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是民族地区及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破解包括民族地区在内"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实现民族地区及全国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推进民族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具有特点不尽相同的阶段性,困难点在农村社会,根本在于体制和机制,最重要的是要"以人为本";对统筹民族地区城乡产业发展与产业布局、城乡劳动就业与人口布局等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统筹城乡发展是创新扶贫开发方式的核心,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必须走城乡统筹、区域协作的发展道路。本文从城乡统筹的视角,探究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和发展问题的难点所在,设计实现该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统筹城乡发展是创新扶贫开发方式的核心,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必须走城乡统筹、区域协作的发展道路。本文从城乡统筹的视角,探究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和发展问题的难点所在,设计实现该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方略研究——以广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近5年的城乡差距及城市化与城乡差距的相关关系做了实证分析,认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城乡社会发展差距悬殊,其深刻根源在于城乡二元体制.没有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就没有经济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又将“统筹城乡发展”列为“五个统筹”之首,并将“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七项任务之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城乡发展不平衡。如何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一、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搞好"五个统筹"加快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大举措.民族地区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小康社会建设,必须从国民经济的战略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立足优势互补,构筑独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集中各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加快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步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这样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就有了坚强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西北民族地区城市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西北民族地区城市发展的进程、动力、现状及制约条件的全面分析 ,认为西北民族地区城市的发展应采取“一个中心 ,两个重点”的战略 ,建设生态城和文化城 ,完善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 ,建立城乡经济融合的中介层次 ,充分发挥城镇体系的综合功能 ,带动民族地区经济起飞。  相似文献   

8.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民族地区能否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关系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败.因此,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全面小康实现的短板区域,四川民族地区全面小康建设进展怎样,如何评价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本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甘肃民族地区实施统筹发展战略的分类模型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坚持统筹发展的新的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思想。这一思想的本质要求就是要保持区域经济发展思路,战略的选择要务实,要注意均衡发展,要避免盲目性。按照中央关于统筹发展的战略思想,甘肃民族地区要实施统筹发展的新战略,必须选择分类实施的战略思路和发展模式,并以此制定相应的实施统筹发展的战略对策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西北民族地区城市社区正处于急剧发展的历史时期,传统社区格局的变迁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由于社区整合功能严重不足.在此情况下亟需建立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整合机制,规范城市社区的职责与权利.本文立足于西北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变迁的实际情况,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来探讨城市社区整合机制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11.
西北民族省区城镇化战略模式选择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分析西北民族省区城镇化现状和归纳相关理论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从加快市场化进程的视角 ,讨论了市场主导型多元城镇化战略 ,并从具体区情出发 ,进一步阐述了市场主导型多元城镇化路径依赖。文中强调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规制与市场机制的正确定位 ,对创新户籍制度、城乡土地流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人口政策和设市体制的法律安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西北民族地区———宁夏、青海、新疆、甘肃四省(区)城市区域系统的人口流动、物质流动、技术流动、信息流动、资本流动的现状及其对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影响问题,以期通过对此五种要素的流动形态的分析研究,寻找民族地区顺利实现城市化及现代化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3.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我国废除了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不平等的民族压迫制度,进入了一个各民族平等团结、友爱合作、繁荣发展的新时代,少数民族教育事业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重大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基于心理应激理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广西5所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应激源主要受到四个方面的影响,分别为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人因素;在相同的就业心理应激源上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存在着差异.因此,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应注意来自各方面的应激源,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5.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直接影响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本文立足于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思想观念文化和生态文化教育 ,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作了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郑长德 《民族学刊》2012,3(4):1-8,91
文章分析了民族地区工业化的路径、历程和工业结构的演变。认为移植型工业化和嫁接型工业化是民族地区工业化的两条基本路径,这两种工业化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共同推动了民族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文章把民族地区1949年以来的工业化划分为四个时期,在每个时期,中央政府和民族地区地方政府根据民族地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格局中的战略分工与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对工业品的需求,民族地区工业化表现出相应的特点。文章指出,伴随着民族地区工业化的推进,工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并从轻重工业结构、规模结构、经济类型结构和行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民族地区工业结构的演变及特征。文章特别指出,目前民族地区对资源型工业的依赖在加大。[关键词]民族地区:移植型工业化:嫁接型工业化:工业结构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今天,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亟需创新。社会管理逐步转变为社会治理,而这种转变过程也存在着诸多的社会风险,民族地区更是如此。本文在分析未来治理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以民众敏感度、经济发展和转变成本为维度的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体系创新风险测量模型,以便对其社会治理体系创新选择进行甄别选择。以甘肃省九甸峡水电工程为个案,分析了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存在的风险,指出当前的社会治理虽然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忽视民众的敏感而带来的社会风险正在累积,需要在转变成本可控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8.
当前,甘青宁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和形式是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本文通过田野调查的资料分析了社会流动的文化后果,指出,甘青宁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流动对于文化的多元发展,对于形成社会成员更为开放的生活方式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因流动人员文化素质不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流出地文化的长远发展是值得冷静思考应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西部水电资源的开发使少数民族移民问题日益突出,政策与实践的不匹配集中体现了现行政策框架未充分考虑少数民族的特殊性。目前水电移民研究多集中于移民安置补偿、扶持政策、利益分配等一般理论与实践层次,尚缺乏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水电移民特殊性的深入研究。本文欲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水电移民安置特殊性问题的分析及探讨,旨在探求适应其发展的相应政策和途径,真正实现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从而促进我国西部水电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