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文精神逐渐成为知识界讨论的热点话题.通过对近20年来人文精神探讨的进程、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观点的简要梳理,总结出人文精神研究取得的成果、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善念是人文精神的灵魂所在。在这20多年的历史演进中,作为“善”之主体的人文知识分子,从内在心态到外在姿态都全然发生了根本变化。而这种变化的背后,是两种不同语境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以及彼此相互关系的巨大变化。1993年的讨论,在近似一体化社会结构中,知识分子的独立性相对容易确立,其启蒙民众的内在意愿及文化姿态均容易彰显。而20多年后的今天,三大领域冲突,四种文明交织,两种“冲动”失衡,在这样的普遍状态下讨论人文精神的重构、善念的重铸问题,势必要从人文精神与善念的文化承载体系,特别是文学艺术创造中寻求某种突破,在“多元善变”的文化趋势与“一念安居”的人文精神之间找到一种新的平衡,重新凝结起我们的善念。  相似文献   

3.
《读书》杂志从1994年3月号到7月号连续发表5篇题为“人文精神寻思录”的座谈讲话(上海和江苏学者参与其事),引发了范围广、时间长的关于人文精神的热烈讨论和争论。第一批发言者把人文精神理解为人的终极关怀,安身立命的根本态度,直面现实、敢于批判的勇气。他们是有感于这些价值和精神不复存在而提出问题,认为涉及到的是文学和人文学术各门学科和中国知识分子整体,并认为这是时代的问题、世界范围内的问题。需要深入讨论的是:什么是人文精神?它是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失落的?如何重建人文精神?各次座谈发言的重点、内容和倾向都不相同。第一…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时代人文精神悖论之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数字化时代是人文精神充分彰显的时代 ,主要表现在人的自由时间的大量增加、人的能力的极大提高、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同时 ,数字化时代人的发展又面临一系列悖论 ,主要表现为数字化时代是感性的解放还是感性的泯灭 ?是民主时代的到来还是一种新的统治方式的形成 ?是信息的自由流动还是带来了“电子公共牧场的悲哀” ?是数码鸿沟还是数字共产主义 ?是主体性的张扬抑或是主体性的丧失 ?  相似文献   

5.
在以往“人文精神”问题的讨论中,形成了主张“终极关怀”与倡导“世俗关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彼此相互排斥争论不休,使其成为一个二元对立的命题.从人学角度看,终极关怀与世俗关怀都是人文精神中的应有之义,可将其理解为人文精神的两个维度,二者在人文精神的有机整体中既相互冲突又相互依赖,构成一种紧张的“张力”关系.在这种“张力”关系中,才能使世俗关怀与终极关怀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从而实现人性和人类社会的合理健全发展.从历史上看,人文精神不断丰富发展,就是在世俗关怀与终极关怀既冲突又融合的“张力”关系中,此起彼伏地向前推进的.对人文精神问题进行历史反思,并从人文精神的内在“张力”关系着眼推进探讨,有助于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中国当代人文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依然是他们的精神特征。当代人文精神是一种主体性精神 ,并非完全与世俗精神对立 ,批判性和超越性是其内在特征。人文精神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起着价值导向作用 ,有利于人的生命优化。当代人文知识分子应守护着人文精神 ,保持一种批判理性  相似文献   

7.
1999年的"盘峰诗会"是诗歌界此前关于"90年代诗歌"不同认知、立场、态度之间矛盾的集中体现,引发了此后持续数年、参与人数甚众的诗歌论争、论战,其中既体现着不同诗歌追求和美学取向的分歧,也表征出微观诗歌场域中话语权力的争夺和人际关系、利益纠葛等的影响。"盘峰诗会"及相关的诗歌论争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此前诗歌的稳定性格局,呈现出新的力量对比和板块结构,对此后的诗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并作为典型个案,凸显出中国诗歌尤其是诗歌批评的诸多内在问题。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之人文精神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针对目前图书馆普遍匮乏人文精神的问题 ,提出我国图书馆应该采取开放的管理 ,舒适的环境 ,多种形式的信息辅导 ,个性化服务和关怀弱势群体等诸种措施发扬人文精神 ,这样才能推动图书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文精神与世俗化——关于90年代文化讨论的对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两年来的“人文精神”与“道德理想主义”论争是继80年代文化热之后我国文化界的又一次重要讨论.各派不同观点自陈其说,各据其理,机锋相向,互相辩难,呈现出一派复杂交错的理论景观.此次讨论的背景较前多有拓展,既有近年来我国学人对本世纪初社会转型期文化(清末民初以上溯至明清、宋元、魏晋之际等社会转型期)颇具针对性的研究背景,又有自30年代到港台50年代文化本位主义讨论的历史渊源;既有80年代文化热所提供的重要思想资源和持久影响,又有西方当代不断生发出来的最新思维和理论资源上的,往往是举足轻重的影响.这次讨论的重要意义被表面上的文人意气、词锋交就掩盖了.加之整个讨论的粗疏与浮泛,致使一个重要历史转折时期的重大课题被后现代化甚至戏剧化了.在我  相似文献   

10.
熊辉 《殷都学刊》2009,(2):106-109
针对当前知识分子人文精神缩削的情况,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原因:知识分子的经济地位、知识分子价值的评估体系、时代语境、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文化思潮等因素共同促成了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现状.对此进行讨论,是希望知识分子能明确自己的社会立场和社会责任,推动民族文化精神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育从某种意义而言是民族精神的哺育,承担着提高国民素质,弘扬民族精神的重任.如何将人文精神渗透于语文课堂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关注的永恒话题,本文就此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李明 《兰州学刊》2006,(2):66-67
从对“美学大讨论”的反思中,可以看到其中潜在的诸多病症,有精神上的,也有“肉体”上的。而形成长期影响的,较表层的是三重的“隔”,而更根本的深层病症是审美精神的失落。  相似文献   

13.
晚清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是在反传统的文化批判与激进的政治实践追求中得以逐渐彰显,其在催化国家政治命运现代转型的同时却也圈定了以政治价值取向为终极目标的特定的文化内涵.其结果是政治色彩的过度浓厚极度地干扰了文化现代性发展过程中的学术架构的建设,缘此又导致了群体文化失重感的产生.最终在中西文明较量中一度代表了激进阶层的知识群体沦为保守的一族.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诗歌是诗人在新的环境下对诗歌、现实和历史重新思索的产物.它既有对此前某些偏激幼稚的写作风气的纠偏,又继承了文革地下诗歌批判锋芒和第三代诗歌运动中多元化的心灵表达.在诗歌观念和技巧成熟的同时,不同立场的诗人在观点上的分歧和矛盾也开始暴露出来.和80年代相比,90年代诗歌的区别可概括为断裂、延续、深入、分化.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诗歌是诗人在新的环境下对诗歌、现实和历史重新思索的产物。它既有对此前某些偏激幼稚的写作风气的纠偏,又继承了文革地下诗歌批判锋芒和第三代诗歌运动中多元化的心灵表达。在诗歌观念和技巧成熟的同时,不同立场的诗人在观点上的分歧和矛盾也开始暴露出来。和80年代相比,90年代诗歌的区别可概括为:断裂、延续、深入、分化。  相似文献   

16.
中西人文精神传统之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文精神是人类对自身的探究和思考,对人生和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的关注和追问,并力图在生活中去努力实践和追求人性与社会的真、善、美,人生的最高境界和价值。它植根于不同民族文化土壤中,有自己生存发展的传统。中国人文精神传统从先秦开始,到明清,经历代文人的思辩论争形成儒道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天人合一的终极价值追求和人欲对天理的对立斗争。西方人文精神则体现了理性与信仰的对立统一,崇尚自由,追求平等,注重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行动性的思想内涵。本文探讨了20世纪以前中西人文精神的发展和特质,并比较了它们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终极关怀”辨析──对人文精神讨论的审视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极关怀”是人文精神讨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具有超验性、情绪化、拒斥现实等特点,同时也具有建设性的理性和激情与直诚的否定、批判精神,实质上是在捍卫启蒙的言说方式和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8.
河北文化大省建设是以河北人文精神为基点和落脚点的。河北人文精神不但与其文化大省建设有着相同的终极目标,还可为文化大省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河北人文精神又将在文化大省建设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文学艺术是人文精神的载体,人文精神是文学艺术的灵魂,自古河北的文学艺术创作,对传承燕赵人文精神起了重要作用,我们在锻造河北当代人文精神过程中,文学艺术依然可以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河北文化大省建设是以河北人文精神为基点和落脚点的.河北人文精神不但与其文化大省建设有着相同的终极目标,还可为文化大省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河北人文精神又将在文化大省建设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