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本世纪的德语作家中,很少有几个人的名字能象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那样,享有如此广泛的世界声誉。他的文学生涯是从诗歌开始的,又是个出色的传记作家,同时从事文学翻译。他的中短篇小说虽然不多,然而却以其艺术的独创性和深沉的人道主义精神震撼每一个读者的心灵,高尔基称他为“世界第一流的艺术家”并不过誉。  相似文献   

2.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以其精湛的写作技巧和巧妙的心理分析塑造了许多广为人颂的女性形象。这些被称为"茨威格式"的女性形象,在内心激情的驱遣和时间催促下发生了蜕变,但又在作者所赋予的道德光环下得以升华,散发着理性的芳香。文章从这些女性形象自身,时间因素的作用,以及作者的创作心理等角度出发,对她们作出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谈茨威格小说中人物的“释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茨威格以塑造充满激情的人物而著称,他笔下的人物大都经历了两次大的"释放":第一次是情欲的释放,人物以放纵甚至自毁的形式,实现了对平淡压抑生活的突破;但这次释放却使人物陷入一种沉重的道德困境,于是又有了第二次的释放,以倾诉和自忏的形式让人物求得精神和心灵的解脱.情欲的释放再加上道德的梳理,既形成了茨威格小说创作的模式,也实现了茨威格对灵肉主题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斯蒂芬·茨威格生于1881年去逝于1942年.他是奥地利著名的小说家和传记家.二战期间,他写了许多遣责资本主义社会道德沦丧、人情冷酷虚伪的优秀作品,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心灵的焦灼》等.这些小说多以小资产阶级女性为主人公,作者用细微的笔触细致地描绘了她们奇特而又不幸的命运和狂风暴雨般的感情经历,这些小说均以人的心灵为其表现对象,由此形成他小说一个显著的特点——细腻、哀婉、缠绵悱恻、摧人泪下.由于他在艺术上擅长于探视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享有“人类精神的微观世界中的现实主义者”的美称.  相似文献   

5.
心灵传输者     
早在上个世纪,爱丁堡大学格雷戈里教授介绍过贝努亚的一项实验。贝努亚推测,生物间能“远距离联系”,于是用蜗牛进行了实验,他把50只蜗牛分成25对,将每对单独放在一起,过了一些时候,在每对蜗牛的壳上写上同样的字母,将每对中的一只带到美国,另一只仍留在巴黎。后来在商定的时间用电流刺激留在巴黎的蜗牛.在同一时刻.它那在美国的伙伴也表现出同样的“电流刺激反应”。实验证实了贝努亚的想法。  相似文献   

6.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王安忆在小说创作及小说理论中表达了自己独特的小说观念,确立了一种新的小说立场。她把小说世界命名为心灵世界。本文试图从王安忆小说创作的一贯倾向、独特的艺术气质和生活经验等方面,阐释王安忆是个重视心灵的作家,这正是她之所以拥有新异的小说立场的深层原因。本文还对王安忆小说立场的意义作了简略分析。  相似文献   

7.
“代际婚姻”指夫妻双方年龄相差在20岁以上。随着时代的发展,“代际婚姻”已渐为人们接受。 为什么要嫁给一个父辈?本刊特从《中国老年》2003年第4期摘录此文,告诉你其中的缘由——  相似文献   

8.
蕴丰富于瞬间──茨威格心理描写方法一瞥李伟昉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是西方现代文学史上驰名世界的奥地利杰出作家,其独特的心理描写赋予了他的小说以极强的艺术魁力,赢得了包括高尔基、罗曼·罗兰在内的许多艺术大师的极高赞誉。他有一首题为《壮丽的...  相似文献   

9.
一张爱玲是带着贵族血液走进新文学行列的女性作家,她不同于一般的新文学作家,贵族的血液积淀着她对处于历史巨变中现代人生的否定性情绪,而她对现代人生的悲剧性体验,又使她嘲笑没落中的贵族的尴尬处境。她既失落于她所属的那个传统,又失落于她冷然无觉的现代历史的...  相似文献   

10.
11.
从时代环境、文学环境以及作家个性等三个方面去分析茨威格把人的心灵作为艺术描写的主要对象的原因 ;从“心理现实主义”创作特点入手 ,谈茨威格中短篇小说中的“心理现实主义”典型塑造  相似文献   

12.
识别美、创造美要有相当的文学鉴赏力,即一定的审美感受力、审美想象力,审美理解力。艺术家在创作文本时可运用超现实的想象等手法将主观情感意愿融入对客观事物信息的加工中去,然而文本意义价值的实现离不开读者的积极参与,更离不开在其中充当桥梁的审美想象。本文仅从接受美学理论的角度和文学鉴赏主体与客体的互动谈起,阐明审美想象力在文学鉴赏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凯瑟琳·林姆以意识流的表现手法,清理出理查德人生旅程中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三个女人的生活,解答出现代都市人心灵空虚和孤独的缘由:对金钱和物欲的极度追求而丧失了人性的关爱,最终沦为人生旅程永远的漂泊者.  相似文献   

14.
凯瑟琳·林姆以意识流的表现手法,清理出理查德人生旅程中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三个女人的生活,解答出现代都市人心灵空虚和孤独的缘由:对金钱和物欲的极度追求而丧失了人性的关爱,最终沦为人生旅程永远的漂泊者.  相似文献   

15.
茨威格通过他的论文、评论、书信、作品中的议论、作品人物之口间接地阐述了他的文学主张。其主张影响着他的创作特色,使他在同时代作家中取得了巨大成功,拥有着众多的读者。  相似文献   

16.
新闻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理论去探讨新闻活动中传受双方心理活动的特点,互动规律及其心理、心理机制的科学。目前,在我国,新闻心理学的研究还处于开创阶段,任重而道远。为了促进这门学科的确立和发展,本文试从新闻记者的创作心理的角度,对新闻心理学这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张雪花是一位本土女作者,以写短篇小说见长。她的作品中,既钩沉历史又品味现实。作品中的人物都是众多生活在社会底层不同命运的小人物。同情、尊重甚至景仰众生乃是文学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8.
迷惘者的两面性生活──谈《太阳照常升起》毛竹生旧有的价值金字塔随着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轰然崩塌了,而新生的价值体系还没有来得及建立起来。从炮火中蓦然发现了上当受骗的战争的年轻幸存者一时把握不着人生的支柱,成了战后社会的异乡人。他们迷惘、痛苦、玩...  相似文献   

19.
20.
在跨越两个时代的老作家中,骆宾基多方涉猎,艰苦劳作,成绩斐然。除了中长篇小说、人物传记、散文和学术论著外,他的短篇小说创作也很有成就。骆宾基的短篇小说,题材面较宽,刻划了许多在旧社会遭际苦难的各类人物,描写了一批社会主义时代的新人,人物形象较为鲜明,艺术表现颇有个性,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本文拟对骆宾基短篇小说在人物刻划方面的特色作些粗浅的探索。一刻划人物、塑造形象是文学创作的一个极重要的方面,它必定受到作家世界观、艺术观和生活经验的制约。只有较好地解决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