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佛教是台湾社会民间慈善的重要力量,不仅在组织动员上能量巨大,而且深深地影响了台湾民众的助人心理和慈善文化.佛教的“建设人间净土”、“大乘菩萨行”、“感恩报恩”等理念,融合于现代社会的“回馈社会”、“助人”、“承担社会责任”等伦理中,并与之完美结合,促进了台湾民间慈善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6月,黄冈市禅宗文化代表团赴宝岛台湾考察台湾佛教事务,先后参访法鼓山、慈济功德会、中台禅寺等十多处佛教场所,并在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的带领下,参观佛光山,拜会星云大师等台湾佛教界知名人士。以下是在对台湾佛教概况了解的基础上,对如何借鉴台湾经验推动黄冈佛教健康有序发展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以台湾佛光山和内地多个佛教慈善组织的田野调查为基础,综合两岸佛教慈善事业的经验,对比两岸佛教慈善实践的特点及社会功用,从理念文化、政府政策、社会民众、自身建设等四个层面分析两岸佛教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差异和差距.指出佛教慈善是嵌入在整体社会福利中的.只有把佛教慈善组织的自身力量嵌入社会整体福利系统中,实现慈善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4.
佛教慈善组织是基于佛教信仰建立的,由佛教信众发起成立或参与运作的,志愿从事慈善公益活动、提供社会服务的民间非营利团体.论文揭示了当前我国佛教慈善组织的发展状况和特点,以及救济型慈善、服务型慈善和弘法型慈善三种基本类型和社会功能,尤其分析台湾佛教慈善组织的有关经验,对未来佛教慈善组织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蒙古神话与佛教神话以及信仰佛教的一些国家和民族神话的比较研究是蒙古神话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比较研究的可能性、比较研究的领域、比较研究的方法以及比较研究资料、比较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等四个方面去设计论证了该课题。  相似文献   

6.
佛教慈善组织秉承传统的慈悲观念和向善精神,融合当代人间佛教的思想精神,参与开展了大量的慈善公益活动。但是,由于自身能力不足以及外在环境的限制,许多佛教慈善组织目前还处于救济型阶段,即以单纯的财物救济为主,缺乏更为专业化的服务方式。本研究以天津市佛教慈善功德基金会为例,通过分析其组织理念、与佛教寺院之间的关系以及为获取政府信任而采取的应对策略等方面,探讨救济型佛教慈善组织的内在生存逻辑。本研究认为,积极的入世理念、良好的寺院支持以及政府的认可是天津市佛教慈善功德基金会发展的关键。同时,本研究指出,佛教慈善组织如果继续固守现有的发展思路,从长远来看既不利于促进组织的专业化,也不利于实现组织的独立性。因此,由救济型向服务型慈善组织转变,实现组织的独立性和专业化是当前慈善组织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台湾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二十世纪末,高校中(不含佛学院)攻读博硕士学位者撰写的与佛教相关的论文有1000多篇,代表了台湾攻读博硕士学位者对佛教研究的总体水平,从中亦可看出佛教研究已成为台湾高等教育博硕士关注的的一门显学。  相似文献   

8.
大乘佛教净土思想观念中所蕴涵的"道""器"合一的相辅相济关系,一方面强调通过在"境净"中实现主体的外在超越,而另一方面主张主体以"心净"求得自我内在精神的超越.佛家这些义理和认知思维,蕴涵丰富的人文生态思想,为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所崇奉.同时,他们在创作和践行中所显现的人文生态观念,也契合了现代深层生态学的学理精神.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藏汉佛教因果报应论的特色,并比较了藏汉佛教因果报应论的异同.认为其相同之处在于藏汉佛教学者均重视佛教因果报应理论的道德教化功能,重视六道轮回思想,重视心在因果报应中的决定性作用.不同之处在于藏传佛教重视以佛教戒律作为构建藏族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注重来世的果报和解脱,表现出强烈的出世精神和超越情怀;注重临终关怀和心灵安慰,表现出强烈的宗教人文主义精神.汉传佛教则既重视现世又重视来世的果报和解脱,显示出积极的入世精神和人本主义情怀;重视人现实的心性修养,强调在人间成佛.  相似文献   

10.
佛教是 9— 15世纪间维吾尔族祖先回鹘人所信奉的主要宗教 ,对维吾尔族的历史文化影响甚巨 ,但史书记载甚鲜 ,幸赖敦煌诸地出土的大批回鹘文佛教文献 ,才使这一史实逐渐明了。本文以这些文献为依据 ,指出回鹘文佛经大多转译自汉文 ,另有一部分译自藏文 ,仅有极少数译自梵文或吐火罗文 ;回鹘之佛教术语多取自汉语 ,而非梵语 ;回鹘佛教文献的语言也深受汉语的影响。文章进而指出 ,回鹘佛教实际上可视为汉传佛教在西域的一种翻版  相似文献   

11.
外来的小乘佛教对对傣族社会有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文章以西双版纳的一个傣族村寨为田野调查个案,尝试探讨了佛教对傣族人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表明,小乘佛教主要通过习俗、道德养成、人格培育、教育等多种途径影响着傣族人对心理压力的应对。客观而言,佛教对傣族人心理压力的应对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傣族人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精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云南哀牢山泥石流的研究,认为自然灾害的发生和治理过程不是一个纯自然的过程,它与人类社会的行为和文化密切联系.灾害能够导致人类文化的变迁,而人类文化也能够回应灾害并形成应急机制和预防手段.灾害后果、救灾过程和预防方法能够改变村民的生活方式和居住条件,改变原来的族群关系,使人类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反思乡村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桂北山区一个瑶族村的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对本民族语言、社区内流通的语言种类,以及外来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情况进行叙述,试图对人们在学习和使用外来语言的过程中,本族群与其他族群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使用外来语言的意义等方面作思考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宗教的现代转换是一种世界性趋势,藏传佛教亦然。文章根据对西藏日喀则地区萨迦县萨迦寺、仁钦岗寺与周围社区互动关系的调查研究,认为藏传佛教信仰正在从传统向现代转换,藏区社会的现代化推动了藏传佛教的现代转换,藏传佛教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了藏传佛教的现代转换,主要表现在宗教行为功利化、宗教生活现代化、宗教观念淡化、宗教信仰理性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格鲁派寺院的寺规是规范僧人行为的准则。在寺规中对俗人出家入寺成为僧人方面做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其中对部分人群进行了出家入寺的限制。这样的限制与佛教本身的教义似乎“矛盾”。究其原因,与佛教戒律及藏族的“洁净”观念相关,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受到了寺院所依附的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寺规中对俗人出家入寺的限制性规定,有助于我们理解17世纪的藏传佛教寺院及其所处的时代;同时对寺规的研究也有助于理解规则的制定与其背后所回应社会条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论人文环境变迁对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以西南地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的经济活动无不渗透着文化的因素.但长期以来,人们在探讨经济发展问题时,往往只注重资源、资金、技术、项目等,而忽视了人文环境的因素.本文旨在探讨人文环境变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问题,并以西南地区人文环境变迁为例加以分析,认为人文环境变迁对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其影响后果的好坏取决于人文环境变迁是否与该民族文化运作相协调.  相似文献   

17.
南传佛教与原始宗教的并存及互通 --西双版纳三村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锐 《民族研究》2005,(4):32-37
本文以西双版纳的三个自然村为田野调查点,通过不同的个案介绍了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南传佛教与原始宗教在仪式上的并存及互通,并认为这是宗教生活世俗化的一个新特征。  相似文献   

18.
大慈法王与明朝廷封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楠 《中国藏学》2003,(1):57-65
大慈法王释迦也失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高僧 ,是宗喀巴八大弟子之一 ,曾在明朝永乐年间和宣德年间两次奉旨来朝 ,接受朝廷封号 ,从而确立了格鲁派与明朝中央的封授关系。本文根据汉藏文史料的相关记载 ,分别从四个方面对大慈法王释迦也失与明朝建立封授关系的重大史实的有关问题作了较为详尽的考证论述 :一、藏文史料中关于明成祖遣使召宗喀巴之记载信实不虚 ,可补正史缺载之憾 ;二、考证释迦也失第一次代替宗喀巴奉旨入朝的时间、路线并试图释解汉藏史料记载的矛盾之处 ;三、通过对相关史料的辨析 ,认为释迦也失第一次入朝应是南京而非北京 ,驻锡地点应为南京梵刹能仁寺 ;四、考证朝廷对释迦也失两次赐封号及四次朝贡的有关问题 ,论述大慈法王的历史作用及地位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藏学》2006,(1):110-114
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课题是2003年开始启动的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重点课题之一,下设藏传佛教积极因素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研究、藏传佛教寺院管理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研究、苯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研究、藏传佛教学经制度与新时期佛学人才培养研究、活佛转世制度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研究、藏传佛教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研究、藏传佛教世俗化研究,以及50年来党对西藏宗教政策的实践等8个子课题,其中后2个为招标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