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其昀(1901~1985)是我国著名的史地学家、教育家。1936年至1949年,他协助竺可桢办学,创设浙江大学史地学系,并任该系系主任。十三年中,在他的辛勤努力下,浙江大学史地系发展成为一个包括四个单位、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成果丰硕的系科。浙江大学史...  相似文献   

2.
吴忠良 《东方论坛》2006,(6):78-84,121
南高史地研究会是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一个以在校学生为主体的学术社团,实行导师制,主要的导师为柳诒徵和竺可桢;会员中的骨干为陈训慈、张其昀、缪凤林、郑鹤声、向达和刘扌炎藜等人。上述诸人因为学术旨趣相近,在史地研究会及其会刊《史地学报》停止活动后,另行活动,最终形成了现代学术史上与学衡派有紧密关系的南高史地学派。  相似文献   

3.
吴忠良 《东方论坛》2006,23(5):78-86,92
南高史地研究会是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一个以在校学生为主体的学术社团,实行导师制,主要的导师为柳诒徵和竺可桢;会员中的骨干为陈训慈、张其昀、缪凤林、郑鹤声、向达和刘扌炎藜等人。上述诸人因为学术旨趣相近,在史地研究会及其会刊《史地学报》停止活动后,另行活动,最终形成了现代学术史上与学衡派有紧密关系的南高史地学派。  相似文献   

4.
国立浙江大学史地系创立于1936年,初创时归属浙江大学文理学院。1939年8月,浙江大学文理学院分开,史地系归属文学院。该系自创设到1949年其所属的历史组停办、地理组改建为地理系,前后共存在了13年,由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教育家张其昀担任系主任。国立浙江大学史地系秉承学校"通才教育"的思想,在国内大学中率  相似文献   

5.
心怀感恩开始“幸运之旅” 舒华忠教授在谈起自己38年的人生经历时,这位东南大学年轻的博导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是:幸运。在国内高考时,因成绩优异,在未填志愿的情况下被武汉大学数学系抢先录取,懵懵懂懂入了校门才知道,他所就读的中法数学试  相似文献   

6.
竺可桢是推动中国近代地理学学科建制的关键人物。他于1913—1918年在哈佛大学研习地理学和气象学,归国后将哈佛地质学与地理学系的“双名词系科”移植于东南大学地学系,以“科学的地理学”改造传统地理,推动建立中国的新地学。然而地理学人才的匮乏阻碍了学科的成长,在1925年竺可桢离校后,地质学后来居上,主导了地学系,地理学在人员聘任、经费分配、课程设置等方面发展都受到束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地理学蓬勃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因政治关切支持地理教育,推动中央大学地理学摆脱对历史学、地质学的附丽,寻求独立的学科建制。由于大学系科之争和地理学汇通文理的学科特征,地理系独立后在院属问题上又添波澜。竺可桢及其弟子熟悉欧美地理学的潮流和体制,坚持在理学院下建设独立的地理系,倡导融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新地学,中央大学地理系于1932年重回理学院。竺可桢对于东南大学地学系和中央大学地理系的学科构建,深刻地影响中国近代大学地理学系的创立和成长。  相似文献   

7.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3):F0002-F0002,F0003
吉林师范大学“东北史地研究中心”成立于2009年4月,中心主任由薛柏成教授兼任,副主任由张士尊教授和范立君教授担任。目前共有专兼职研究人员1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人;  相似文献   

8.
竺可桢曾于1913年至1918年期间在美国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这段留学经历对于他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实践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哈佛大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艾略特和劳威尔任校长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对竺可桢教育理念的形成和他的教育改革的推行,包括重视教授、实行导师制、培养通才以及崇尚求是精神都起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20 0 3年我校科学研究成果喜人 ,项目数量和经费都有大幅度的增长。人文社科领域共有 1 4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立项 ,其中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1项 ,是由师范学院朝文系许辉勋教授主持的《朝鲜族民俗文化及其中国特色研究》;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项目 2项 ,是由师范学院历史系姜龙范教授主持的《朝鲜半岛的政治力学》和民族研究院崔文植教授主持的《中国朝鲜族通史》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项目 2项 ,是由师范学院朝文系郑日男副教授主持的《朴齐家理论结构研究》和金龙勋副教授主持的《关于中国延边地区农业发展方向的研究》 ;吉林省哲学社…  相似文献   

10.
现在辽宁大学历史系的周传儒老教授,虽然年已八十四岁,但却目炯音洪、精神矍铄,时常登台讲学、伏案写作.他自传结尾写的“伏枥老骥,犹思一骋,风雨羁鸡,安可不鸣?”充分反映了他的不衰壮志! 周传儒教授号书舲,1900年生于四川省江安县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六岁上小学.十五岁读中学.十九岁考取北京师大史地系.毕业后曾在商务印书馆当编辑,与叶圣陶、沈雁冰、郑振铎、胡愈之、周建人等共事,彼此来往频密.1925年  相似文献   

11.
地理与旅游系是湖南文理学院既年轻有为叉积淀深厚的系别之一,创办于1979年,其前身为常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史地科,1982年改为常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理科,1999年与其他专业整合升本更名为常德师范学院经济与资源环境系,2003年更名为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资源环境系,2006年系部调整,成立湖南文理学院地理与旅游系。地理与旅游系现有地理科学和旅游管理两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全日制在籍本科学生400多人。现有教职工2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10人。设有地理科学教研室、旅游管理教研室、地理与旅游实验室…  相似文献   

12.
1936年4月25日,竺可桢正式接任浙大校长一职,并做《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演讲。他在演讲中强调:"一个学校实施教育的要素,最重要的不外乎教授的人选、图书仪器等设备和校舍建筑。  相似文献   

13.
“浙江大学国际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于今年5月召开 在浙江大学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人文学院暨历史系于2001年5月27日至5月31日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成功地举办了“浙江大学国际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规模适宜,强调实效,与会代表包括中国大陆各学术机构从事历史地理研究的学者、台湾省学者以及美国、日本的代表,共计三十余人。 历史地理学是浙江大学最先发展的几个优势学科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求是书院开设的历史学和地理学课程,而在竺可桢任浙江大学校长、张其昀任史地系主任(后又任人文学院院…  相似文献   

14.
吴忠良 《东方论坛》2008,(6):107-111
陈训慈与竺可桢谊属师生,两人虽并未长期共事,但曾在国立浙江大学共事数年。在很多事情上,陈训慈都是竭尽所能替竺可桢排忧解难。如在竺可桢出掌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创办龙泉分校,为浙江大学提供各种信息等事情上,陈训慈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南京理工大学的校园内,若干院(系)与成教院进行朕合办出已有几年了。这样做无疑缓解了成教院人员少,难以管理的紧张局面,同时也为其他院(系)提供了一种既可发挥自身师资优势管理优势,又可为院(系)创造一定经济效益的好形式。当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办班的生源是从高考落榜生中录取的高中生或者是从中专生中录取的,因而在生源质量上存在参差不齐的“先天不足”的问题;同时这种联合办班又是一种临时而不固定的办学形式,在多数们况下,各院(系)对办这种大专班的重视程度与正式录取的本、专科班相比是有差异的,所以也就…  相似文献   

16.
余易安 《百姓生活》2012,(11):70-70
“在美国,医生都说孩子不缺钙,怎么一回国,医生非得让补钙呢?”学生归国后的一句话,引发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教授李可基的关注。这位关注营养几十年的专家没有想到,不大可能缺钙的大多数中国婴儿,居然会“被”集体补钙。  相似文献   

17.
石泉教授     
石泉教授,原名刘適,安徽省贵池县人.1918年1月出生于北京.现任武汉大学历史系荆楚史地与考古研究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校务委员会委员、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  相似文献   

18.
竺可桢先生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独树一帜,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成功的办学经验。弘扬大学精神、明确大学使命和重视教授治校是其高等教育理念的主要内容。深入研究其高等教育理念,对重塑当代大学精神、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引领教育家办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就读加拿大学的本科专业有较大的难度。加拿大多数院校都是以托福考试成绩的好坏来决定录取外国学生的,并且相当多的院校规定了申请者的最低托福录取分数线,把它作为录取外国学生的一个重要依据,而且每个专业的要求都不一样。比如:有的金融专业的托福要求是600分,而统计系之类的部分工科专业中要550分。  相似文献   

20.
清朝官方首开清代西北边疆史地研究之先河,组织纂修了多部体例精当、质量上承的西北史地著作,成果丰硕。《西域图志》是清代第一部综合性、系统性的西北边疆史地著作,该书立足于文献考辨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学术方法,考疑订误,取得巨大的学术成就,成为清代西方边疆史地学兴起的重要标志性成果。《西域图志》启导先路,为其后的西北史地研究作出了示范,促进了官私西北史地研究的互动发展。私家著述多从官书取资,并且继承了《西域图志》确立的实地考察与文献考辨相结合的治学风范。至清末,《新疆图志》是又一部内容全面的官修西北史地著述,该书撷英咀华,集清代官私西北史地研究之大成。因此,清朝官方西北边疆史地学的学术成就与学术地位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