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相关文献资料,在厘清族群、民族、种族和边疆几个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回顾了中国自民国时期的边疆社会工作到如今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以类型化的方式探讨了当前民族社会工作发展的理论导向和实务状况,从而展现了中国民族社会工作的历史图景.最后,本文也对中国民族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一些合适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思斌 《民族研究》2012,(4):1-7,107
本文简要回顾了民族社会工作的研究成果,区分了民族社会工作与民族地区工作。根据我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族群)面临的问题,阐述了我国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视角和文化视角,并以经济发展、文化持守为向度,以群体(族群)、个人(家庭)为层次,建构了民族社会工作的任务结构框架,同时指出我国的民族社会工作应具有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王旭辉  柴玲  包智明 《民族研究》2012,(4):17-25,107,108
我国民族社会工作发展的关键问题,一是扩展专业民族社会工作,二是强化民族社会工作的文化适应性;我国民族社会工作学科的整体路径,应在借鉴西方民族社会工作方法及经验基础之上、结合我国既有民族工作方法和制度框架而建立。基于上述,本文提出推进我国民族社会工作学科及实务发展的一种整体路径,即"边界跨越"和"文化敏感",并对"边界跨越"与"文化敏感"的实践策略、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任国英  焦开山 《民族研究》2012,(4):8-16,107
近年来,我国社会工作发展迅速。作为一个具有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助人专业,社会工作在预防和解决个人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在解决民族问题方面,社会工作方法也具有很多的优势。在新的形势下,以往的民族工作理念、内容、方式、方法都受到了很大的挑战,需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本文是在社会工作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的国情和民族问题的具体情况,在总结传统民族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民族社会工作的基本意涵、价值理念、实务体系等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民族社会工作凭借着专业特质与工作场域拥有群体介入优势,在发展民族特色经济、维护少数民族群体的应有权益、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激发民族文化创造力、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发现民族社会工作面临着种种困境,包含专业化嵌入、结构化嵌入、多维度嵌入的发展路径是我国当前民族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最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民族社会工作凭借着专业特质与工作场域拥有群体介入优势,在发展民族特色经济、维护少数民族群体的应有权益、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激发民族文化创造力、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发现民族社会工作面临着种种困境,包含专业化嵌入、结构化嵌入、多维度嵌入的发展路径是我国当前民族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最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及实务在国内不断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社工服务逐渐成为国内研究的热门话题.在比较分析国内外不同时期关于“民族社会工作”理论成果基础上,结合笔者扎根青海牧区开展社工服务的经验,提出了应避免以单一的民族区域或民族群体作为界定“民族社会工作”的前提条件,而应采用“在地知识”及服务场域作为“民族社会工作”界定的要素,以此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以期对民族地区社会工作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多元文化下的民族社会工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只有立足于多元民族文化的实际去发展民族社会工作,才能真正推进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民族地区欠发达的状况,也使少数民族总的来说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发展民族社会工作应该成为创新传统民族工作机制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社会工作对于整个民族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社会管理工作有利于促进民族社会团结,实现和谐的民族关系,因此,我们应当对民族社会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本文以民族社会工作的基本内涵为切入点,系统地阐·述了民族社会工作的积极意义,旨在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民族社会工作水平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作对于整个民族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社会管理工作有利于促进民族社会团结,实现和谐的民族关系,因此,我们应当对民族社会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本文以民族社会工作的基本内涵为切入点,系统地阐·述了民族社会工作的积极意义,旨在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民族社会工作水平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