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尼采的哲学是一种文艺性哲学。他所关注的对象和内容也是乔伊斯等现代主义作家所关注的对象和内容。同时,在乔伊斯作为一个艺术家成长的历程中,尼采起到了一位精神导师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尼采的一些哲学与美学学说,如反传统思想、超人理论、无意识理念和永恒轮回说等,对乔伊斯艺术观和创作的形成所产生的多方面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果戈理到乔伊斯缑广飞把现代派文学的巨擘与一个公认的典范的传统现实主义作家联系起来,进行比较研究,或许有些突兀,但是,正如他们小说中所描写的,最不可思议的事都可能发生,果戈理与乔伊斯确实惊人地相似。我们可以罗列果戈理和乔伊斯在人生经历、性格、气质、作...  相似文献   

3.
西方意识流小说“前景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意识流和意识流小说的形成与发展,并重点以爱尔兰意识流作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为研究对象,分析意识流小说的文学前景化特性。这一研究对深化西方意识流小说的创作形式、叙事艺术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奠基人弗洛伊德潜意识、幻想、白日梦等术语是文学作品中情色问题分析的理论基础,析文学与情色问题的关系,可以从精神分析学中借鉴理论.文学作品暴露作家无意识动机、受压抑的情感、未能实现的梦,同时也为阅读者作了一个梦.劳伦斯、波德莱尔、乔伊斯这些文学的情色描写高手以他们的作品为我们显示了情色对于个人存在和生活的重要性.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而情、色成为文学世界构成的要素.  相似文献   

5.
一精神价值需求与文学生产文学作品是作家和读者之间精神联系的中介,是沟通二者心灵的纽带与桥梁.其中,作者社会阅历的深浅、人生价值观的高低,以及艺术才气的多寡,是作品质量和境界的内在的、决定性的条件.但这里还涉及读者的兴趣与审美需求问题,艺术寿命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读者是否认同和青睐.因为读者的接受程度既是作品审美价值实现的尺度,又是作家孕育作品的文化气氛与精神动力.在文坛上,读者和阅读对象意识的觉醒,大大滞后于对作家与作品的关注.读者在文学审美价值实现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是直到当代才逐渐被人们看清并加以凸现的.当人文初  相似文献   

6.
"十七年"的基本身份特征是新民族国家的成立和发展.这深刻地影响到时代的整体文化状况,也对文学提出了新的身份要求.这一要求的最直接体现者是作家.由于新文学传统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作家的转换非常艰难.那些完成了身份转换作家的创作构成了"十七年文学"的主流,体现了与时代身份的高度认同.由于"十七年文学"身份认同的基本方式是政治改造,其过程艰难,结果也是不彻底的.这决定了它既呈现出单一的顺从特征,又有复杂的多层面构成.这要求我们对这时期文学进行评价时,既要关注其外在和主流面貌,更要关注其复杂和深层世界.  相似文献   

7.
汉代作家是具有不同社会身份、 知识结构及审美取向的个体, 身份、 知识背景对作家创作有直接的影响和规约. 不同阶层、 不同社会身份的文学主体, 日常所关注的事务不同, 所思所想有异, 因此, 诉诸文学创作即形成了言说内容及主题话语的明显差异. 与身份相应, 不同的学术背景及知识结构,也会直接带来文学主体审美取向及话语方式的差别. 身份、 知识结构、 审美取向之异是汉代文学生成及发展的重要内驱力.  相似文献   

8.
杨明明 《理论界》2009,(8):155-156
布宁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文学成就很早就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关注.布宁研究作为我国俄罗斯文学研究领域一个富于代表性的现象.亦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俄罗斯文学研究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9.
<正> 社会的日益开放,打开了作家的视野,出现了多元发展的趋向,使我们已难找到文学发展的共同模式.在全国文坛异军突起的强大阵容面前,广东文学这几年来的确是被冷落了.广东文学界正陷入一种难以平衡的“涨落”的困惑中.纵观广东文学,我们不难发现,我省文学确实存在着许多的局限与不足.概括地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内容浅露,反映的生活面狭窄,语言结构粗糙(主要指中青年作家).造成这些不足的原因很复杂,但主要原因还应该从作家的文学素质方面去追寻.因为,广东文学就其总体的立足点来说,作家更关注的是社会的变革,以近距离描绘生活大潮为焦点,注重捕捉时代的足  相似文献   

10.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奠基人弗洛伊德潜意识、幻想、白日梦等术语是文学作品中情色问题分析的理论基础,分析文学与情色问题的关系。可以从精神分析学中借鉴理论。文学作品暴露作家无意识动机、受压抑的情感、未能实现的梦,同时也为阅读者作了一个梦。劳伦斯、波德莱尔、乔伊斯这些文学的情色描写高手以他们的作品为我们显示了情色对于个人存在和生活的重要性.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而情、色成为文学世界构成的要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沈从文和乔伊斯的小说在民族道德与现实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方面存在趋同性,在基督教与佛教哲学观和文学手法哲学思想层面呈现差异性。在佛教哲学观背景下,沈从文的民族道德与现实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具有较强的地方色彩和家庭观念。在基督教哲学观影响下,乔伊斯的民族道德与现实主义哲学思想更具开拓性,表明社会向前发展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2.
文学观念和文学理论历来是建筑在杰出作家的创作基础之上的.正确的文学观念和理论始终依靠作家生活经验和丰富的写作实践,这样产生的观念与理论才不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纵观文学及其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正是文学理论家、批评家的概括和作家自身的创作体验的总结与对文学理论创新的回应,共同促进了文学创作观念和理论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唐金海  张喜田 《学术研究》2005,12(11):122-125
20世纪中国文学社团、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是与作家吸收中外文化营养与公共关怀分不开的。传统的载道观使作家关注现实,随时代而变;抒情写志传统使文学社团、流派沿着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道路齐头并进;而西方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思潮也成为这些社团产生与发展的精神酵素,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也使这些文学社团流派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随着有关人类心理潜意识的观念逐渐被广泛接受,文学也表现出探究这一神秘领域的强烈欲望。从二十年代爱尔兰的乔伊斯,到八十年代中国的众多“新潮”作家,无不在这方面孜孜努力。如今,文学能否表现潜意识已不成其为一个问题,然而,文学究竟如何表现潜意识,这恐怕仍然将是一件需要认真讨论的事。  相似文献   

15.
当后现代主义铺天盖地席卷全球之际,马华文学在这一波文学风潮的冲击下,与曾经对它具有深远影响的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思潮有着怎样的不同,它又在具体的文本体式上与过去的风格有着怎样的变化,这是所有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者所关注的课题.一方面这样的趋向有着普范的意义,其他地区的华文文学也同样面对;另一方面也可作为一种个案来审视,以掌握当下华文文学的范式转向与思维移势.后现代登陆马华文坛为文学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特别是不只吸引了新生代作家,也把资深作家推向台前;明显的它让这些作家具有更大的实验勇气,开拓了不少新型的文体,为文坛拓展了更多元的文风.当然这些后现代作品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如何从失败中去寻求改进,将是考验这股文学风潮能否走得更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对刘宋文学现代意义的研究肇端于20世纪前后,由于文学界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发轫、发展,学者对刘宋文学的关注由诗文扩展到小说等多种文体,由文人作品转向民间作品等多个层面。其后关注研究的学者增多,至21世纪前后,研究达到了高潮。刘宋文学研究的特点体现在,文献的蒐集与文学研究互相推动,形成了刘宋文学研究的繁荣;研究不均衡,就作家而言,选题过于集中在重点作家、作品,对次要作家关注不够,而就文体而言,刘宋作家及诗文、小说作品现存较多,现有研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存在相当大的研究空间;尚无学者对刘宋文学进行整体的把握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解读汪曾祺     
汪氏的价值在于他是作家中出色的书家,又是书家中出色的作家,二者合一,便支撑起了一片 一般书家难以企及的艺术天空.但这一片天空已随着汪氏的逝去而逐渐黯淡.因为汪氏虽是双栖的,但更属于文学界.而文学界只关注他的文学建树;对书法界而言,汪氏在根本上不是圈中人士.身份如同票友,因此也不会对他报以过多的热情.这种身份的复杂性赋予了汪氏书法孤岛般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18.
创作主体的个体作家的心态直接作用于创作过程,制约文学作品的风貌,作家群体相同相近的心态则可以直接影响一个时期文坛的创作趋向.影响文学创作文学演进的创作主体心态包涵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由人生观、历史观等制约并构成的创作心态;二是由审美态度、艺术追求等制约并构成的创作心态;三是由作家写作时的心境制约并构成的写作心态.创作主体的个体心态、群体心态与文学发展的联系应该受到文学史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香港文学在中西文化交汇的语境中产生和发展.在香港文学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三种代表性文类社会写实性文学、前卫探索性文学和通俗娱乐性文学,侣伦、刘以鬯和金庸分别是其代表性作家,这三位代表性作家的文化追求和文学创作,分别凸显了香港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论精神分析学理论与心理时间学说对意识流小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流文学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一种流派,20世纪20—40年代盛行于欧美各国。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和柏格森“直觉主义”、“心理时间”学说对意识流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个时期中,意识流文学曾有过辉煌时期,并产生了像法国的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英国的弗吉尼亚.伍尔夫以及美国的威廉.福克纳等一大批杰出的意识流小说大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