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老年》2012,(8):69-69
我家住五台县东冶镇永安村,是《山西老年》的忠实读者。每月20日的上午8时,我就骑上电动白行车准时到镇政府老年活动室领取杂志。  相似文献   

2.
我家住五台县东冶镇永安村,是《山西老年》的忠实读者。每月20日的上午8时,我就骑上电动自行车准时到镇政府老年活动室领取杂志。手捧着《山西老年》,像是见到了久违的知己,心里美滋滋的。首先看到的是漂亮醒目的封面,比如第五期封面《希望的田野》,遍野的黄花在夕阳的映射下  相似文献   

3.
我的表哥是一名民办教师,家住农村,5年前因一场大病欠债累计达3000余元。九三年初,他到我校来玩,被我所订的《专业户》杂志吸引了。在九三年的第三期《专业户》。引起了养殖胡子鲶的兴趣。于是,他到浙江省临安县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高考落榜的女青年,家住边远贫穷的天公山区。我家有两代老人,坡地多,劳力缺,怎样脱掉穷帽子呢?我就到处寻求科技知识。并在查阅了全国多种报刊杂志后,选定了《专业户》  相似文献   

5.
《社区》2007,(16)
回龙观社区网站有个文化沙龙,我经常进去"潜水"。"背对儿"就是我从沙龙上的那篇题为《流水芋头香》的文章里知道的。  相似文献   

6.
综合运用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传播学等跨学科知识,重点对作为上海历史标志的石库门民居建筑所物化的文化观念进行阐释,指出了作为上海近代民居的主体,石库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体现了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海派文化;体现了务实致用的市民文化.  相似文献   

7.
他人的爱情     
我跟蔡琴认识的时候她还在念实践家专。那时候她已经唱红了《恰似你的温柔》。我家住大直,刚好在她学校旁边。她上学之前老是会到我家来绕一下。那时的蔡琴有两个,一个是上学前带了水果面包跑来我  相似文献   

8.
我名严开运,家住湖北随州安居肖店肖家店村(新住址),原住湖北随州浙河陈畈严家山村,于91年8月在朋友家偶然接触到一本《专业户》,被里面丰富内容深深吸引,特别是良种信息的介绍更是让我看后爱不释手。于是  相似文献   

9.
兰世秋  王甜 《社区》2012,(7):46-46
“我叫李月华,今年48,家住渝中区为民巷88。别个都说888,发发发,可我李月华运气实在是差。”小品《社区工作者的酸甜苦辣》中这段既幽默又朗朗上口的开场白,让渝中区不少居民记住了小品的作者以及“李月华”的扮演者罗小兰。  相似文献   

10.
国学研究肩负的使命毕全忠我作为《国学研究》的一名读者,在《国学研究》第2卷出版之际,发表一些看法。我认真读了《国学研究》第一卷中的全部文章,得到一个深刻的印象,那就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们(当然,也包括《国学研究》的编者与出版者)正承担着一个重大...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物业税?这房子我都买下来了,还要缴税?"家住北京市朝阳区柳芳北里的刘大爷拿着报纸这么问。5月25日,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这份通知中包含了收  相似文献   

12.
李海珉 《社区》2009,(17):58-58
书橱里那套老态龙钟的《三国演义》实在舍不得再翻动了,前不久我又买了一套新的。在野史和演义中,我最欣赏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书橱里的那套老《三国演义》是我读中学时买的,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上下两册,2.30元。对桃园结义的刘关张.我是引为知己;对运筹帷幄的诸葛亮。我是敬若神明。  相似文献   

13.
买书     
我喜欢写作。1974年上中学后,便加入了学校的报道组,把学校的大型活动或好人好事写成新闻稿投到公社广播站。报道组长由一位老师担任。他也是个写作积极分子。他跟我说:“要想写好新闻,最好应有两本书,一本是《语文基础知识》,一本是《新闻写作知识》。”说着,他拿出了这两本书给我看。从此,要买到这两本书成了我的最大愿望。每天放学,我都要去一趟供销社的图书柜台,又托家住县城的老师  相似文献   

14.
胡学纯 《老友》2011,(9):47-47
未退休前.我看到单位的老同志手捧着《老友》杂志,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羡慕。我要是能捧上《老友》那该多好呀12001年1月,我退休了。我终于实现了每月手捧《老友》的心愿,看到《老友》那美观的封面、靓丽的人物肖像。  相似文献   

15.
我的同窗石评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识评梅 我祖籍山西平定,家住城里三道后街,距评梅家不远,且家父与评梅父石铭先生时有过从,加之,两家还有些许亲戚关系,我与评梅结识较早。 那是清朝末年,石家自赵城回来,为评梅之兄汝璜完婚。新娘是我二婶的亲侄女,乳名宝珠,二婶带我一起前去石家。  相似文献   

16.
每当我捧起《新少年》仔细阅读时,就会想起我的好同学丹丹。那是我上五年级时的事儿。因为二年组有一个班里缺少《新少年》,所以,五六年组每个班少发一本,而拿走的正是我那本。回到座位,我十分生气,一屁股坐在凳子上,趴在桌子上,一声不响。“凭什么拿我的《新少年》?同样花的钱,为什么他们就能在那儿津津  相似文献   

17.
冯天瑜,周积明合著的《中国古文化的奥秘》一书,最近已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冯天瑜教授继《上古神话纵横谈》、《中国思想家论智力》、《明清文化史散论》之后的又一本文化史专著。笔者有幸得此新著,一路捧读,不忍释手。我为书中可贵的探索,精辟的论断,清晰、明快的文风,活泼、典雅的语言所吸引。它引我沿着古文化的踪迹,步入民族文化的殿堂,领略其无穷的奥秘。读这样的书,既能开阔视野,增进知识,又能启迪思想,陶冶性情。故此不揆祷昧,愿将此书介绍给广大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年读者。如果我的浅薄陈述,能唤起读者对文化史的兴趣以及对中国文化发展前途的关注,那我的目的便算是达到了。  相似文献   

18.
一直喜欢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一天,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访谈节目,采访对象正是该舞蹈编导张继钢。他在节目中透露:“我的家乡是山西,经常去云冈石窟采风,观音千手形态可以说酝酿了很长时间,《千手观音》的素材就来源于云冈石窟。”从那时起,我就对云冈石窟产生了向往。去年,家住山西大同的老同学邀请我们去云冈石窟游玩,我终于得偿所愿,去欣赏了云冈石窟的撼人魅力。  相似文献   

19.
0 先看例句:(1)甲:父亲给了我一巴掌。当时我觉得我要发财了。乙:那是为什么?甲:两眼直冒金星哪!乙:那是打的。(相声《上诉》)(2)麻花儿又拉屎去了。老爷……便说,“这就是方才那碗酪吃的。”(《儿女英雄传》第38回)  相似文献   

20.
剑钧 《中华魂》2013,(6):39-40
儿时,喜欢历史故事,看不懂文言文,父亲就给我买了一套由林汉达先生编撰,少儿版的中国历史故事集,那套丛书还没能出全就“文革”了。但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那套书中有《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那精美的封面设计和通俗易懂文字至今还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