格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健康和高速度发展,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正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自1998年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中国城镇住房建设的通知以后,我国城镇信房建设速度加快,住房消费有效启动,公民住房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对拉动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日前,国务院在充分认识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全面建设中国的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前提下,再发出<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国务院18号文),明确提出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一些不平衡状态、住房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以及房地产价格和投资增长过快等现象,在对房地产市场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出了科学的发展中规范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价格一直是影响我国房地产业及金融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影响房地产价格变化的各因素中,宏观经济增长与国家的信贷政策一直是我国房地产价格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是在我国经济与房地产业都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以统计资料为基础,利用一些统计方法对宏观经济、国家的信贷政策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宏观经济增长、国家的信贷政策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变化机理,为防止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发生提供理论和数据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开年以来,全国一些大中城市的房地产价格陡升,重庆也不例外。房产市场的价格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温洲炒房大军挺进川渝的现象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注意。人们不应忘记九十年代初期海南炒房的历史教训,应采取措施努力培育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房地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已经成为支柱产业,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为房地产价格评估行业的形成与完善,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相似文献   

18.
在房地产价格持续走高的今天,很多企业会把闲置的资金用于投资性房地产,那么投资性房地产应该用何种计量模式进行计量也成了众多学者研究的论题。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并不完善,从会计制度改革以来,只有34家企业选择公允价值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逐步完善,会有更多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针对这样的发展形势,本文就公允价值计量进行探讨,提出一些完善设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注重研究土地财政策和市场博弈,通过需求和供给的两个市场加以分析房地产价格的形成方式,加以模型辅助建立说明房地产市场供需均衡体系,独创性地利用进化博弈从供给弹性和投机性需求角度来探讨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形成与控制。  相似文献   

20.
吴爽 《经营与管理》2011,(11):76-78
货币政策是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从货币政策效果的区域差异性角度出发,从理论上分析货币政策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途径,在总体水平和区域差异水平上分析我国自1998年房改以来,房地产价格差异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