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6 毫秒
1.
“依法治市”是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战略方针的地方性重要举措,“依法治市”不仅需要在法治进程中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提高全体市民对依法治市重要意义的认识,而且更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增强市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市民的法律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为实现依法治市的目标提供内在的驱动和必要的支撑。  相似文献   

2.
王淑琴 《金陵瞭望》2005,(21):12-13
依法治市,是将社会主体行为以及城市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纳入社会主义法制轨道,以法律为基本的社会调控手段和评价尺度实现城市治理的法治化。做好依法治市工作,对促进南京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省是根据依法治国方针提出来的 ,是依法治国的具体实践。依法治省就是依法管理本辖区内的各项事务。加强党的领导是依法治省的根本保证 ;恪守法律至上原则是搞好依法治省的先决条件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省的重要内容 ;依法治党、依法治官、依法限权是依法治省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权有两层含义 ,即依法行权和对违法行权进行严惩。行政权来源于人民 ,它是有限的 ,它本身的含义蕴含要依法行使 ;行政权是一柄双刃剑 ,具有扩张性和腐蚀性 ;因而要依法治权。同时 ,依法治权不仅是依法治县题中的应有之义 ,而且行政执法机关存在的种种问题也要求依法治权。为此 ,必须清理执法文件 ,制定行政程序法 ,实行执法责任制 ,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 ,完善监督机制 ,真正实现依法治权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的决策,是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对依法治市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要依法治市,振兴海口经济,就要加强地方立法;严肃行政执法;保证公正司法裁决;普及法律教育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从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到现在为止已经17个年头。中央提出依法治国之后,各个省都提依法治省,然后就是依法治市、依法治县、依法治乡、依法治村,还有什么依法治路、依法治林、依法治水都来了。中国法治建设17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道路并不平坦,诚如江平先生所说的:在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法治建设是进两步退一步。也就是说中国法治建设任重道远,具体原因当然很复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法治、特别是法治文化的认同度并不高。从中央到立法,从官方到民间,从精英到普通民众,大家对法治的理解各异,认同度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7.
拉萨市确定了"党建统市、环境立市、文化兴市、产业强市、民生安市、依法治市"六大战略,并探索实践以法治为原则、共治为基础、共享为目标的"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模式。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各民族全方位平等;发展经济,改善群众生活,畅通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畅通渠道;狠抓教育,提高全民综合素质,培养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意识;创新治理,加强基层社会组织综合治理服务水平,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过程;坚持依法治藏,以立法使民族团结成为全市各族人民的法定责任,将民族工作纳入法治轨道,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城市建设管理法的制定机关、制定原则和制定程序。指出依法管理城市的前提条件是有法可依的。这就说明,制定好完备的城市建设管理法律是依法治市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作为一种治国方略已为现行宪法所确认.如何用心落实依法治国之方略,今天已成为法律学界和实务界讨论的重要话题.我个人认为,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前提之一应当是举国上下对"依法治国"的基本内容有一个共识,即什么叫依法治国?令人遗憾的是,今天我们对何谓"依法治国"至少存在着两种误导性的、片面性的解读:其一,将"国"作地域概念解释,于是就有了"依法治省"、"依法治市"和"依法治县"等口号.其二,将"国"作行政机关管理的事务解释,于是又有了"依法治山"、"依法治水"和"依法治路"等口号.  相似文献   

10.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 治国家,是党的十五大运用邓小 平理论对历史经验进行科学总结 而确立的基本治国方略,它标志 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地方人大 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是组织 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主渠 道,因而在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 略中处于主导地位。多年来,徐 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贯彻依 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行使各项 职权,有力推进了全市的依法治 市进程。 增强全民法律意识,夯实依 法治市的基础 广泛深入地开展全民普法教 育,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 识和法制观念,是推进依法治市…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高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大学有着必然的联系和相互促进作用。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高校的有力保障,而和谐高校的构建又对依法治校提出新的要求。在构建和谐高校的过程中,依法治校的工作重点在于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民主建设;制定学校章程,健全制度体系;强化法制宣传,倡导自觉守法;狠抓法德并举,建设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党"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治党"的提法,指"以党规党法治党",或指"以党规党法、宪法和法律治党",或指"以法律治党".这3种提法均不科学.原因在于其对党的领导的性质、内容和领导方式,法的含义,依法治国的本质,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等,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将党的领导内容简约化,党的领导方式单一化,法的含义扩大化,法治绝对化,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片面化.  相似文献   

13.
关于依法治国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治和民主总是联为一体的,就如专制与人治不可分割一样。我们实行依法治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民主,更好地实现“民治”。依法治国,即是变人治为法治,必须重在管权、重在治官。实行依法治国,关键在于执政党建设。党的领导是不能动摇的,但党要善于领导,党的执政方式要适时转变。党的执政方式的转变过程,即是由人治向法治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建设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之一。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党的执政方式创新的最新成果,回答了我们党怎样执政、靠什么执政的问题,其辩证关系统一于刷新执政理念、实现执政本质、提高执政能力和政治体制改革中。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进步,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正确选择:依法治国,有其发展的必然根据.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内涵,指出了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重要性,特别是提出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应当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执政为民"的价值原则以及合法性原则,民主原则,法律至上原则,公正、公平原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依法执政的主要途径:转变执政理念,增强依法执政意识,提高依法执政水平,加强对党的执政行为的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17.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重大创新,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体现了平等、人权、秩序、效益的价值。依法执政是政治宣言,更是一种体现现代政治文明的施政原则与行为规范。执政党不仅要转变执政理念,增强依法执政意识,而且要把执政程序法制化,追究执政过程中违法者的法律责任,实现依法执政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8.
公民道德建设要靠法律 ,守法是公民基本规范。通过分析“法治—守法”公民道德建设新模式及其理论和实践依据 ,指出以“法治—守法”为依托的公民道德建设不仅具有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模式而且获得了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公民自由守法精神、利导式激励机制等丰富内涵。“法治—守法”与公民道德建设 ,殊途同归 ,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9.
法治与德治并举是对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法治与德治并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坚持法治与德治并举,我们就一定能够赢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胜利,就一定能够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20.
法与道德相互取长补短.法治与德治思想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发展阶段,两者在改善党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等方面将发挥着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