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巧用银行信用卡,不但可为自己带来方便,还可以尽可能地为自己省钱,你是不是想知道这里面的窍门呢?那就请记住以下几个小诀窍吧!1.充分享受免息还款期。各家银行发行的信用卡一般都享有消费免息还款期,持卡人可先消费,后还款,这就相当于贷款不要付利息,不就是为你省钱了吗?2.巧用信用卡为子女出国教育节省费用。如你的孩子出国留学,最好办一张国际信用卡,父母持有主卡,孩子持有附卡,这样主卡在国内存款无须手续费,孩子的附卡在国外消费也无须支付手续费。这样可以为你省下大笔国际汇款手续费。3.利用信用卡特约商户消费打折优惠。目前有些银…  相似文献   

2.
一位叫贝加的教育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在中国某地方,几个小孩在一起玩,其中一个被另一个打了,被打的孩子哭着跑回家去告诉了妈妈,妈妈急忙赶来对“打手”吼道:你为什么打他?!你再敢打他,我就打死你。在美国也有这样的事,可年轻的妈妈跑来却心平气和地说,你为什么打他呢?你们不是好朋友吗?好朋友应该友好相处。  相似文献   

3.
说起现在的孩子,大家的心里常常有一个前设:独生子女.接下去的判断就是:自私,任性,孤僻,脆弱……不少教育理念及方式,大致就是在这种理解之下设想、设计出来的,如磨难教育,惩罚教育,诚信教育,公民教育,等等.先不说“独生子女“这样的概念是否具备足够的涵括力,是否准确地描述了新一代中国人真实的生活处境.面对成长背景和文化环境天差地别的两亿多中国孩子,我们的判断是不是太简单、太粗暴,甚至是出现偏离了呢?从教育的视角来探询,这些理念及方式所要解决的是不是逼近了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一家社会政治杂志约我自拟题目写篇文章。我选了好几个题目,编辑一看就说:“这些选题都不合适。”“为什么?”我问。“你是知道的,”他回答说,“这些东西暂时还都要回避哩。这要上面批准。什么时候批准,你什么时候再写吧。”“不是提倡公开性吗?”我坚持说,“这就不应有什么限制了。”“难道你对这一切都信以为真?解禁的范围是扩大了,但还是有限的。问题还不仅是上面能否批准,我们还有一个‘内部监察员’,他那里也是通不过的”。那好,我就把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给你写一篇关于‘内部监察员’的文章。这倒是个好主意。不过,你确有把握你写的东西他能通得  相似文献   

5.
说起现在的孩子,大家的心里常常有一个前设:独生子女.接下去的判断就是:自私,任性,孤僻,脆弱……不少教育理念及方式,大致就是在这种理解之下设想、设计出来的,如磨难教育,惩罚教育,诚信教育,公民教育,等等.先不说“独生子女“这样的概念是否具备足够的涵括力,是否准确地描述了新一代中国人真实的生活处境.面对成长背景和文化环境天差地别的两亿多中国孩子,我们的判断是不是太简单、太粗暴,甚至是出现偏离了呢?从教育的视角来探询,这些理念及方式所要解决的是不是逼近了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生活     
《社区》2004,(19)
准备 青年:“这几天来,我为了女朋友一直在锻炼肌肉。” 友人:“是不是要她称你为英雄?” 青年:“不!这样我就可以不怕她的父亲了。” 想减肥 在集市上,一个女顾客问一小贩:“你能告诉我,你平时都给这些母鸡喂什么吗?” 小贩说:“你干嘛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你在养鸡吗?夫人。” “不,因为我想减肥……”  相似文献   

7.
"今天的功课为什么还没做完?你这种成绩将来怎么找工作?你怎么懒成这样……"这些话你是不是很熟悉?当你跟孩子说这些时,是不是也希望孩子回答些什么,但孩子总是冷着一张脸,仿佛一个字没有听到。也许你对孩子的大吼大叫只是选错了时间。  相似文献   

8.
记者:对于远在异国他乡求学的学子,家人对他们的最大的挂念莫过于对他们人身安全的担心。你在美国留学多年,你觉得是这样吗?敬辉:我深有体会。几乎每次父母都在电话里都提这个事,其实我们都是在国内工作并独立生活过的大人了,但是在父母眼里我们永远是孩子。比如提醒睡觉前要注意检查煤气是否关了,外出时门是否锁了,天太晚最好别外出,交朋友要慎重……好多事。记者:这“好多事”是不是有些担心过度了?敬辉:说白了吧,就是有时候觉得父母“罗嗦”,因为他们天天都是那一套。这可能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吧,父母还是相对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即使我们…  相似文献   

9.
孩子的心在哭泣,孩子的事催人泪下……当孩子伸出稚嫩的小手求助时,你还能无动于衷吗?卫桥社区办起了特殊家庭子女教育服务站,为孩子架起了通向幸福的桥。你们社区有没有这样的孩子,你们能不能也办这样一个服务站,让世上这样的孩子都露出笑脸。  相似文献   

10.
每一个天才曾经都是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日后都可能是一个天才。用名人的事迹来激励孩子远胜于一切教育。你知道那些赫赫有名的天才人物小时候是什么样的吗?他们是否有着与我们不一样的童年?看看大师们的童年,看看他们的童年对应了日后怎样的人生、怎样的成就,看看他们的童年是如何造就成年的。  相似文献   

11.
正现在我们有多少教师在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学生!三令五申要禁止的体罚、变相体罚事实上是屡禁不止。孩子稚嫩的脸和迷朦的双眼常常在某些教师的鞭子下无处躲藏,我们也曾在这样的鞭子下恐惧过,彷徨过。如果父母们和教师们都能弯弯腰,把心和那些形色各异的孩子放在同一水平线,孩子们的一切便都可触摸。这样心与心的交换,才能换来他们的快乐与积极向上的明天。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是塑造灵魂。爱满天下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教育需要心中有爱。灵魂的教育应从爱开始。陶行知先生四颗糖的故事可以说耳熟能详,他在做校长时,一天,在校园里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砖头砸另  相似文献   

12.
教师是一种资格.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资格.   有些人有这个资格,比如,他自己快乐,也允许他的学生快乐.有些人没有这个资格,比如,他自己一直过得很苦闷,他也希望他的学生和他一样过得很苦闷.如果哪个学生过得特别开心,他就立刻警觉起来,认定那个学生很可能是个“问题儿童“.你看,这样的人就不适合当老师.有一种人,你只要看看他的那张脸,就知道什么叫做“悲剧“,你说,这样的人要是不幸做了教师,是不是很危险?如果你不幸正好有这么一副比较危险的长相,只要你不介意,我就建议你赶紧改行.……  相似文献   

13.
SF.还记得,曾经的你给我的诺言吗?还记得你留在墙上刻在我心里的那句话吗?还记得第一次我失去你的情景吗?爱是一场输不起的游戏.我承认我输了有时候一些事情你明知道错误也无法停止我知道你的放弃,我的追忆,一切都不可能再有结局.无论时光流逝岁月无情,还是红尘滚滚世事沧桑都显得那么豪放不羁,给你温馨的祝福是我不变的心愿不论飘零过千山万水还是浪迹天涯,你的幸福是我永远的牵挂。新年快乐JF  相似文献   

14.
《可乐》2007,(1)
北风又开始刮了,粗心的你总是这样,每次都要我来提醒你多穿件衣服,可你总是不屑地回答说:“我这么厚的猪皮是干吗的?难道还怕那一点点小风吗?”两只蝌蚪并排在湖里游着。科学家:“克隆的产物!”追星族:“孪生姐妹演  相似文献   

15.
人鹭奇情     
《老友》2002,(11)
也许你对会学说人话的鸟儿已司空见惯,但你见过能理解人、帮助人的鸟儿吗?而且还是只野鸟。有这样一只白鹭,没有鸟笼的囚禁,也无绳索的羁绊,来去自如地生活在人类的家中,既能看家,也能招揽客人,甚至还能救下主人的命,你信吗?别不相信,这些事都是真的。请看:  相似文献   

16.
陌路朋友     
是什么让朋友成为陌路的?是时间?际遇?误会?每一样都有可能吧?两个人曾经要好的几乎天天黏在一块,无论做什么也一起行动,到了后来见面次数愈来愈少,不见不见,就这样终于不再见。许多年后的某天,你乍然想起这个人,好象已经是那么遥远的往事了。他在做什么呢?他过的好吗?虽然手上有他的电话号码,你却总是提不起劲找他。朋友宛如流逝的时光,是会从你身边溜走的。  相似文献   

17.
絮子 《社区》2009,(15):11-12
举手之劳,顾名思义就是随手可做的事情。 我们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小事,不用花很多精力,却可以给他人带来方便——当你见到地上有废纸等垃圾时,你会主动拾起来吗?当你见到老人过马路时,你会主动搀扶他吗?当你见到路旁的自行车倒在一边时,你会主动扶起来吗?这些都是举手之劳之事,关键是看你愿不愿意,有没有一颗平常、普通的公益之心。以下是本刊收集到的生活中的“举手之劳”的小事,想想看,是不是你也遇到过——  相似文献   

18.
张玉庭 《社区》2002,(16):52-52
我想当老板。你有钱吗?没有,有钱就不去当老板了。没钱,那你爸爸是不是高官?也不是啊,是的话,我就舒服了。那你勤奋吗?我想当老板,就是因为不想太辛苦呀。你知识丰富吗?唉,你又说到我的痛处了。难道你就没有一点特长?是啊,一下子想不起来有什么特长。那你脸皮厚吗?好像也不够厚  相似文献   

19.
朋友见面,少不了要问孩子有多大了。得知我还独身着呢,朋友连称“还是你洒脱”的同时,少不了又要再追问上一句“为什么还不着急啊?”这样的问题每每让我无言以对。最终干脆偷懒套一句“大话西游”式的回答:“独身需要理由吗?需要吗?不需要嘛!”不过,对朋友称赞独身洒脱的评语就实在不敢苛同了。  相似文献   

20.
时间的脚步走到了2月,一个新的跳槽季节又到了。经理人,你是不是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了?对于跳槽,你既爱又恨。跳好了,可以平步青云,跳坏了,也会一败涂地。犹犹豫豫,寻寻觅觅中,经理人烦恼不断。其实,跳槽就是一个选择,选择一个未来。未来是个未知数,所以,跳槽显得那么不好把握:跳还是不跳?什么时候跳?跳到哪里更好?怎么跳才能跳出一个好前程?一系列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答案,我们有榜样。2005年,很多著名经理人都完成了自己或无奈,或得意,等等的一“跳”。他们是怎么跳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跳?这样跳的后果可能是什么?本期特别策划,就为你解开这些秘密,希望经理人能从中悟出些什么!不过,跳还是不跳,怎么跳,还得你自己拿主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