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产生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一部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书中描写了汉灵帝中平元年(184)——晋武帝太康元年(280)间近百年的历史,生动地再现了这一期间封建割据群雄战乱的局面。由于描写战乱,所以关于战争的描写是这部书的重要组成内容。更可宝贵的是作者不但生动地描写了这些战争,而且体现了一定的古代军事思想,使这部书成为一部十分难得的形象性的军事教科书。认真研究一下这部书的战争描写,对于掌握古代军事理论、了解古代战争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官渡之战是《三国演义》着力描写的战役之一,它是袁、曹两股封建势力的一次决战。下面分五个方面来谈。  相似文献   

2.
周瑜.作为历史人物,“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以其短暂的一生,为东吴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追随孙策,辅佐孙权,统率东吴大军,攻城略地,屡建奇功;他在几件关系孙吴存亡的大事上.如拒遣人质,赤壁抗曹等等,都提出了正确的主张,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他“性度恢廓”,《江表传》载:“程普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他“姿貌壮美”,气度洒脱;他精于音乐,时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谣,……总之,确如陈寿所说,周瑜是三国时代的一位“奇才”.  相似文献   

3.
《三国演义》对三极争逐的描写,从宏观角度看,具有重大的认识意义和美学意义。其认识意义在于它揭示了三极争逐所应遵循的总体战略原则及各方主帅所创造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其美学意义在于它使矛盾冲突丰富而复杂,增强了情节的戏剧性;它把人物置于多重矛盾的汇合点上,展现了人物多方面的思想性格,凸现了人物形象;它自然形成的三条主要情节线索,构成了作品的绳式结构;它在频繁的战斗之间造成必要的穿插,形成寒热相济、张弛相间的艺术节奏。  相似文献   

4.
《左传》叙事最突出的成就在描写战争《,三国演义》可说是一部"全景性军事文学作品"。战争描写在两部作品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本论文将《左传》和《三国演义》放在一个平台上,以两部作品中的一些重要战役为例证,对二者的战争描写进行对比。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三国演义》在战争描写手法上很多方面不仅很好的继承了《左传》,而且有很大的发...  相似文献   

5.
6.
《三国演义》是我国优秀的古典小说名著,其中描写了许多公共关系的实践活动。这些发生在政治、军事、外交中的古代公共关系活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作者:王建平,讲师,河南大学文学院党总支办公室主任,邮编475001《三国演义》作为...  相似文献   

7.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小说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于《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研究是整个《三国演义》研究中谈得较多且较深入的课题之一,因为这一课题关系到如何评价这部古典名著的价值问题。然而,六百年来,关于《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上所取得的成就却众说纷纭。本文主要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做了述评,并兼及典型问题的再认识,我们认为要判定一部叙事文学作品在人物塑造上"是否取得了成就,取得了多大成就",只需用"是否塑造了成功的艺术典型"这一准绳去判断即可,无需再分"××化"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指出:“高尔基很惊服巴尔扎克小说里写对话的巧妙,以为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象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水浒》和《红楼梦》的有些地方,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花边文学看书琐记》)其实,《三国演义》的人物语言也同...  相似文献   

9.
文艺作品中人物心理感情的描写,是深化人物形象,增强人物的真实感、立体感,从而使其产生巨大艺术魅力的重要手段。我国优秀古典戏曲《西厢记》,不仅以其深邃的思想、动人的情节、宏伟的结构和华美的语言赢得了“天下夺魁”的盛誉,而且在对人物心理精确而细腻的刻画上,也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中国戏曲向来以抒情写意见长,它常常抓住人物一刹那的感受和内心活动,通过精炼的宾白、优美的曲词以及传神的动作、逼真的情态,把蕴藏于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等极其微妙  相似文献   

10.
《三国演义》写马谡的篇幅有限,但马谡的知名度却很高,一提及马谡,人们的心里立即会浮现一个“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者的形象。这个看似过场性的角色,在《三国演义》的人物画廊中却有其特定的位置。他的失败的悲剧,很值得我们加以审视。  相似文献   

11.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不仅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社会中的黑暗,而且成功地运用了心理学的观点,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有着栩栩如生的描写。我们通过对作品中各类人物的心理描写的分析,可以看到作家的心理学观点没有离开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去空洞地、抽象地、主观地写人物的心理变化,而是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和作  相似文献   

12.
罗贯中,这位政治上志不获展转而在三国历史上逞才使气的“湖海散人”,当他登临空旷冷寂的三国古战场,当他目睹《三国志》展示的波诡云谲的历史画卷,他定会油然生思古幽情,发无限感慨吧,惜乎我们今天已难得其详了。不过,透过他精心结撰的《三国演义》(以下简称《演义》)这部发愤之作,我们的确可以聆听到他对人的力量的欢愉歌唱和对“天数茫茫不可逃”的沉重叹息,的确可以感受到他在世事沧桑面前的迷惘,寻觅到他徘徊于天人之际的足迹。  相似文献   

13.
在蜀汉后期的四个重要人物中刘禅虽然平庸,却安于君位,与历史上形形色色的昏君、暴君相比,表现不算太差,堪称“庸主”的典型;蒋琬、费祎是诸葛亮选定的接班人,对稳定蜀汉政权起了重要作用。《三国演义》对他们执政时期一笔带过,是一个明显的缺陷;姜维虽力图继承诸葛亮遗志,但国势衰微,无力回天,只能成为一个令人同情的悲剧英雄。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表现王侯将相、叱咤风云的男儿天地的<三国演义>,还是描写下层社会、英姿飒爽的须眉英雄的<水浒传>,或多或少都出现了一些女性的身影.两部作品对女性群体的描写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各自的特点.但是在封建文化"男尊女卑"意识的支配下,两部作品对女性都存在着女人非人、女色祸水的观念,其中的女性在男权的压迫下,始终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本文试着比较这两部作品的女性世界,挖掘其中的女性描写,探索造成这种现象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5.
“五四”时期,文艺界出现了不少反映青年知识分子争取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的作品。《伤逝》写的也是这个主题,而鲁迅却一反当时文艺界流行的倾向,以一对青年男女从相爱到分离的爱情悲剧,愤怒地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吃人的本质,特别是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批判了资产阶级的个性解放思想,形象地说明了这样一个深刻而独特的见解:离开了  相似文献   

16.
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并进而表现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我国古典文学的杰出名著《红楼梦》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是与其出色的心理描写密切相关的。这成就,正是曹雪芹对我国古代文学心理描写的传统经验加以继承和发展的结果。一心理描写,就是艺术地表现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为了塑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一定要把人物外部动作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刻画结合起来。古代文论、画论  相似文献   

17.
中外文艺评论家一致公认列夫·托尔斯泰最善于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有的直接称他为“无可比拟的心理学家”。我国著名作家茅盾也曾指出:“托尔斯泰作品的宏伟规模、复杂结构、细腻的心理分析、表现心理活动的丰富手法、以及他的无情地撕毁一切假面具的独特手法,都大大提高了艺术作品反映现实的可能性,丰富和发展了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方法。托尔斯泰的艺术技巧是世界各同的作家都愿意学习的”。茅公这里所指出的“细腻的心理分析、表现心理活动的丰富手法”,就是托翁高超的艺术技巧中最突出的方面。  相似文献   

18.
《史记》在前代史书的基础上“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吾国之有史学,殆肇端于司马迁欤。”《史记》既是我国史学的发端,又是我国史传文学之滥觞。《左传》、《国语》、《战国策》尽管也写人,并取得了—定的成就,但这些书中的人还只是历史事件的附庸,在叙事过程中被顺带地描绘。人物多举动而少思想,描写多片断而不集中,所以这还算不上史传文学。史传文学的建立以《史记》为标志,是因为书中人物形象比较丰满了,也就是说它具备了一些初步的表现人物的条件。如人物外貌神态的勾勒,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人物性格特征的刻划,作者感情意识的渗透等。而其中人物心理活  相似文献   

19.
司汤达因在《红与黑》中表现出的卓越的心理描写天才,被评论家称为"现代小说之父"。现实主义作家都强调细节的真实,而司汤达着重刻画的不是客观环境,而是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致和逼真,他以惊人的艺术直觉和卓越的审美超前性在某种程度上进行了一场"静悄悄"的艺术革新,并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认为,人的意识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心理活动,能调节、控制人的行为活动,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因为它是心理的表层,因此称它为“表层心理”。而“深层心理”是隐藏在心理深处的一部分心理活动。深层心理是在伦理、道德、法律、宗教、风俗习惯等社会观念的影响下,不能或不敢公开表现出来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它在表层心理的控制下埋藏在人的心底深处。表层心理与深层心理是辩证统一的,表层心理控制着深层心理,但当人失去理智或理智减弱的短暂时刻,深层心理也会影响人的行为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