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是从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开始的。他们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同时在借鉴苏联和东欧国家工业化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初步提出许多重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思想,构成了毛泽东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当中国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大规模国家工业化开始起步的时候,摆在党和毛泽东面前的工业化道路模式大体上有两种:一是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一是苏联…  相似文献   

2.
通过把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与苏联工业化模式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目标及资金来源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比较,不仅能帮助我们从深层次探询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经济原因,而且能为我国在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国内形势而提出来的 ,也使我国从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中走了出来 ,发展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 ,开创了中国新式的工业化道路 ,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4.
李波  刘锐 《理论界》2008,5(5):16-17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为了使中国稳步地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苏联因素极大地影响着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为了探索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联系本国的实践,对苏联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在认识和实践上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思想.这一思想成了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产生的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5.
倪宪章 《北方论丛》2002,3(2):122-124
从新中国成立到六十年代,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进行了探索.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工业化道路选择以苏联模式为榜样,即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道路,重工业是农业、轻工业的基础,它决定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存在和发展.五十年代中期毛泽东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最终走出了一条以"农业为基础"的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以当时我国工业化所处的时代背景、历史基础和实现条件为依据,提出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他从当时的我国国情出发,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工业化路子: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把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作为我国工业化的具体目标;十分重视我国工业化的协调发展,提出了发展工业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强调实现工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是毛泽东开创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灵魂和基本精神;从国情出发,走符合中国实际的工业化路子,是毛泽东开创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主线和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三中全会以来最重大的理论创新之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当代中国调整和改革工业化战略的根本依据.同既有的工业化道路相比,当代中国的工业化,不仅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政治方向,而且还要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色:第一,经济技术相对落后的国情和国际经济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决定中国的工业化不可能是传统意义上或经典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的翻版,必须是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第二,就中国工业化进程而言,最大的改革就在于给社会主义工业化引进了市场手段,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在世界范围内开辟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崭新道路;第三,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中国工业化必须根据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特点,探索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工业化新模式.同时,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时代主题转换为中国工业化提供了向外学习、加快发展的新机遇,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为中国工业化提供了内外双重动力.  相似文献   

8.
孟宪平  姚巧华 《理论界》2007,43(6):172-174
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曾经出现过新经济模式(即列宁模式)、托洛茨基等人提出的“超工业化模式”、布哈林模式、斯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的人道的民主主义模式。在这些模式中的人本意蕴是不相同的,新经济模式(列宁模式)因为列宁的去世以及其它等原因而中断,“超工业化模式”因为不符合人民的意愿而退出历史舞台,布哈林模式也随着斯大林对其人身的剥夺而湮灭,历史选择了斯大林模式并最终定格。戈尔巴乔夫的人道的民族主义模式因为偏离了苏联社会主义道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人本观,不仅没有成功,反而使苏联的社会主义人本实践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它特在对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突破上,特在独具一格的制度依托、目标指引、发展内涵、路径选择上,具有既区别于苏联模式,也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和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道路问题对中国未来发展极为重要。党的十八大要求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确保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动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不仅可以确保我国未来发展道路不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而且可以超越存在严重弊端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扭转苏东剧变给社会主义发展带来的不利局面;同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还可以确保在与资本主义比较竞争中凸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并且为其他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探索符合自己国情发展道路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对中国建设道路的探索陈李龙一、在经济建设上,提出要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建国初期,由于缺乏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曾把发展重工业的道路视为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但这条道路却是靠牺牲轻工业和农业来追求重工业的片面发展。毛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成与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因由、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础。它既遵循现代化道路的一般规律和普遍逻辑,又立足中国实际和国情要求,体现出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和苏联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化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条道路彰显出政党领导与人民主体、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坚持原则与改革创新、经济中心与全面协调、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和平发展与跨越提升辩证统一的鲜明特征,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于彰显科学社会主义生机活力、推动现代化强国建设实践进程、拓展发展中国家现代化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独立探索中国式工业化道路,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从观念上、体制上突破了苏联模式,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认识和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邓小平紧紧把握中国国情和时代脉搏,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开创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现代化进程大大向前推进。邓小平提出了比毛泽东更切合实际的工业化战略目标,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的农轻重协调发展作为工业化战略重点,确立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地区非均衡发展工业布局。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为了改变中国贫穷落后局面,坚定选择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并基本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良好基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艰辛探索,为我国今天工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继续推进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印度独立后,尼赫鲁根据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探索了一条工业化道路即中间道路———印度式的社会主义。文章着重分析了尼赫鲁工业化道路的特色及原因,并从中得出了国家发展必须要立足国情、扬长避短、突出特色等启示。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的伟大事业.在我国,它经历了从照搬苏联模式到独立探索,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从在计划经济体制内求突破,到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抓革命,促生产”,走以生产关系为社会主义生长点的发展道路到发展是硬道理,以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生长点的建设道路.这一历史转变,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举,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一、从“以苏为戒”,寻求“适合中国的路线”到“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毛泽东历来以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精神而著称.他一生厌恶教条主义,反对照抄别人的模式.建国初期,由于缺乏经验搬了苏联模式,他心里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认为“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毛泽东觉察了苏联体制的弊端,提出“以苏为戒”,不能再走他们走过的弯路.随之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处理好的十大关系,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提出了改革及若干经济建设的新方针;要正确处理政治生活、思想文化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调动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十大关系的提出,表明我党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  相似文献   

18.
1949年,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随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新疆各族人民也随之走上了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建国41年来的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新疆。一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与苏联相毗邻。俄国十月革命后,对新疆少数民族人民产生巨大影响,苏联的榜样,鼓舞着他们争取解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代表的西方现代化道路和以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道路都曾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化事业发展,却也都存在着固有的矛盾与缺陷,酝酿着现代化的危机.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现代化事业在经历被动适应与主动迎接后成功探索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并开始走向引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基本国情,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趋势,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的经验教训,逐步确立了继续完成工业化和推进信息化的双重工业化目标任务,并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历经以市场化与工业化融合互动为中心和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互动为中心的两个阶段探索,成功地探寻到了一条既适合本国国情又顺应时代潮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实现了对社会主义国家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和西方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双重超越,初步解决了在经济文化落后大国、工业化后起国、处于世界传统工业化向现代信息工业化转变过程中,如何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