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全球经济增长的跨世纪比较,作者洞察出18世纪末开始的工业革命之后的经济增长与先前经济增长之根本不同在于工业世界是以人口总量相对于产出总量的增长率呈现稳定下降态势和广大普通民众生活水准的普遍提高为典型特征。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以马尔萨斯(Malthus)的人口理论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可以成功解释传统农业社会里各国人均收入大致相等且基本上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而以贝克尔(Becker)的人力资本积累理论为代表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则可以成功解释现代工业社会中全球人均收入的持续大幅度成长、跨国人均收入的巨大不平等和人均收入跨国分布的动态变化。最后,作者指出随着仍然处在进行中的工业革命向全球各个角落扩散,世界人均收入整体上将不断提高,而解决全球低收入人群生活水准的最佳途径是不断地增加世界产出总量,而非重新分配现有的世界总产出。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是就业的根本途径,是就业增加的函数,就业增长率根植于经济增长率的变化。经济转型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GDP就业弹性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因此,进行相应的对策分析,增强就业弹性,可以缓解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离不开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是推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力量.而随着科技日益进步,是否会减少劳动需求,影响扩大就业,人们对此存有疑虑.本文就科技进步如何扩大就业及其对策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瑜 《兰州学刊》2012,(3):126-131
农村劳动力参与非农劳动是中国二元经济转换的一个重要特征。文章在人力资本视角下,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2006年的数据,通过建立Logit模型,控制其他影响变量,考察人力资本对非农劳动参与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民的非农劳动参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非农劳动参与有积极影响,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非农劳动参与,但健康状况对非农劳动参与的影响并不明确;控制变量方面,农业劳动任务的增加会降低农民的非农劳动参与率,地域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方面也具有显著影响,相比东部地区而言,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劳动参与概率更低一些,此外,婚姻因素对非农劳动参与的影响并不明确。  相似文献   

5.
从制度因素中经济权利的角度剖析中国转轨时期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因,分析经济权利作用于劳动、知识、资本要素增长率的过程以及对于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我们认为,中国转轨初期经济高速增长的源泉,在于赋予民众一定程度经济受用权的前提下,通过逐渐扩大民众经济行为权,使民众的要素供给增加,进而带来经济增长率的提高。随着改革的深入,当行为权不再起限制作用后,应继续促进要素供给增加以取得进一步的经济增长,并将改革的重点主要转向完善经济受用权。  相似文献   

6.
在世代交替模型的框架下研究了死亡率、生育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模拟验证其相互关系,得到了以下结论:(1)随着死亡率下降,家庭将降低生育子女数量,并增加对每个生育子女的教育投资和健康投资。(2)随着死亡率下降,劳动力增长率下降,人力资本增长率上升,经济增长率不确定。利用我国实际参数进行的数值模拟显示,在当前条件下,随着死亡率的下降,我国经济增长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3)劳动力增长率增加抑制经济增长率上升,而人力资本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率起促进作用。据此提出坚持和完善现行生育政策,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高增长高失业并存的经济现象,关于技术进步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还没有一致的结论。本文采用可分劳动DSGE模型分析框架,模拟技术进步对我国产出和就业的作用。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产出和就业增长影响的不同步性是我国高增长高失业并存的重要原因,即技术进步促进产出增长的同时就业人数没有同等幅度增加,产出增长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相对减弱。模拟结果还表明,技术进步会使投资增加,资本会替代劳动,但即使去掉技术进步造成的资本对就业的不利影响,技术进步依然促进了就业的净增加。技术进步不是我国高增长高失业并存的原因,相反,技术进步促进了产出和就业的共同增加。  相似文献   

8.
中国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规模和结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规模和结构两个角度出发,就中国税收对经济增长影响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现阶段,宏观税负的增加对劳动要素的产出效率产生积极影响,但降低经济的整体生产规模;流转税类份额的增加提高劳动的产出效率,降低资本的产出效率;所得税类份额增加提高资本产出效率,降低劳动产出效率.同时,所得税类份额的增加提高经济的总体规模,而流转税类份额的增加则降低经济的总体规模.说明在现阶段的中国经济中,有必要加强税收体制改革,适当调整所得税类份额,促进生产模式转变,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9.
相关数据表明,经济增长率显著高于就业增长率,就业弹性长期呈现下降趋势,但仍是拉动就业增长的主要动力。二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均显著高于全国水平:工业产值增长的就业弹性最高,是增加就业的主渠道;服务业就业弹性虽在下降,但也保持较高水平,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农业排斥就业,而且趋势加强。因此,扩大就业、优化就业结构,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工业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离不开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是推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力量。而随着科技日益进步,是否会减少劳动需求,影响扩大就业,人们对此存有疑虑。本文就科技进步如何扩大就业及其对策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碳减排税收政策的影响涉及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能源使用效率等多个领域。但目前正在实行的碳减排税收政策扩大了资本所有者和劳动所有者之间的收入分配,在较低程度上刺激了经济的增长,对改善能源使用效率的作用并不明显。中国存在经济稳定增长下的最优碳税税率,必须适时对资源税进行改革才能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进而扩大资源要素的产出,进一步降低碳排放强度。但是,为了有效控制收入分配差距,在出台碳减排税收政策时必须配套完善财产税和所得税的税收制度。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远远低于GDP平均增长率.通过对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1978~2008年Panel Data数据研究,我们发现,经济结构调整是影响农村人均收入的重要因素,对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率有负面影响.农村物价水平的波动对农民收入增长率也起到负面作用.对此,要积极采取措施对农村中的资源要素流动进行合理引导,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要注意反哺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金融支持.政府需要发挥好宏观调控的作用,防止农产品生产资料和农村消费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多重均衡汇率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波克 《东岳论丛》2006,27(1):27-30
多重均衡汇率的政策意义在长期内可表述为:政府的汇率政策辅以扩张性货币政策,不仅在短期内可以增加就业和提高经济增长率,并且也将在长期内将宏观经济提升至一个较高的发展轨道。因此,只要通货膨胀的压力在可被承受的范围之内,政策即可以通过选择一个较低的汇率来加速长期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9(5):56-59
振兴老工业基地过程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和经济增长率提高并没有带来就业水平的显著改善、国内政策性投资增加和外资流入并没有伴随一般商业性贷款规模的增加,少数大企业占用更多的发展和振兴资源而大量的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同等的发展条件,本文分析了以上制约东北振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成肖  李敬 《西部论坛》2021,31(1):48-58
劳动争议纠纷的增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采用1998-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表明:劳均劳动争议案件数与劳均资本存量显著正相关、与劳动收入份额显著负相关,劳均资本存量与劳动收入份额显著负相关;劳动争议增加将促使企业用资本替代劳动,产生资本深化现象,而资本深化程度的提高会降低劳动收入份额,并且资本深化在劳动争议影响劳动收入份额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因此,应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增强对劳动争议的调解处置能力,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1992年以后,中央计划价格逐步被市场价格所代替,在这个过程中,改革以前所形成的压抑型通货膨胀转化为公开的通货膨胀.随着通货膨胀的公开化,通货膨胀压力就会越来越弱,价格会越来越接近市场价格,进而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也表现为显著.我们认为,可以通过提高潜在产出来控制通货膨胀.导致潜在产出具有上升趋势的因素主要有技术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投入的增长.当然,过度依赖要素投入来刺激经济增长,会导致价格指数尤其是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的上升,产生通货膨胀压力.因此,依赖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潜在产出,能较好地抑制通货膨胀,真正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与较低的通货膨胀率.  相似文献   

17.
扩张性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出现衰退阶段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减税是一个重要的工具.但不同的减税手段,其造成的影响不尽相同.不论是降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还是降低企业所得税,均可以提高长期经济增长率.相比于消费税和个人所得税,降低企业所得税所拉动短期经济增长的效果更为明显,因此,为熨平短期经济波动,短期内,应该优先选择降低企业所得税;而长期内,应降低个人所得税,进而增加消费需求,促进经济的增长;同时应继续完善调整产业结构的减税政策.  相似文献   

18.
科技进步与扩大就业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增长离不开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是推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力量。而随着科技日益进步,是否会减少劳动需求,影响扩大就业,人们对此存有疑虑。认为科技进步与扩大就业,是一个两难选择。究竟如何正确认识、处理科技进步与扩大就业的关系,这里我们试做如下探讨。科技进步是否会影响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这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有人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设备不断更新,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势必会出现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所以科技进步不利于扩大就业。也有人认为,从短期和局部看,科技进步对就业有负面影响,但从长…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54个发达国家和24个发展中国家1980-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系统广义矩估计,检验实际汇率波动、金融发展及二者交互作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计量结果表明,对于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实际汇率波动阻碍经济增长;而对于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实际汇率波动则有利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水平应当成为一国汇率安排的重要考虑因素。金融过度发展无助于经济增长率的提高,甚至会存负面影响。此外,还发现样本国家的经济增长呈现收敛性。  相似文献   

20.
产业部门是就业的载体,产业结构变动必然反映在就业结构的变动之中。1996~2011年,新疆生产总值总体上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新疆就业人数的绝对值在增长,但是三次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水平低于其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新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程度较大。这说明,新疆的经济增长、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就业的促进作用相对比较有限,第三产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自治区政府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支持其快速发展,由此促进新疆就业水平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