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红楼梦学会、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北京曹雪芹学会、新绎集团共同主办的“纪念伟大作家曹雪芹逝世250周年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1月22日在河北廊坊召开。这是红学界的一次学术盛会,来自《红楼梦》研究领域的老一辈红学家及后学120多人云集廊坊,共同纪念和缅怀伟大的作家曹雪芹。  相似文献   

2.
论周汝昌先生“写实自传说”的失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周汝昌先生的"写实自传说",上个世纪以来,还没有人对这个问题进行过认真的批评.其实"写实自传说"与<红楼梦>的实际不符.曹雪芹说自己创作的<红楼梦>是真事隐去的"假语村言",承认自己的人物故事是虚构的.脂砚斋也说小说主人公贾宝玉只生活于<红楼梦>中,认为这是古今小说戏剧中从来没有的人物,也是他在现实生活中从没见到过的人物,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贾宝玉即曹雪芹的自传说.同时,"写实自传说"在贾宝玉即曹雪芹、贾府是曹家、恭王府是大观园遗址三大问题上存在着难以弥合的破绽,它无法自圆其说,因此,它不可能成为20世纪惟一能站得住脚的红学成果.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里的“大观园”,本是曹雪芹为小说里的小儿女们“建造”的一个典型环境。但二百年来,《红楼梦》的读者都盼望这座“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园林,能够再现于世。据专家考证,现今尚存的恭王府后的“萃锦园”,其部分建筑格局,就是模仿:“大观园”的式样翻建的。  相似文献   

4.
老北京的菜园子: 旧时的北京,人们吃的蔬菜多是产自近郊农村.可是您大概想不到,不出北京城也能见到菜园子.西城的西直门里王家菜园子,南城的东四块玉、白纸坊、陶然亭、天坛的坛根儿以及先农坛等地都有菜园.除此以外,在恭王府的后花园里还有一个菜园,这还是老恭忠亲王亲自耕种的菜园.  相似文献   

5.
张卫东 《北京纪事》2010,(12):96-97
老北京的菜园子 旧时的北京,人们吃的蔬菜多是产自近郊农村。可是您大概想不到,不出北京城也能见到菜园子。西城的西直门里王家菜园子,南城的东四块玉、白纸坊、陶然亭、天坛的坛根儿以及先农坛等地都有菜园。除此以外,在恭王府的后花园里还有一个菜园,这还是老恭忠亲王亲自耕种的菜园。  相似文献   

6.
计小为 《北京纪事》2011,(8):107-108
什刹海,作为世界上现存的拥有600多年历史的自然景观,元朝曾依托这一片水域在东岸确定了都城建设的中轴线,什刹海始成为元、明、清三代城市规划和水系的核心。它附近的旅游观光处:恭王府、郭沫若故居、荷花市场、鸦儿胡同6号萧军故居、宋庆龄故居、鲜为人知的毛主席当年在北京搞革命常去散步的侯位胡同(尽管已因修建卫生部招待所被拆掉、消失了,但从广化寺和招待所东侧仍可依稀辨认),以及剧作家计红绪创办的艺术小村饭庄……都是耐人寻味的音符,令人流连忘返的遗址。  相似文献   

7.
杨戈 《社区》2005,(5):56-56
在北京城区中轴线、地安门大街西侧,有一个地方叫做什刹海,它包括前海、后海、西海三块水面,大约34公顷的水面十分自然地融入城市街区之中。据说什刹海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有所谓“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之说,许多人文古迹散落在此地周边,如恭王府、宋庆龄故居、醇王府、郭沫若纪念馆、钟鼓楼、德胜门箭楼、广化寺、汇通祠、会贤堂……深厚的历史文化都积淀在这块“巴掌大”的地区。什刹海自古以来还有许多富有特色的民俗活动,如放荷灯、泛舟游湖、宴饮赏荷、冰床围酌等,吸引着附近居民,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那里就像天堂。近年来,对什刹海地…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证"豚"字的甲骨文形体,并从我国古代文化的角度考释"豚"字,证明其为"阉割后的小肥猪"之意,重新辨析了"豚"字家族中"豚"、"豕"、"彘"和"豬"四字。"魨"和"臋"在音义上和"豚"有密切的联系,"魨"、"臋"和"豚"是同源词。  相似文献   

9.
通过新释"整体等于部分和",及论述"整体小于部和"产生的主要原因,强调说明整体与部分和的关系除了"大于"之外,还应包括"等于"和"小于"。从而引起人们需要重视"整体等于部分和"与"整体小于部分和"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时间副词"再"可与否定词"不""没有/没""别"和"甭"连用,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否定词可以出现在"再"之前,也可出现在"再"之后。文章主要对否定词在"再"之前的现象进行分析,指出不同的否定词与"再"连用,其分布范围和组合功能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不再"和"没有/没再"与强持续性动词、弱持续性动词和非持续性动词的组合功能不同,"别再"和"甭再"与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的组合功能也不同。表明在不同的组合环境中,对"再"的否定形式的要求是不同的,同时"再"的语义特征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1.
"中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道统",也是古老中华法系的"法统","和"是道之用,也是法之用。"和实生物"包含"和实生法"。从"中和"之道可以看到"中和"之法的三个特征:"中和"、"中正"、"时中"。从贵"和"之礼可以展现贵"和"之法的七个层面:道德与法律之"和"、法的天人之"和"、法统之"和"、实在法之"和"、综合为治之"和"、定罪量刑之"和"、法律生活之"和"。  相似文献   

12.
孔子"和"文化思想及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和"文化思想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具有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文章分析了孔子时代的社会危机与"和"之重大价值的发现,梳理了孔子"和"文化思想体系的理论架构。作者认为,"和"是孔子文化思想的精髓和统领,"仁"、"礼"与"中庸"是实践"和"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孔子毕生倡"仁"崇"礼"、推行"中庸",致力于"和"文化思想的创造,建构了民族特色鲜明的体系。文章指出,孔子"和"文化思想的巨大魅力在于"以人为本",关注现实,在于创造性地弘扬前代的优秀成果,思考人类的和谐有序、文明发展,其思想精髓对当今人类的发展仍然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郁达夫小说《沉沦》中,"他"展示了小说核心内涵,"他"最令人关注,也最让人争议。"他"性格诡异,忧郁和孤愤是"他"性格中的两个基本要素。"他"的性格生成严重的"自我拒绝"和"性格障碍"。"他"性格的稳定性和差异性、复杂性和主导性、表层性和深层性,呈现出"他"性格丰富多样性,展现了"他"性格的魅力。《沉沦》拓展了中国现代小说表现领域,首开"另类小说"之风,影响和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4.
据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曾指出,要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搞好奥运工作的重要保障,真正做到阳光工程、廉洁奥运。一些专家和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也呼吁,要头脑冷静,从严监管,杜绝"奥运热"中的腐败。笔者闻听,双手赞成。这些话,言词不多含义深,举一反三作警训,无异是切中时弊的清醒剂和防疫针。建国以来,我们曾经不止一次吃过"假跃进"、"穷跃进"、"洋跃进"和这"热"那"热"的苦头,有过太多的教训。例如,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兴起的"公司热"、"高楼热"、"广场热"、"机场热"、"开发区热"、"房地产热"、"城镇化热"、"科技园热"和"  相似文献   

15.
"什么"和"what"在汉语和英语中是最基本的疑问词,它们的用法十分灵活,但是,在多项疑问词同现句中"什么"和"what"的用法比其单独使用的情况要更复杂。从同形连用、同形隔用、异形连用和异形隔用四个个方面来分析"什么"和"what"在多项疑问词同现时的使用情况,从而有利于对多项疑问词同现句中"什么"和"what"的语义和语用信息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6.
认识因素是犯罪故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国刑法将其表述为"明知"。我国刑法理论对"明知"问题存在着认识分歧,从而影响了司法实践中对犯罪故意的正确认定和把握。通过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在"明知"的含义问题上,"明知"是行为人本身对相关事实的一种认识,包含了"确实知道"和"可能知道",而不包含"应当知道"。另外,"明知"和"已经预见"在认识程度和认识内容上均存在着不同。在"明知"的内容问题上,"明知"包括对构成要件事实的认识和危害性的认识。在刑法总则"明知"和刑法分则"明知"的关系问题上,两个"明知"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统一术语。  相似文献   

17.
"中道"思想是汉民族文化和儒家道德智慧的精髓。在儒家文化影响和制约下,汉语修辞始终浸透着浓厚的"中道"思想和"中道"价值观念。儒家的"中道"思想、"中和"审美观念和"温柔敦厚"的诗教,无不深刻影响着汉语修辞。分析和研究"中和"审美及"温柔敦厚"诗教在汉语修辞中的表现,探究其对汉语修辞的影响,对当代汉语修辞学研究和新的修辞理念的塑造,构建和谐语言关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实现的不仅是批判和超越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哲学和经济学的革命,更是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世界观的革命。《资本论》的世界观革命,实际上就是剖析和解构资本主义的"私人化"生产方式,发展和建构共产主义的"合作化"生产方式的变革。通过世界观的革命和生产方式的变革,《资本论》根本上推动了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迈进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变迁。《资本论》就是世界历史的"重新书写"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助产婆"。  相似文献   

19.
"味"作为审美鉴赏的范畴,成于"文学的自觉"时代,它在进一步发展中形成各有特色的"余味"说、"滋味"说和"韵味"说。针对它们之间的比较,不仅要找出它们形成、发展的线索和关系,还要指出其成"味"的条件和追求的效果。在比较中说明文艺审美中的"味",需要"寻"和"品","寻"和"品"的目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对于民族中小学学生来说,汉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他们的第一语言是自己本民族语言。汉语教科书对于他们来说是学习第二语言的工具。从"道"和"器"层面来看,汉语教科书的文化传承通常有"公共文化"取向和"双文化"取向。鉴于这两种取向各自存在的局限性,汉语教科书应坚持"民族化"取向,既要反对"公共文化"取向,也不赞成"双文化"取向。"民族化"取向要求教师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在教学目标、内容、方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和安排,避免照搬以汉语为母语的语文教学模式。"民族化"取向较之"公共文化"取向和"双文化"取向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既有助于澄清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教科书与作为母语的语文教科书的区别,也有助于汉语教学中充分体现和尊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