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爱喝咖啡的人,说咖啡苦涩;爱喝咖啡的人,说咖啡香浓。正如读书一样,有人仿效古人能读书读到"三更灯火五更鸡",有人自欺欺人能捧着书"憨憨入睡到天明",为什么会这样呢?吾日:心境不同。不爱读书的人就如同不会品咖啡的人一样,只知其中之苦,不知其中之乐。爱读书的人则如同会品咖啡的人一样,能品出其韵味,进入乐之境。  相似文献   

2.
爱,永不褪色     
人都有爱心。有人把爱留给儿女,有人把爱献给父母,有人则认为爱应属于自己。而钟文花——"中国百名优秀母亲"称号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西省玉山县南山乡一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却以博大的胸怀和纯洁的心灵,把爱献给了"留守孩子",献给了鳏寡老人,用人民教师所独真的匠心,书写着中华民族那千古不灭的爱的主题,演绎着一段感人肺腑的人间真情。  相似文献   

3.
正每当听到某人学古论今地讲话,就会有人说:"这个人很有学问。"每当看到某人的文章大量引经据典,就会有人说:"这个人很有学问。"有人会背很多古诗文,于是有人说:"这个人有学问。"有人能记住不少字典上的解释,于是有人说:"这人有学问。"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算不算学问?算,但这是书面学问,死学问。有没有用?有用,但仅限于某些场合的说话需要和某种情景的写作需要。学问,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我认为,知识、技能是狭义的学问,创造、发明是广义的学问;读书求知,是学狭义的学问;人生处世,是广义的学问。我们不妨看看周围,有人虽然读书不多,但很懂得经营,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有人会说:"这里面大有学问。"有人没上几年学,但很通人情,生活过得快快乐乐,有人会说:"这里面大有学问。"有人虽然学历不高,但善解人意,仕途平平  相似文献   

4.
孟谦 《社区》2012,(17):1
很难想象团中央政研室的领导,能与机械工业部的工程师坐在一起来研究问题,作为"单位人",这种"跨部门合作"的机会不多,但在社区中,这种"合作"就很平常了。北京海淀区有个老年人自己办起来的学习小组——"三老和谐社区学习研究会",就聚集了这  相似文献   

5.
都说"水是生命之源",可有人因为喝水而中毒了。大多数人对于"水中毒"不知情不了解,有些甚至觉得很诧异。有的人因为大量出汗,会喝很多水,没中过毒。但也有人说,在大量运动后大量饮水,的确会出现头晕等症状,在稍微休息一下后发现症状缓解并未在意,之后也并未就医,不知道这其实就是"水中毒"。"水中毒"其实不罕  相似文献   

6.
以前,我很喜欢郑渊洁老师写的童话,他写的作品非常有趣,想象极为丰富。我也一直有个心愿:能见到郑渊洁老师。但有很多人嘲笑我说这是不可能的事。哪知,老师说:"10月16日,郑渊洁老师要到我们学校来讲座。"顿时,我们班人声鼎沸,有人说:"太棒了!"也有人说:"希望这天早日到来。"  相似文献   

7.
散淡也是福     
王老太是出名的"爱干净",对自己家的屋子一天一小扫,三天一大扫,整天不停地擦、洗,桌椅、地板更是擦得能照出人影。有人到她家串门,人一走,她就要将地板擦上一遍;要是有谁坐了她的床,她更要马上把床单洗  相似文献   

8.
正王振清这个人长得虎背熊腰,黑脸厐,不讲话时,表情很严肃,只要他张嘴说话,就很幽默、很风趣。初见王振清的人,都觉得他长得憨厚,像个大将军,也有人觉得他像个"黑脸包公",脸上"挂官相",总的评价就是个"武将"不会是"文官"。  相似文献   

9.
"他是个瘦高个,长得很帅""他指挥时手势有板有眼,动作标准潇洒""他值勤时对路人态度很和蔼"……最近,上海的一位"80"后交警——陈栋成了不少网民热议的话题,关于他的报道被网络转载了数百次,人们还把他推崇为上海"最帅交警"。很多人成了他的"粉丝",有人把自己MSN上的名字改为"赞一赞北京西路胶州路路口的‘帅交警’",还有人特地跑到他值勤的路口来目睹"最帅交誓"的风采。  相似文献   

10.
从事社区教育工作几年来,五味杂陈,感慨万千。有人说我们的职业"很不幸",什么都要知道一点,什么都没有太多经验可循,太费心费力;有人说我们的职业"很幸福",唱唱跳跳、画画写写,各类人群都有交流,什么都不需要太  相似文献   

11.
正常听人说:"对于一个有教养的人,能被你伤害的,往往是那些你爱或者爱你的人。"多么悲凉的真理。也常听人说:"某某真是有教养。"可事实却是,很多人的教养都是两面派,口吐莲花、和风细雨给别人,面目可憎、粗口横飞留给最亲的人。记得我曾教过一个十三岁的  相似文献   

12.
黄娜 《百姓生活》2013,(4):23-24
这是一桩17年前的往事2012年12月,浙江嘉兴有两个孩子在超市偷文具被店员发现。孩子不肯说出家长的联系方式,店员报了警,孩子被带去派出所。有人在微博上发帖把这件事捅了出来,立刻引来很多网友感叹,认为家长需要多教育孩子。但对于超市采取报警的方式,很多网友们都很不以为然。随后,网友"爱嘉兴爱自己"在留言中透露了一桩17年前的旧事。17年前,也是两个10多岁的小男  相似文献   

13.
问:最近小区里有许多老年人都打算在入伏后去贴"三伏贴",有人想通过"三伏贴"改善睡眠;也有人不知"三伏贴"能治哪些病,只是出于好奇,想来体验一下;还有人以为贴敷能"包治百病"。请问"三伏贴"是怎么回事?真的很神奇吗?答:"三伏贴"源自清代《张氏医通》记载的白芥子发泡疗法。药物以麻黄、白芥子、甘遂等辛温散寒的药为主调配而成,分别在头  相似文献   

14.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无效努力",我深以为然。曾经,我是个"拖延症患者",总把不喜欢做的事情拖到最后。记得初中时,妈妈总是纳闷,为什么我每天都在写作业,但总是写不完。其实,我只是坐在书桌前罢了:人在,心不在!一小时的作业能拖一下午才写完。看似很用功,效率却极低,浪费了很多时间。当我意识到有效学习的重要性时,就开始尝试不同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5.
陈鲁民 《中华魂》2008,(2):30-31
近日来,我一直在为休学服兵役的北大学生高明的那句"男儿意气,无关富贵"而激动着。已有很多年没听到有人说这样回肠荡气又正气凛然的话了。这些年来,一些人变得越来越"务实",越来越功利,激情在逐渐消退,理想也日趋淡薄,只有金钱能引起兴趣,只有美色能令人亢奋,任何一个目标都与名利有关,  相似文献   

16.
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我本认为因为衰老引起的"老年性耳聋"离我很遥远,上了年纪的人听力下降是一个普遍现象。谁知不久前一次突发的听力下降给我"上了一课",让我意识到衰老只是耳聋的一个重要原因,它还有一些外部因素,如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如果爱耳护耳,保养好一点儿,就能多使用几年。  相似文献   

17.
人性如水     
正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做"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是说人的本性爱受奉承,有人好像不爱听拍马奉迎的话,其实是由于你没有挠到痒处罢了。这句俗话说得很绝对,听来让人感到有些悲凉,好像人性卑微,难以改变,人也就没有什么希望了。迎合与蒙蔽永远是封建官场两大不败的法宝。只要行之有术,这两大法宝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显出神奇的效力。如果你能力欠缺、祭不起这  相似文献   

18.
毕曙明:您的经历非常有趣,创业和读书交叉进行,两次重新回归校园的决定都很让人惊讶,现在想要学习和深造有许多渠道,完全不用脱产,您是有"校园情结"吗?全日制需要占用很多时间,您作为企业创始人和管理者,有这么多时间吗?陈哲敏:倒不是有"校园情结",可能因为我这个人比较"老派"。我始终觉得手机上读书没有感觉,喜欢读纸质的书;念书只有全日制的才能真正静下心去学习。至于占用时间,其实完全不会。大学生和研究生阶段更多是自主学习,只要合理利用时间,完全不会影响其他事。  相似文献   

19.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即爱,但是这种爱不同于墨子所言的"兼爱",也不同于《圣经》所说的"博爱",而是一种等差之爱,是一种在泛爱基础上的有亲疏远近之别的爱,通俗地讲即爱每一个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爱。在当今中国,这一观点仍然发挥着构建人文精神的作用,不断在人性角度上对人们进行着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20.
正现在有一种说法:社会上只有少数人能够找到一份自己喜爱又能做的工作,如果足够幸运而又兼具实力,着实是幸运儿,这样工作便成了"事业",而大多数人只是为了生活在打工。我愿意将找第一份工作比喻成寻找另一半。关于找对象有两种选择:要面包,还是要爱情?有的人愿意坐在宝马车里哭泣,收获的是面包;但也有人为爱而裸婚,为了纯粹的爱情。我们可以扪心自问:找工作是为了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