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鞭炮声中迎来了又一个新春,浓浓的喜庆中,姐姐、姐夫来了,幸福的味道更是充满了我家的每一个角落。妈妈高兴地准备着年饭,她塞给我100元钱,让我去超市买些调料。 相似文献
2.
评析
叙写一件具体的事,表现真正认识父亲,感受深沉父爱的主题,是这篇文章的突出特点。叙事有曲折,有波澜,认识有过程,有渐进的轨迹,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逼真的情境描写,加强了文章的真情实感和情感力量。 相似文献
3.
父亲是我们村第一个种草莓的。那年,他从城里的书店买来栽种草莓的书,天天埋头看。看了一段时间,父亲果断地把书一放,从外地买来草莓秧苗,在自留地里种了五分地的草莓。 相似文献
4.
18岁那年,因为没考上大学,我只好进了父亲所在单位的知青社,成了一名待业青年。那里全是与我同龄的年轻人。大家虽然都名落孙山,但,青春作伴,每个人都很乐观,都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我们的工作是为厂里提供电视 相似文献
5.
那年除夕,我们兄弟高兴,在院子里跑出跑进。不小心,小弟碰翻了一摞碗,两个白瓷碗碎了。弟弟吓得哇地哭了。我对弟弟说:“你快跑,要挨打了!”爸爸闻声赶来时,我说是我打碎的。爸爸训斥了我,说我是个败家子。我接受了,但没有供出小弟,因为昨天小弟就砸坏了小财家的窗玻璃,加上今天的事情一定要挨打的。为不让爸爸再生气,我便跑出院子, 相似文献
6.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逢新世纪、好年头,人们的生活真的如花一般。平常的日子,也都跟过年似的。只是,我每逢春节,总能想起40多年前,那个风雪交加的除夕之夜。每忆及此,就别有一番滋味。 相似文献
8.
知了声绵延了整个夏天。想起那年夏天,就想起了午后田野上散散落落的蒲公英,不是很丰富,却舒服得实实在在。我穿着那双半新的球鞋跑到家附近的大操场上,这是个我喜欢的早晨(我指的是有淡淡阳光的那种),远处油画一样的梧桐树静静地伸展。我抬头望望天,我不知道深秋的天也能如此的蓝,好蓝好蓝,像初夏的天空一样可爱。不知为什么,我不太适应高 相似文献
10.
忘不了那年高考。20年前,我在农村读高三,学习成绩还算不错,爹娘都以我为荣,每当和邻居说起我,他们总把腰板挺得笔直。那时候经济条件差,日子过得紧巴,爹娘为了给我增加营 相似文献
11.
14年前,我在东北老家Y市的一个外语培训机构学过一段时间英语。这是一个韩国人开的私立学校,名字很土,叫“三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很糟糕,国内教师通常是本地大学教师或中学教师出来兼职的,外教大都是些口音诡异的菲律宾人和马来西亚人。经常能看到的场面是,一些学生在“外教口语班”听课后,纷纷赶到前台表示愤怒。 相似文献
13.
这位四合院里降生,胡同里长大,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街坊们都亲切地叫他“三爷”,因为他上边还有两个哥哥。艺术圈里的朋友们都称他明智先生(这可是他的学名)。提起他的人物画,功力可不浅。自幼爱买小人书(就是连环画)边看边学画人物,上学时,也喜欢观察老师和同学的动态,课间时也画上几笔,70年代还到艺术院校进修过。近些年,他因身体不佳,静下心来追忆自己青少年时代四合院的生活,以及日常身边的事儿、老胡同中的所见所闻。 相似文献
14.
简陋粗糙之余,在场的人们眉目间、手足间传递着、流淌着的,却是无与伦比也无法复制的温暖和率真。又到春节,又到春晚。这个已经长达25集的跨年度长篇电视剧,这个五色缤纷五音乱耳的大杂烩,这个在每年的除夕准时来到,曾经一年又一年地让人们兴奋地期待、热情地讨论、长久地回味的全民娱乐活动,又一次开演了。只是,现在的人们再也不会对它热情有加地期待和评论了。我昨晚花了近5个小时的时间看了198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的录像。看到了已经成为古人的方 相似文献
15.
今天是春节,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毫无疑问,今天大家都长大了一岁。没错,不管你的生日是哪一天,过了春节你便又长了一岁。今年,公元1975年,现在,生活在越南的我,一个名叫金河的小女孩儿,可以自豪地向大家宣布:我十岁了。我是家中的老幺,上面有三个哥哥。光哥哥二十一岁,学工程的,他总称我为"小河马",据他说我出生的时候红扑扑、肉嘟嘟的。 相似文献
16.
2001年,爸爸有一段时间持续发低烧,头晕,脖子右侧还长了一大块硬硬的东西。我和妈妈陪他去医院检查,第一次见到何医生。2001年的何医生据说是医科大刚刚毕业没多久的高材生。妈妈皱起了眉头,悄声对爸爸说:“呀,我们真不走运,怎么碰上了个年轻没经验的医生。”何医生显然听见了这句话,尴尬地望了望我们。爸爸开始住院观察。可是从第三天开始,妈妈就开始念叨:“怎么还没有结果啊,这么住下 相似文献
17.
那是在小学的事了。我和淑荣是同班同学,当时她在班里任大队长,我任中队长。由于常在一起忙工作,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有两个特点:一是夏天的时候,别的女同学都穿得花花绿绿,可她却总是穿着一件几乎洗得发白的蓝色制服,不很漂亮,但是洗得干干净净。二是她从不像别的女同学 相似文献
18.
公车上书1980年,我考入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哈三中在黑龙江省的地位,比北大在中国的地位还要崇高。北大有其他大学竞争,哈三中则是"宝刀屠龙,唯我独尊"。上了哈三中,便油然而生一种责任感,仿佛全省3000万父老乡亲的期望和重托,"咔嚓"一下就撂到咱肩 相似文献
19.
那年秋天,我穿着一双鞋底快要磨穿的鞋子去上主日学校。有一次,校长将各个班级的学生全部召集起来讲话,说这些日子人们的光景不太好,许多贫困的孩子甚至吃不饱肚子。我是第一次听说有这种事。校长号召大家在下个星期日从家里带些食品来接济那些穷孩子。我为那些孩子感到十分难过。学校给每个孩子发了一个小信封,好让家长捐些钱放在里面让我们带回学校去。主日学校那位漂亮的女老师对我们解释说,小信封的左上角需要写上我们的名字,我们可以自己写,也可以由家长代写。回家后,我就把学校通知的事情告诉了妈妈。紧接着的那个星期日,妈妈给了我一… 相似文献
20.
那是70年前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我参加完全县小学生运动会,走在回家的途中,突然有一股甜美的异香顺着春风吹来,令人陶醉,40华里的路程,不觉就到家了。我不知道蓉当时是怎样来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