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高校学报是由高等学校定期出版的学术性刊物,早期高校学报兼具学术与新闻特性,《清华学报》是我国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高校学报。中国高校学报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五个时期:民国以前的萌动,新中国初期的起步,"文革"时期的停滞,改革开放后的数量扩张与新世纪的健康发展与跨越。高校学报具有质与量并举,传承与创造文化、培育新人等多功能性,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综合性与特色化兼顾以及"顶天立地"的办刊理念等特征。高校学报当前面临着互联网数字化、国际化、体制束缚等发展中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可进一步明确高校学报的性质与办刊宗旨,加快期刊与编辑转型,推动办刊形式与方式创新,科学细化期刊评价等。  相似文献   

2.
分析我国高校学报办刊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借鉴近年来期刊工作的理论研究成果和经验,综合性地提出高校学报改革发展的途径,即专业化定位、学术质量提高、传播网络化和印刷装帧标准化。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高校学报发展战略与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学报发展面临着精品战略、特色战略、网络战略、开放战略的抉择 ,其管理模式将经历集成管理模式、综合办刊、分科出版模式与企业联合办刊模式、网络化管理模式的整顿组合历程 ,只有与时俱进 ,勇于探索 ,才能在激烈竞争的洪流中坚如磐石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非高校学报类期刊,高校学报目前面临综合化、封闭性、行政化等非市场性困境,为此,办刊路线成为诸多高校学报积极探索的难点问题。针对我国高校学报的发展态势,文章提出高校学报应坚持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办刊路线,并充分结合学校的学科特点和办学优势,突出办学特色,才能突破非市场性的困境,发挥学报应有的学术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高校学报的办刊理念、发展目标和战略思想,总结高校学报的成功之道,指出在现代社会中,高校学报必须始终坚持以学术创新为导向的办刊理念,采取向外开放的办刊方式,实现从"以文为本"到"以人为本"的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职院校学报的SWOT分析及其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借用战略管理中常用的SWOT分析方法对高职院校学报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后得知:其优势是定位较为明确、特色已现端倪、规章制度逐渐完善、规范化已经起步;其劣势是办刊观念存在错位和偏差、部分学报的办刊模式比较陈旧、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办刊条件较差;机会是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引起重视,我国小型企业、乡镇企业及合资企业大发展;面临的威胁是与其他普通高校学报相比竞争力较弱,在整个期刊编辑学研究中的地位较低,高职院校的科研氛围不浓、科研环境较差.其发展战略是特色化、开放化、集中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我国农业大学社科版学报办刊现状,认为提高其竞争力现实的和根本的途径是创新办刊理念树立新的发展观、新的优势观、新的品牌观;走内涵发展道路着力点放在学报的特色化、个性化、开放性建设等方面,始终坚持为读者服务的办刊思想。  相似文献   

8.
面对当前高校学报发展面临的危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积极应对,化危机为机遇,以管理促效益,明确了办刊定位,理清了发展思路。编辑部在提高办刊水平、反对学术不端行为、期刊数字化和国际化、培养人才队伍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的发展进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9.
论学报办刊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后,高校学报的传统办刊模式已经限制了其竞争实力的提高。如何转变办刊模式,增强竞争实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已经成为关系到我国高校学报生存、发展的重大课题。学报应在刊物的形式、刊物的内容、刊物的发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学报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提高高校学报学术质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目前一部分高校学报质量不高的状况 ,指出学报办刊数量过多、发行量小及不正确的导向等是其重要原因。文章认为要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 ,有关部门应规范期刊评审制度 ,坚持正确的导向 ,各高校应加强内部管理 ,增强办刊实力  相似文献   

11.
当前高校文科学报所面临的文化产业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形势喜人又逼人。针对高校文科学报几乎普遍存在的总体质量不高、学术竞争力不强、学术影响力不大、经济效益特差的现象,文章从如何界定高校文科学报的性质问题、如何看待高校文科学报的命名问题、如何看待和对待高校文科学报的转制和属性问题、如何改革高校文科学报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问题、如何评价高校文科学报的质量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诸如改变传统的"校名"加"学报"的高校学报命名方式、切实转变高校学报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针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学报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等观点。  相似文献   

12.
为破解当下学术期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中国学术期刊的内涵、特征以及经营现状进行分析,揭示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失衡的主要原因,探讨了中国学术期刊产业发展逻辑,以及产业化过程的介入环节。研究认为:适当引入竞争的市场机制是当下学术期刊产业化的改革路径与方向,而不是盲目地把学术期刊推向市场;学术期刊的长远发展应把提高论文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放在首位,围绕出版的组织与服务以及转变办刊思路等。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学报出版活动效率,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对高校学报出版活动进行研究。分析了高校学报项目化管理的可行性。针对高校学报出版发行活动,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计划,运用WBS方法对学报出版项目工作进行层层分解,项目责任矩阵图将所分解的工作落实到有关部门或个人。为确保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期刊出版项目的目标,编制了学报出版项目的甘特图,利用Project软件对现有人力资源和进度进行调配,使学报出版工期在原来50天的基础上缩短了16天。可见通过运用科学的项目管理工具对高校学报出版发行活动进行管理,使得高校学报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4.
在调查部分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工作的基础上,对中文科技期刊的英文整体设计进行研究,提出了常规与扩展的英文工作概念,总结出常见的五种英文整体设计形式,同时分析了期刊定位与英文工作的关系、英文工作的创新发展。此外,讨论了英文工作的重点、整体设计中的英文文摘位置及目次等问题,认为应加强编辑力量,通过提高英文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学术性科技期刊的国际化水平、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双一流”大学建设中,国际化是我国高校科研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方向。设计/方法在“双一流”大学科研创新共同特征内涵梳理基础上融入国际化元素,从投入–产出–环境三个维度出发,构建我国高校科研国际化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基于全局熵值的灰度关联分析法,对我国31个区域高校进行实证研究。结论/发现科研成果、科研人才、科研项目是对我国区域高校科研国际化竞争力影响较大的评价指标。我国区域高校科研国际化竞争力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阶梯状分布,北京、江苏、上海高校居前三,西部地区高校虽然排名仍然落后,但与中部地区高校以及某些沿海地区高校的差距在缩小。最后提出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科研国际化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关于高校社科期刊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高校学术期刊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高校社科期刊已达1 100多种,成绩突出。没有学报为研究成果提供发表渠道,中国学术的繁荣是不可能实现的。学术质量大有提高,也培养了一支队伍。高校期刊的基本属性是学术性,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一环,在我国期刊业中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不可替代性,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期刊的发展必须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和改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破计划经济的运行模式,引入市场经济模式。高校期刊的发展趋势是专业化、品牌化、网络化、产业化、规模化。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高等学校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在不少的方面仍呈现"低效能组织状态"。高等学校要彻底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模式和发展模式,以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有选择的引入企业化管理模式将可能是高等学校改革的取向之一。学校如同一个企业组织面对市场一样进行科学定位,实施战略管理,培育核心竞争力,营造学校经营理念,重视成本效益分析,构建学校特色文化等,以促进和实现学校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报的品牌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创品牌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学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战略,高校学报具有创品牌的条件。高校学报创品牌,质量是基础,特色是前提,机制是保证;必须转变观念,对高校学报进行总体策划,把工作重点从编辑、校对转移到策划和选题、组稿上来。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校学报有着自己独特的体制设计,这个体制的建构始于1950年代,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末是其最终成型并逐渐固化的重要时期。除了同于一般期刊的准入审批制、主管主办制以外,体制对学报还有一系列独特规约,拜其所赐,综合性、封闭性、“一校一刊”成为高校学报所独有,并在相当长时期内得到了学报界的普遍认同。自甘于“窗口”“园地”而作茧自缚的高校学报与开放的公共平台属性渐行渐远。1990年代末,一个偶然因素造成的学报大扩容使“体制病”彰显无遗。新世纪初,管理部门和学报界都开始了对学报体制的反思。教育部“名刊工程”开启了艰难的“破茧”之旅,但被寄予很大希望的报刊体制改革在高校并未获实质性进展。2014年以来有关媒体融合的顶层设计为学报走出体制之困注入了新的希望,但破体制之茧并不容易,而破心中之茧则更显其难,学报要实现破茧化蝶,涅槃重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20.
编辑作为高校学报数字出版工作的中坚力量,对于高校学报的数字化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强高校学报数字化编辑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在探讨高校学报数字化现状的基础上,从策划能力、信息感知能力、技术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方面对高校学报数字化编辑队伍建设进行分析,同时给出了高校学报数字化编辑的培养措施。高校学报要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数字化编辑队伍,编辑自身要制定职业发展目标,保持不断的学习意识,与时代接轨,高校要为编辑提供学习和对外交流的机会,还要建立针对编辑的考核体系。要不断加强高校学报编辑的职能,做好高校学报数字化编辑队伍的建设,为繁荣高校出版事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