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终于泣不成声】没想到,13年后,我会和他的儿子在那样的境况下"狭路相逢"。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个和他有着紧密血缘关系的男子。他叫陈源,二十七八岁的样子,眉眼和他有几分相像,气质和神韵却完全不同。那么多年,在我的记忆里,他是温暖的和煦的儒雅的。而眼前的男子,却是骄纵的蛮横的充满愤怒的。他带着几个人,毫不留情地将我赶出了病房。  相似文献   

2.
我的母亲     
镜华 《北京纪事》2018,(2):67-70
母亲给了我两次生命 母亲离开人世已近30载,每当我忆起母亲,悲恸之感丝毫没有随着岁月的流失而减弱.母亲给了我两次生命,生我养我一次,而给我第二次生命是在我十岁那年,我患了严重的肾脏炎.为我的病,体单力薄的母亲抱着我,隔几天就到北大医院去.半年过去了,我的病情却日渐加剧.母亲一刻不离地守在我的身旁,不知熬过了多少日日夜夜,母亲卖掉了自己的皮大衣和一切值钱的东西,她常躲在厕所里哭……而年幼的我却常不知深浅地和母亲任性,记得有一次我要一把刀,母亲就用菜刀亲自给我削了一把木刀.母亲做刀时额头上的汗珠,和露出的笑容我至今还历历在目.殊不知这笑容后面隐藏着多么巨大的悲切.  相似文献   

3.
我从1981年第一次在《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上发表论文,到今年第1期的《清末民间抗粮与乡族势力》止,正好已有25个年头。记得我第一次向学报投稿,正是在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那时年轻气盛,自我感觉十分良好,发狠了半年之久,写成一篇洋洋洒洒有万余言的论文,踌躇满志,投向学报。半年过后,文章倒是发表出来,自己以为字字珠玑的大作,却只剩下二千来字。那时的感受简直就是七窍冒烟,气愤不能自已。当时的学报负责人陈孔立老师是大刀删改我文章的主儿,向我做了详细的解释。虽然如此,我的愤慨心情还是久久不平。第一次投稿发表文章尽管受到如此…  相似文献   

4.
正初识百团2014年初冬,学校忙碌了快一年的时间,进入了招生的淡季,学校就以抓教学为主要任务了。有个朋友听说有个招生的活动特别好,可以在几天的时间里招生几百人,当时我们都不太信,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我们一行几人就开车到了山东聊城。第一天晚上,校长座谈会的收获确实是帮助学校的基本问题,却还是没什么特别的感受。第二天  相似文献   

5.
《阅读与作文》2011,(8):36-38
第一次目击事件 第一次目击UFO还是在2000年,大约在四五月。  相似文献   

6.
9年前,林成第一次来天津,和众多初次来津的观光客一样,“天津看上去灰灰的。”令他没想到的是,两年以后,自己却会与天津结下了不解之缘——上学,然后毕业、创业、结婚……  相似文献   

7.
追溯戴春来的从警生涯,没有经历过一次擒贼缉匪的血雨腥风,没有体验过一次生死攸关的英勇豪迈.有的只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循循诱导,有的只是百米巡视、始终不渝的默默付出.二十几个寒暑春秋重复着单调而乏味的工作,他却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实前行.自22岁那年,戴春来穿上警服的第一天起,便与监管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为此付出了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相似文献   

8.
姜士荣 《中华魂》2020,(5):63-64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消息传出,世界震惊,举国欢腾。当时,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火车司机,有幸参加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秘密运送任务。那段往事,犹如心中搁着一瓶蜜罐,久埋心底,却越品越甜,虽然几十年过去了,可当年驾车拉核弹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我出生于杭州市郊区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解放前父母先后病逝。解放后,我被村里送去部队当了一名铁道兵。  相似文献   

9.
九月 《北京纪事》2011,(10):13-16
在北京西城区一所普通的民居里,任弼时的长女、80岁老人任远志过着宁静的生活。2011年8月22日,她回忆起与父亲生活的时光,几次眼眶湿热。从15岁那年第一次见到父亲,任远志仅仅在父亲身边生活了4年零3个月!而那段珍贵的记忆,成为她广生中永久的财富。  相似文献   

10.
维一 《可乐》2011,(8):43-43
1976年7月18日,是我到故宫警卫队上班的第一天。 凡是听说我在故宫做过警卫的,跟我说的第一句话往往就是:"你见过故宫盗宝的贼人吗?" 我不想吹牛,坦白地告诉他们:"没有。"1949年之后,故宫共出过五次盗宝的案子,依次发生在1959年、1962年、1980年和1987年四年里,其中1980年接连发生过两次,五次全都发生在珍宝馆。  相似文献   

11.
杨秀莲 《今日南国》2006,(23):60-62
2006年11月24日,中国第一位出版人体艺术写真集的女性汤加丽领衔主演的歌舞音乐剧《魅》在南宁演出引起很大的轰动,人们又一次把目光投向这个"人体艺术写真第一人"。  相似文献   

12.
我光荣     
多么光荣,因为今天的升旗手是我。多么光荣,我将亲手升起五星红旗,这是2002年的第一次升旗仪式啊!多少次,我渴望着当一名升旗手;多少次,当我看到  相似文献   

13.
《可乐》2007,(7)
第一次,我下夜班回家,已经很晚了,我在卫生间洗漱,忽然听到门口有动静,好像是有人在撬我的锁。于是我大喝一声:“谁?干什么!”谁知道那贼却在门口答道:“这么晚了还不睡觉,搞什么搞。”说完就没有声音了。我一时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有嘻哈》节目的热播,Diss一下成了网红词。Diss是英文单词"disrespect(不尊重)"或"disparage(轻视)"的简写,表示为看不惯、轻视、鄙视等意思。这不,最近参加完几场面试,小玲便一直抱怨"面试官总在Diss我"。最近,小玲对求职面试有些犯怵,原因是在几次面试中总被面试官质疑跳槽频繁、职业目标不清晰。小玲开朗直率,当年刚从学校毕业时,凭借到位的现场应对获得不少面试官的认可,拿到了好几份offer。没想到,工作两年期间,因为一些主客观原因,她更换了三次工作。再次求职时,却发现自己屡屡被面试官Diss。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于1924年,而两党在实际斗争中的合作却早在1922年初就开始了。是年发生的震惊中外的香港海员大罢工正是在国共两党合力推动下取得胜利的。长期以来,研究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的有关论著中却忽略了这一史实,仅视香港海员大罢工为第一次工运高潮的起点。笔者认为,此说缘小而失大。应当说,它不仅是第一次工运高潮的起点,同时也是国共两党在实际斗争中合作的起点。  相似文献   

16.
儿时上学,总要经过一段沙路,附近原有一个砂矿,或许是由于长久未动的缘故吧,沙地上长出了许多芦苇,我们就经常在那儿玩耍,你可以抓一种虫子,至于什么名字,实在记不清了。不过在一次嬉戏后,却忽然对它生了几分敬意……  相似文献   

17.
刘长宝 《可乐》2011,(2):3-M0002
与《可乐》相识没多久,我深深爱上她了。第一次与她邂逅是在一家报亭。那天风很大,她依然跟其他几本杂志一起,坚定地“站”在最前面,身“穿”一袭透明的塑料外套,头顶一个黄色的夹子。她的身子被狂风吹得摇摇摆摆,  相似文献   

18.
我从小喜欢唱歌,在中学、大学时期都是学校合唱团成员,但是一直是滥竽充数,没有受过严格的声乐训练,也没有认真学过。工作以后,却没有机会唱歌。但是无论什么人,第一次听到我说话,总会好奇地问我:“你的声音充满了磁力,是唱歌的吗?”在单位做  相似文献   

19.
曾颖 《社区》2005,(22):59-60
我自认为是一个心境平和胆小怕事的人,自幼接受姥姥天天念叨的“生不进牢门,死不进地狱”的行为准则。稍长,读了几本通俗版佛理文字,则更是天天把“原本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成歌来唱。以为这样之后,自己在红尘俗世中可以百毒不浸,心如止水。但令人恐怖的是,在过去的24小时之内,我自以为“如止水”的心境,却多达5次的被一块块小石子打烂砸碎,我甚至难以自恕地产生了多达5次的暴力冲动。值得警惕的是,这些都是由生活中随处可遇的小事情引发的。第一次暴力冲动来自于凌晨2时,一辆没有任何牌照的报废警车开进我所住的小区楼下,很遗憾,我恰好很…  相似文献   

20.
很多人生平的第一次骄傲感,是从戴上北大或清华的校徽开始的。这种骄傲感使这两所学校的毕业生往往在几十年沧桑之后,依然自称"北大人"或"清华人"以缅怀那个留住他们黄金岁月的地方。但是"北大人"和"清华人"之间,却从来多少有些互相看不大起。清华人挺起坚实的胸脯说:在两校无数次的对抗赛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