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少春 《老友》2015,(2):15
母亲生前常说:"娘爷肚子里有崽女,崽女肚子里没爷娘。"意思是说,父母亲的心中总是装着儿女,总是对儿女牵肠挂肚的,"儿行千里母担忧";而儿女是不是那样心心念念地牵挂父母呢?怕是未必。确实如此。父母辛苦了一辈子,为生计奔波了一辈子,为儿女操劳了一辈子,儿女本应感恩戴德,尽忠尽孝,拳拳服膺。可细细想来,父母亲在我的心目中究竟占有多少分量呢?我又为父母做了些什么呢?参加工作  相似文献   

2.
西方有位哲人说:永远不要拒绝他人的好意。父母儿女之间也应如此。我年过古稀,但好奇心依旧有增无减,儿女总是投我所好,而我对子女的孝心从不拒绝。  相似文献   

3.
左右 《山西老年》2009,(10):44-45
时下有一种普遍现象,一些做儿女的,整天忙工作、忙学习、忙小家庭,为生活奔波……这倒是实情。所以,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儿女们向父母许诺:"爸爸妈妈,儿子现在没时间孝敬你们,等我将来赚了钱,我把你们接到城里,  相似文献   

4.
儿女十六七岁时,常常跟父母争“人”的权利,让父母平等地把他当“人”看待。“人权”,实际上是独立权,特别是犯错权。反过来,父母跟儿女说,你们也要把我们当“人”看,儿女会有怎样的反应?他们会不解、会愕然、会完全不接受父母的请求,以为父母得了痴呆症。  相似文献   

5.
用爱敲门     
那天在学校里看到隔壁班一个学生交上来的日记.日记里写到:“我就是要很晚跑出去,让你们(指父母)操心:我就是要和很多男孩子一起玩,让你们操心。你们限制了我.我就是要叛逆。你们说要把我关起来.那就关起来吧,不过如果这样的话,当你们让我出来时.就是一具尸体了。”乍看之下,吓了一跳.她是我去年的学生.在我眼里.她总是那么开朗自信.是个成天喜欢赖在我身上的可爱女孩。  相似文献   

6.
爸爸的心情     
爸爸,是家庭里遮风挡雨的人。爸爸的消遣是看报纸。40岁以前的爸爸是运动员,上班、下班,像一阵风,我们总是赶不上他。60岁以后的爸爸是一把椅子,他一回家,就坐着不动了。只有当中的20年爸爸恰恰好,他会带我们去放风筝、钓鱼,偶尔也会说故事给我们听。爸爸说:“自从你们诞生,我就失去了宁静!”所有的爸爸都怕吵。大概爸爸做孩子的时候,都是顽皮少年,透支了精力,等到当了爸爸,就老是渴望孩子们早点上床。如果爸爸不生气,我们家就有一个好天气。爸爸的口头语是:“等一下再说。”衰老时候的爸爸就像一根草,可是在儿女心目中,这根草,曾经就是一堵…  相似文献   

7.
九月 《北京纪事》2011,(5):82-84
有父母之爱相伴,是人生最大的福,曾经,爸妈大手牵小手,教儿女学走路,品味人生不同的风景,而今,孩子强健的肩膀是他们幸福的依靠。  相似文献   

8.
泉涌 《社区》2003,(12)
搬新家时,父母把用不着又舍不得丢的一些旧东西,包括一个脸盆架,一个塑料桶都统统搬到搬家公司的车上,带到了我的新房子。安顿好了,他们就问:“房子比以前大了好多个平方,怎么还显得这么挤这么乱啊?”我把捎带来的废旧物资指给他们看,说让我们好好算一下这个账吧,你们不舍得扔掉的这些废旧物资就占用了两个多平方,而买一个平方要3000块,也就是我花6000块给你们的废旧物资买了个仓库,值得吗?从乡村搬到城市,没有了鸡狗之类消耗剩饭,一生勤劳的父母总是不舍得把剩饭扔掉,而总是作为加餐转换成脂肪补贴到腹部,从而一举成为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相似文献   

9.
人,都有一双眼睛,是给我们看的;也都有两个耳朵,是给我们听的。人的一生,假如活到80岁,甚至100岁,我们究竟都听了一些什么声音呢?10岁的人生,要听父母的训诫。虽然很多儿女都嫌父母太唠叨了。一般小儿女并不喜欢听到唠叨的声音,其实父母的唠叨声里,蕴藏了多少的爱心与希望!20岁的人生,要听朋友的谈话。20岁的青年人,不喜欢听父母的话,开口闭口都说"我朋友说的""我朋友告诉我的"。这时候朋友非常重要,但要牢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30岁的人生,要听情人的诉说。三十而立之年,父母的话不容易引起认同,朋友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据媒体报道,"节假日经常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近日,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了新版"24孝"行动标准。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  相似文献   

11.
老兵 《老友》2014,(4):24-24
正据报载,有一对老夫妇,子女成家立业后,按照当地的习惯做法,早早地把家产分给了两个儿子。后来,老人突发中风住院,两兄弟却不愿负担医疗费用。出院后,老人多次找两个儿子协商解决住房、看病欠债等问题,均遭拒绝。无奈之下,老人将两个儿子告上了法庭。当初为儿倾囊而出,现在落到如此境地,老人十分后悔。父母对儿女的爱往往是无条件的,是属于那种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儿女的爱。但是,民间又有这样的说法:父母养子孙容易,子孙养父母不易。我  相似文献   

12.
拒绝捷径     
15岁那年,我中考。我们那座城市的市一中是同学们追求的目标。在中考前几个月,学校里传来了一个消息。市委为了奖励对市建设做出贡献的人,制定了一项优惠政策:凡连续3年被评为市级先进工作者的儿女,在中考时可以加10分。我突然想起父亲已经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先进工作者了,心里格外激动。当我兴奋地将这个消息告诉父母时,父亲异常冷淡,他说:“考试就应该让每个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父母有成绩是父母的。拿父母的成绩往儿女的试卷上加分,不妥当!”父亲生硬冷漠的几句话,把我一颗喜悦的心从天堂扯到了地狱。我跑进自己的卧室,趴在床上伤心地哭…  相似文献   

13.
编辑部: 说一个老掉牙的故事给你们听吧。我是学工程的。这几年总觉得生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十五年前,我和还是愣头青的丈夫坐在一间教室里学习。那时他是个穷小子,发育迟,进了大学才长个儿。结果裤子总是短一大截。在班上,他太不起眼,家又在农村,全班七十多人。仅有三个女生。围追堵截都来不及,我又怎么能看得上他?  相似文献   

14.
心语心愿     
《老友》2009,(8):43-43
我想对年轻人说:请你们像爱护年幼的孩子一样爱护年老的父母,因为父母就是这样爱护你们的,这是回报,也是在储蓄你们的未来。——潘相国(江西宜春市)  相似文献   

15.
近日翻书,竟从不同的两本书上看到两位名人异曲同工的廉洁故事。一个是关于美国平民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1837年,林肯辞去新撒伦邮政局长职务,前往春田镇担任律师。一天,州政府来了一个人,向他收取一笔未曾缴清的邮费。还没等那人把事情说清楚,林肯就从身上摸出一个钱包,数也不数就交给那个人,说:“过去你们是每个月都来收钱,这一次却过了五个月,我很着急,不论走到哪里,这17元公款总是带在身上”。其实,在那几个月里,林肯生活窘迫,一直靠借钱维持生计,但他从没打过这笔公款的主意。“我就是饿死,也不会动用这笔钱的”,林肯对借钱给他的朋…  相似文献   

16.
曾颖 《社区》2007,(23)
去年重阳节前,我的外婆离开人间,她老人家辛苦一生,共生育了8个儿女(其中老大老二夭折),一生都在为儿孙操劳和担心,直至她去世还在为儿孙们考虑。外婆去世前的两个月里,就不断地向她的6个儿女和8个孙儿女们说着几乎相同的一个故事:我们的老邻居朱婆婆去世了,  相似文献   

17.
流沙 《社区》2013,(21):60-60
《家有儿女》中饰演小雪的杨紫,讲了一个关于她的“习惯”:每次她一个人外出乘坐出租车,就会下意识地把车牌号码给记下来,然后打开手机上的GPS定位,把车牌号码发给爸妈。杨紫说她之所以这样做,是从小爸妈要求的。  相似文献   

18.
刘兵 《老友》2013,(12):42-42
自从弟弟结婚,与爸妈分开“另立门户”后。我们姐弟三家总是为爸妈担忧。大家工作忙,杂事多,后来形成了这样一个制度:三家轮流,保证每个周末有一家去看爸妈;如遇突发情况,及时向另外两家通报;逢年过节.大家一定要去父母家。  相似文献   

19.
《山西老年》2014,(2):10-11
春节、元宵佳节,你会给父母送什么?很多子女都想借着节日表达对父母的关爱。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子女对父母表达孝心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想带父母做健康检查,有的准备送给父母补品和钞票,还有的希望为父母重拍结婚照……但更多的是想陪着父母出行游玩。他们说:我们想牵着爸妈的手,去温暖的地方转一转,去亲戚朋友家看一看,趁着一年一次的春节、元宵节假期,好好地陪陪他们,带他们去想去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江初昕 《老友》2015,(4):42
在学校任教的妻子生下儿子希希后,不等孩子满周岁就开始上班了,学校教学任务重。希希就托给了爸妈带。爸妈都退休在家,身体硬朗,也喜欢小孩,乐于和孙子待在一起。爸妈家离我居住的小区不远,平时帮忙带着希希,只有周末的时候才聚一聚。一天早上上班前,我和爸妈通了电话,说晚上要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