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逐步提高。为了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走出去"战略。经济的"走出去"必将推动文化"走出去",通过译介传播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并非等同于"送出去"。近年来,以传播中国文化为使命的文学译介在"走出  相似文献   

2.
杨利英 《理论界》2009,(10):16-17
文化"走出去"战略是中国在新形势下制定的国家层面的战略,其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世界文化"思想.准确把握"世界文化"思想、文化全球化理论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内在联系,能够深刻地理解"世界文化"思想的当代意蕴,从而使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达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王春林 《学术论坛》2012,35(7):116-119
实施文化"走出去"已成为提升我国在东盟国家的国际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文章总结了近年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实施文化"走出去"的基本模式与途径、基本特点,并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文化"走出去"模式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走出去"战略实施10年来,中国资源类企业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力量。现有的成果主要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全球化理论并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对资源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效应和对策建议进行研究,而本文则从中国资源类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出发,以新新贸易理论———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作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依据,从该理论的角度探讨了中国资源类企业大规模投资西半球国家的根本原因及其"走出去"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将企业抵御风险能力纳入企业异质性的考察范围,为推动中国资源类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内涵和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文化贸易市场的格局没有改变,我国文化服务贸易仍存在较大逆差,文化"走出去"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加快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本文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内涵与现状进行了创新解读,提出"走出去"战略的本质是在继续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使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转变以往吸收多而输出少的局面,形成双向、均衡交流和传播的新格局。与此同时,本文总结分析了"十一五"以来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模式和途径,将其概括为一种"政府扶持、企业运营、银企合作、利用和建设国际化流通渠道与传播平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化模式。鉴于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发展的赶超型和后发型特点,本文强调在"十二五"的后金融危机时期,应当进一步创新有利于文化产业、文化贸易发展的体制机制、传播方式和公共政策,兼顾内需、外需两个市场,发展和完善各类行之有效的运营模式,通过政策扶持、文化创新和资源整合,在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文化"走出去"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们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也有了广泛的关注。然当前并未形成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系统研究。人们往往把文化走出去等同于文化产品走出去,但是,文化产品仅仅是文化的一个方面,并不能全面地概括文化走出去战略,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研究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性、战略与文化安全的关系以及战略具体措施等方面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历史上,中国文化走出去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文化不仅泽被东方,而且影响西亚、远渡欧洲。现代中国文化走出去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同历史相比,中国文化在国际文化市场份额、文化认可度、国家形象塑造等方面依然任重道远。我们要通过进一步明晰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制定、优化文化走出去的内容体系、拓展文化走出去的主体范围及渠道、构建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等措施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8.
根据言语行为理论以及言语修辞和言语叙事学-诗学理论,中国文化"走出去"要具有言语行动的内涵和行动能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言语行动基本内涵应该包括言语身份的建立、确立文化表达策略和基本形式以及文化自我的发掘和完善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作为文化产品核心层次的出版产品走向世界,关系到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当前,中国出版产品走向世界面临诸多结构性战略问题需要突破:一是"走出去"的内容结构问题,二是"走出去"的贸易结构问题,三是"走出去"的动力结构问题,四是"走出去"的出版产品和出版企业结构问题。中国出版产品走向世界应分为三个战略阶段,即出版内容中国特色与出版形式国际化战略阶段,出版内容国际化与出版形式国际化战略阶段,出版内容与出版形式中国化战略阶段。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和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已然成为国家战略和时代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然而,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以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为使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西方世界的译介和传播可谓是步履蹒跚,困难重重。造成中国文学作品在西方世界接受度不高和传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发展之路,扩大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鉴于此,通过分析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现状,指出中国文化走出去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斐然成绩,但仍存在诸如文化产品附加值低,缺少文化内涵和创意;文化“走出去”缺少文化共鸣的基础;文化“走出去”缺少品牌战略意识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可从技术、文化产品和服务、传播者、受众等四个方面探讨影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破解路径.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文化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巨大成果,但也面临着贸易逆差严重、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缺乏品牌优势、集约化程度不高、文化国际认可度低等问题。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产业自主品牌建设,创新国际市场开发模式,推动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发展,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规则制定,应该成为推动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主要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3.
骆玉安 《殷都学刊》2007,(2):153-156
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三个基本内涵是对外文化宣传、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贸易。中国在新时期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初步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处于初始阶段。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的推进加快了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而信息化是衡量地区吸收能力的风向标,拓宽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际渠道。本文利用2011-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通过OLS、TSLS和SGMM方法,分析得出东道国信息化发展水平对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可见信息化发展是打破贸易壁垒、加快推动国际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同时,鉴于东道国制造业发展水平和出口规模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积极作用,以及东道国政策支持和工业水平的抑制作用,本文提出应当依托信息化发展,把握外贸优势,为中国对外投资的产业转型营造良好环境,从而提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进而助推中国企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鼓励中华文化"走出去",但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始终存在许多问题,效果不佳,其主要表现为:中华文化的"走出去"主要是"政府主导型"机制下的文化"送出去",未能准确把握外国文化市场需求,缺乏独特的"中华文化内容"及其产品,导致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限。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第一,改变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思路,由把中华文化"送出去"变为"卖出去",最终达到"走进去"的传播目的;第二,完善中华文化"走出去"机制,由"政府主导型"机制向"市场主导型"机制转变;第三,坚持市场主导,从内容选择、表现形式、市场营销等方面准确把握和满足外国受众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东  王璟珉 《东岳论丛》2005,26(5):88-92
十六大以来,中国大力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为五大类型,即自然资源导向型、市场导向型、效率导向型、战略资产导向型及政治导向型。  相似文献   

17.
《东岳论丛》2017,(5):93-102
文化产品生产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具备"目标受众数量最大化"倾向,其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具备需求导向;因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规模巨大的国家可通过开放来促进全球资源生产包含该国文化元素的产品并向全世界销售,实现该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本文以电影产业为例论证上述观点,并指明政策启示。认为中国就是为数不多的具备大市场优势的国家之一。虽然通过出口来推动文化走出去是最终目标,但是在当前发展阶段,通过文化贸易"进口"来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更为现实的路径,也是达到最终目标的一个阶段。政府应当调整政策思路,从以保护文化产业为主转为以保护中国文化元素为主,通过扩大开放来促进全球文化产品中国化。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要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阿拉伯世界应成为中国文化走进发展中国家的典范.本文指出中国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共通之处、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精粹、中国的现代文化以及中国政府的发展理念应成为文化走出去的内容,在实施过程中要完善机构和队伍建设,坚持官民两个渠道并举,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走出去策略.文末还提出了“四个注意”,即要注意多了解对方的文化,要注意了解对方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度,要注意用平和的心态和正确的方式传播文化,要注意处理好中国文化内敛性和文化走出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湖南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入国际文化市场步伐不断加快,文化出口主体逐步壮大,一批享誉国内外的文化出口品牌逐渐成长,但整体来说湖南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仍然较弱,文化产业"走出去"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促进文化贸易和文化交流,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提升文化产业"走出去"综合实力,对推动湖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建设文化强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史哲》2014,(4)
<正>在中国崛起已然促使国际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发生巨变的大背景下,如何让中国文化走出去,从而在根本上改变当今世界的学术格局,这是中国学术界、思想界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6月25日,在"方法与路径: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学术研讨会暨《文史哲》英文版首发式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等单位的三十多位专家学者齐聚青岛,围绕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所面临的诸多难题及其实现路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