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乐》2006,(8)
1、世上本来只有饭没有局,吃的人多了,就有了饭局。2、谈事儿要饭局,没事儿更要饭局。中国的社交文化基本上就是饭局文化。3、从前,生活是从一顿饭到下一顿饭;后来,生活是从一个饭局到下一个饭局。4、人世间最大的痛苦不是没饭吃,而是有太多非吃不可的饭。5、黑社会的饭局是鸿门宴,上流社会的饭局是发布会,主妇们的饭局是八卦老鼠会。6、饭局不是万能的,没有饭局是万万不能的。7、没有美女不成饭局。没有段子不成饭局。没有酒不成饭局。8、很多爱情都是从饭局开始的。9、饭后局一般比饭局本身更精彩,就像《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和《无极》。10、抢单是最有中国特色的饭后表演。  相似文献   

2.
宗禾 《社区》2012,(26):34-35
食、色,性也。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比吃饭更重要的了。在中国历史上,饭局与政治永远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每一个饭局,其实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饭桌可以改变历史,筷子也可以涂改史书。盘点中国历史上几个足以扭转乾坤的饭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正>鲁迅先生说,中国其实就是一个大厨房。此言不虚,对于中国人来说,人生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围绕餐桌展开的,古今皆然。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奔赴饭局,且乐此不疲呢?饭局社交是人们心理上的"安全阀"。参加饭局不仅是利益的需要,而且还是心理安全的需要。在中国,结婚有饭局,升学有饭局,赔礼有饭局,开会有饭局,工作有饭局,升职有饭局。参加这些饭局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和自己有关的事情。可以谈公事,可  相似文献   

4.
饭局的功能与过程——一种中国人的饮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梅 《东方论坛》2007,(4):119-123
本文从饮食人类学的视域切入今日中国最普遍的饮食现象--"饭局",并以功能和过程为视点对"饭局"进行探究.分析表明:中国式"饭局"虽因参加者之间社会关系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功能,但由于中国人文化中的"差序格局"因素,导致饭局参加者总有强化彼此间情感关系的意图,而对"饭局"前、中、后的过程分析也显示:合食式"饭局"其特有的多种互动因素已成为增强参加者情感成分的最佳媒介,它拉近距离,润滑关系,最终使得"饭局"成为中国人最常用的交往方式.  相似文献   

5.
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是"民以食为天",可见,吃饭问题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是一件天大的事儿,任何事情都无法替代,因为人们只有首先解决吃的问题,才能考虑其他事情。饭局在中国人看来既寻常又重要。说它寻常,是因为饭局每天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着,我们早就习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历史上,饭局与政治永远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每一个饭局,其实都 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饭桌可以改变历史,筷子也可以涂改史书.本文盘点中国历史上几个足以扭转乾坤的饭局,以飨读者. 杀机四伏的饭局——鸿门宴 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队,刘邦兵力虽不及项羽,但刘邦先破咸阳,项羽勃然大怒,派英布击函谷关.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  相似文献   

7.
戏说饭局     
正"自笑平生为口忙,朝朝事业总荒唐。许多世上辛酸味,都在车尘马足旁。"此乃清人吾庐孺所作的一首《饭局》。自古以来,饭局在中国经久不衰。孔子曰"食色,性也",可见吃饭是人之为人的第一要紧事。饭局一词由来已久,据说是源于宋代。"局"本是下棋术语,引申出"情势、处境",后来又引申出"赌博、聚会、圈套"的意思。两千多年来,历朝历代都有过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正要说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饭局,当数咸阳城外的鸿门宴。楚汉相争,项羽在鸿门设下饭局,宴请刘邦。他有大把的机会杀掉对手,结果呢,先是项庄舞剑,后是樊哙闯帐,接着是张良献玉,终于活生生放走了对手。如果那次饭局上项羽的心再狠一点,就没有汉朝  相似文献   

9.
《北方人》2008,(7)
世上本来只有饭没有局,吃的人多了,就有了饭局:从前,生活是从一顿饭到下一顿饭,后来,生活是从一个饭局到下一个饭局;黑社会的饭局是鸿门宴,上流社会的饭局是发布会,主妇们的饭局是八卦老鼠会;  相似文献   

10.
饭局潜规则     
零点调查2006年2月9日公布的《中国居民沟通指数》总结了中国人最新的社交趋向,其中,“饭局社交”仍是中国人最为普及的社交方式,全部受访者中有一半参加过饭局社交。饭局从来就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首选交际方式。中国饭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而见诸于二十四史之中的著名饭局更是不可胜数。中国历代的兴  相似文献   

11.
正"饭局",突然成为朋友圈里很火的词。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这则消息:在乌镇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丁磊等业界大佬组织了两场备受关注的饭局,但马云都没有被邀请。马云随后回应:他们没请我,请了我也没时间去。一时,外界的解读沸沸扬扬。为什么马云不热衷于丁磊的饭局?我不知道原因。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在现实生活里,除了必不可少的应酬,如果你是真正聪明的人,一定会很  相似文献   

12.
《北方人》2007,(3)
零点调查公布的《中国居民沟通指数》总结了中国人最新的社交趋向,其中,“饭局社交”仍是中国人最为普及的社交方式,全部受访者中有一半参加过饭局社交。饭局从来就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首选交际方式。中国饭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而见诸于廿四史之中的著  相似文献   

13.
今天因为是在国学院讲演,所以我特别选择了这样一个题目———小词之中的儒家修养。我准备讲的是清代词学家张惠言的五首《水调歌头》。因为一般说起来,大家总是觉得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讲的都是礼义道德,都有一种教训的性质,恐怕不会想到,还有人能够用儒家的义理写出这么美丽的  相似文献   

14.
羡慕     
陈鲁民 《中华魂》2013,(3):25-25
晚上散步,偶尔可遇到一位做官高邻。他几次对我说:“真羡慕你啊!每晚都可以自由自在地散步。”一开始,以为他在嘲笑我,因为“一等公民天天有饭局,二等公民周周有饭局,三等公民从来没饭局”,他是几乎天天晚上都有应酬的“一等公民”,没理由羡慕我这个基本上没饭局的“三等公民”。可看看他日甚一日的大腹便便,步履蹒跚,我知道,他的羡慕是由衷的。  相似文献   

15.
认识一万人     
多年前,我在饭局上认识了一个人,对他印象深刻,至今也没有忘记。 这个饭局是谁请客、这些人为什么到一起,现在已经记不清了。饭吃到半道,一人进屋,站定,如戏曲中的亮相。看我们这些人的时候.他眼里露出宽厚的轻蔑,好像看一帮小学生下馆子。  相似文献   

16.
提起北京的在生活.你能想到什么?去K歌.拉帮结伙攒个饭局.找避风塘打一宿儿麻将.或者在簋街街边麻辣小龙虾就啤酒.到夜店星冒汗热舞一晚……还有吗?  相似文献   

17.
热衷于在外面有饭局的男人,其夜晚的重点,多在饭后的那些局,这个道理我是很久以后才明白的。我曾经不解地问一个常年在凌晨才会回家的男人:“饭局,我也常有啊,吃完喝完聊完再磨蹭完,到晚上10时回家已经了不起,怎么你每次都要过了12时才回家呢?”他神秘地一笑:“别人不习惯吃完饭就回家的,大家都安排下一局。”是啊,这是饭局中男人间公开的默契,既然出来了,怎么舍得就回家呢?酒足饭饱,一回家难免被老婆骂,也不知道这一晚如何安排,男人们眼神一交汇,心意相通,接着赶下一局吧!  相似文献   

18.
1993年,一个自称美国洛杉矶“大西洋国际公司”总裁的家伙,骗走一个名叫赵伟的中国山西农民和他朋友的5万美元后,大玩“人间蒸发”。事情发生后,谁也没有想到,赵伟这个连一句英语都不懂的山西农村小伙,竟跨洋追债。其问他屡屡被骗,吃尽苦头。更没有想到,  相似文献   

19.
一提起富人,很多人想到的都是他们怎么有钱,怎么奢华,至于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却少有知晓。偶尔惊鸿一瞥,也都是他们捐了多少钱,与哪个明星有暖昧关系等等。殊不知,富人的生活千奇百态,其实亦是芸芸众生之潜规,实在没有必要去探究个明白。  相似文献   

20.
为自己立意     
正最近看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想到了理论传承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到中国,传到现在,究竟还有多少原版色彩,还有多少一成不变的原貌。马克思没有讲过市场经济,可我们提出了市场经济起决定作用的观点。用马克思的原话来套中国现在的社会主义,恐怕很难有多少吻合度了。但我们仍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