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的一次重大战役,国民党地方系部队广大将士在这场战役中同仇敌忾,积极参战,奋勇杀敌,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烈篇章。本文仅就地方系部队的对日参战及其作用和原因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揭开全面抗战序幕的淞沪会战,是一场以国民党蒋介石嫡系部队为主力,地方系部队协同作战,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壮烈战斗。参加这次会战的各路地方系部队,主要是南方(含西南诸省)的地方军事集团、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部分地方军事集团中颇有影响的上层将领及国民党要员其爱国心有所萌发,在全国抗日反蒋高潮中,一方面,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并未放弃反共、反人民的反动立场;另一方面,民族矛盾的激化又使他们不愿因内战而放弃抗日,在中日民族矛盾不断上升,国内阶级关系发生新的变动的情况下,他们的政治态度和抗日行动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利用其在西北军中的影响及他个人在国民党中的声望,坚决要求抗日。他致力于领导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由几千人迅速扩大到10余万人。北方的东北军中部分爱国将领自“九·一八”以后,也揭起了抗敌旗帜,主动进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在南方,1932年1月28日,福建蒋光鼐、蔡廷锴等19路军将领在上海率部抗战。接着,又联合广东李济深等发动了“福建  相似文献   

2.
1938年11月15日,鲁西北政治、军事中心——聊城失陷了,国民党抗日爱国将领范筑先将军为国捐躯,鲁西北的抗战力量开始分化,有的投靠了国民党顽固派,有的投降了日本帝国主义,有的拥兵自重,割据一方,有的被日寇、会道门冲垮溃散了,蓬勃发展的鲁西北抗战局面遭受挫折。为了继续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吸引其他抗日武装,共同对付日伪顽会匪的猖狂进攻,第十八集团军总部根据抗战形势的需要,于1939年1月14日在馆陶县成立了筑先抗日游击纵队,由中共鲁西特委领导,坚持鲁西北平原抗日游击战争。这支劲旅成为巩固、发展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力量。现就其历史作用简论地要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乔的抗战题材散文陈思清著名彝族老作家李乔,在全国抗战开始后投笔从戎,参加了彝族将领张冲率领的滇军六十军一八四师,随部队从昆明出发开赴前线,转战台儿庄、徐州、武汉等地。在军中,李乔主要从事抗日宣传工作,编辑油印小报。在这段时间(1938年──1940...  相似文献   

4.
剑钧 《中华魂》2014,(18):6-9
为了真实地记录那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历史,抗日战争史学家郭景兴和夫人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在采访中,郭景兴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先前,人们大多认为二十九军卢沟桥奋起抗战是抗日爱国将领的壮举,却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在当时抗击日寇的西北军和二十九军中,活跃着中共地下党组织和一批数量可观的隐蔽战线的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5.
1944年,我八路军6支部队根据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挺进豫西,经过一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开辟并巩固了豫西抗日根据地,进一步打通了华中、华北和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之间的联系,完成了中共中央交给的战略任务。这是中共在抗战后期的重要战略之举。  相似文献   

6.
春紫 《中华魂》2013,(7):46-49
中国共产党著名抗日将领、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是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八路军最高将领。他以文韬武略著称,其高尚的品德更是为人们永久称颂。这里介绍的是有关左权战斗生活在太行革命根据地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7.
冯仲云同志是东北抗日联军的著名将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历任中共满洲省委秘书长、北满临时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3路军总政治委员、松江省人民政府主席、水力电力部副部长等职,在东北地区的抗日战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全面抗战爆发后,在毛泽东指示下,新四军部队挺进华中地区,开辟了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在中共中央正确领导和新四军部队的大力协助下,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建设工作,主要包括:建立“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新政权、开展减租减息、组织大生产运动、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等。这些举措不仅使华中抗日根据地人民在政治上享受着空前的民主与自由,在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和提升,极大地巩固和发展了华中抗日根据地,为全面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9.
湖南文化抗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文化抗战是中共湖南地方组织和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共同领导的,经历了局部抗战时期的兴起、全面抗战初期的高涨、何键主湘后转入低谷三个发展阶段;湖南文化抗战的主要形式是成立文化抗战团体、创办抗日报刊、开展文艺活动进行宣传活动、举办抗战教育培养抗日人才;湖南文化抗战发展与湖南政局有密切的联系,影响其勃兴与衰退,充分反映了国共合作的态势;湖南文化抗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统区文化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中共广东党组织做大量的卓有成效的侨务工作,影响和推动了广大海外华侨对中共领导的广东抗战的支援。广大海外华人华侨虽然海天远隔,但积极从各个方面支持和参加广东抗战,积极捐款献物,从经济上支援中共广东党组织领导的华南抗日纵队的革命斗争;政治上积极宣传抗日,声援中共领导的华南抗日斗争,维护国共合作大局;积极奔赴东江、琼崖等抗日根据地,为创建和巩固华南抗日根据地、建立华南抗日民主政权以及开展华南敌后游击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宜宾至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的黄金水道线上,以卢作孚民生公司为主的航运企业将大量人员、物资从长江下游运往四川大后方,同时将大批部队从后方运往抗日前线,不惜在水道要塞自毁沉船,构筑防御工事,为战时运输和军事部署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黄金水道上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显示出全国军民抗战到底的勇气和智慧,最终改变了抗战格局。  相似文献   

12.
关于抗日根据地的军事建设问题,国内外学界近40年来的专门研究仍然薄弱。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战进入严重困难时期以后,中央军委于1941年11月7日发出的《关于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的指示》,是第一份全面而系统的指导性文件;中共中央不久又提出了抗日根据地“精兵简政”的重要政策。此后到1943年间,中共领导下的陕甘宁、华北及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在贯彻“精兵简政”政策的同时,八路军、新四军的主力部队实行精兵建设、大力发展地方武装与人民武装及其武器装备,敌后抗战渡过了难关,人民抗日力量进入“再上升”阶段。抗战严重困难时期,中共审时度势,果断转变人民军队的发展战略而进行的根据地军事建设,不但适应了经济力量对于战争的决定性作用之历史规律,也是对于根据地生产力的极大解放与促进。八路军、新四军注重质量的精兵建设之路,为人民军队此后的历次精简整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的正式形成,则是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上的巨大成就和一大创新。  相似文献   

13.
全面抗战爆发后,彭雪枫以八路军总部参谋处长身份被派往故乡河南,兼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长,负责筹划中原敌后抗日工作。 1938年5月,徐州沦陷,豫皖苏边广大地区陷于敌手。中共驻武汉代表团负责人周恩来、叶剑英指示河南省委“应将领导重心移向豫东,开创苏鲁豫皖边区新局面,与八路军冀鲁豫部队沟通联络”。毛泽东电令河南省委,应“先行开展豫东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14.
九一八事变后,刘澜波便与东北军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帮助东北军爱国将领黄显声组建东北抗日义勇军,在白山黑水之间展开同日军的武装斗争。东北军入关后,他受党组织委派,长期在东北军中秘密开展党的统战工作,促使东北军走上联共抗日的道路。在全面抗战爆发后,刘澜波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领导东北救亡总会继续关注与支持东北军抗战,使东北军成为全国抗日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配合了全国抗战。  相似文献   

15.
杨虎城将军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和领导者之一,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全面抗战拯救中华的倡议者和促进者之一,是我国现代史上的著名爱国民主将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曾明确指出:“杨虎城将军在一九三六年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推动全国一致抗日,有功于国家民族。杨虎城……因坚持爱国民主立场而牺牲,这个牺牲是光荣的。杨将军的英名将为全国人民所永远纪念。”周恩来同志说过:“杨虎城将军是‘千古功臣’。”在纪念党的六十周年庆祝大会上:胡耀邦同志曾说:“我们还深切怀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 ,杂牌军以民族大义为重 ,毅然开赴抗日前线。杂牌军一度抗敌激情高昂 ,作战英勇 ,战斗力较强 ,牺牲也巨大 ,在抗战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抗战期间的中间势力是中国人民抗日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 1 4年间 ,在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和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下 ,广大中间势力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抗日民主运动 ,其主体走过了一个崛起、发展 ,逐渐成熟 ,直至建立民主政党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我们谨以此文,献给千千万万的抗日将士们。1938年3月18日,春末的浙南大地,寒风呼啸。一支在浙南山区打了多年游击战的红军队伍——由红军挺进师改编而成的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这一天,从平阳山门出发,到平阳凤卧(旧称凤翱)水尾宫集合开会,准备北上。北上的目的地——安徽南部地区。北上的目的——抗日。那一天,偏居浙南的小小山门,热闹非凡。贫苦的山民走出家门,目送部队离开山门街。有的人还跟在队伍的后面,一路送到水尾宫。四邻八乡更多的群众赶到水尾宫,为这支队伍送行。他们带来了战士们急需的罗汉鞋、鸡蛋和糖糕。出发的仪式据说很隆重:凤林小学的师生做了抗日宣传演出。农民抗日自卫队列队向子弟兵致敬。中共瑞平县委在水尾宫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欢送大会,县委书记郑海啸在会上致欢送词。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司令员粟裕在大会上发表了誓师讲话,代表全体指战员表示了坚决抗战的决心。欢送会很快就结束了。粟裕带领的部队北上抗日去了。70多年以后,研究这一段历史的专家们,拨开谜团,终于给了我们一些明确的答案:——粟裕一共带走多少人?回答是583人。其中平阳籍(含今苍南县)战士170多人。——583人的“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以下仍称“红军挺进师”),在安徽战场上就牺牲了64人,其中,平阳籍战士牺牲了41人,牺牲在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摩擦战”中。——583人的挺进师,到解放后,被中央军委授予将军衔的有四个人。他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少将陈铁君、张文碧、刘亨云。他们,是从山门走出去的共和国将军。  相似文献   

19.
抗战初期,中共鲁西北党组织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广泛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并积极改造各种武装,和抗日老人范筑先团结合作,创建了鲁西北抗日游击总司令部建制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广泛开展平原游击战争,开辟了鲁西北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现形式和持久抗战的根本条件.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实施的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和民族资产阶级对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重大贡献又是抗日民主政权得以巩固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