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国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经济发展模式等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异,运用西方理论进行财务舞弊分析需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境。本文以1998年至2022年因财务舞弊被中国证监会处罚的30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借鉴扎根理论提出财务舞弊诱导因素模型,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基于中国情境从文化、需求和机会诱导因素等方面对财务舞弊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集权式管理、财务指标异常波动、业绩预告不佳、高管薪酬变幅增大、频繁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等会增大公司的财务舞弊概率;国有股权性质、职位变更、女性参与决策、提升高管学历、完善的董事会和监事会等对公司的财务舞弊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发生的财务舞弊以及公司内部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令人震惊,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不仅削弱了财务管理职能,而且严重误导了社会资源的配置,破坏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然而,法务会计是法律和会计的结合体,可以为财务舞弊寻找证据,辨别与控制财务舞弊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6~2010年72家财务舞弊公司为样本,分别从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监督能力来考察了独立董事是否能有效地抑制财务舞弊。结果表明:从独立董事独立性来看,由于我国独立董事提名制度的缺陷,从而使独立董事的独立性难以保障,所以较高比例的独立董事并未能有效地抑制财务舞弊;从监督能力来看,会计法律专业独立董事并未能有效地抑制财务舞弊。据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选取2004年至2011年家族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以外聘职业经理CEO为基准,比较分析公司财务舞弊发生后家族CEO更换情况,检验家族CEO更换是否具有明显的壕沟效应,力图找到影响我国家族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频发的深层原因。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家族CEO舞弊后更换比例显著高于职业经理CEO;并且,我国家族公司也没有采用为保留家族CEO而更换公司CFO的"替罪羊策略"。文章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家族上市公司多数家族CEO兼任董事长,两职兼任的家族CEO在财务舞弊后的更换比例又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CEO。这表明在牢固掌控公司控制权的前提下,舞弊后更换家族CEO实际上是我国家族公司应对外界监管和市场压力的权宜之计,是另类"替罪羊策略"的表现。文章最后指出控制权过于集中是造成家族企业财务舞弊盛行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学勇  施懿 《管理科学》2023,(10):95-113
本研究基于多元化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集成方法改进两个方面,对于如何识别财务舞弊并提高识别效率问题提供了系统性预测方法.在多元化数据方面,不仅对传统财务因子进行了重构,而且引入公司治理层面因子并利用文本分析构建了语言类因子.在机器学习集成方法改进方面,以9种不同特质的机器学习算法作为基学习器,套用元学习框架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进行系统性识别.研究发现:1)元学习框架能够显著提升舞弊样本召回率和预测精确度,提高整体学习器预测性能,并且对于大部分行业都有效果;2)接近真实场景的滚动预测方法下,元学习框架依然能显著提高基学习器的财务舞弊识别能力;3)公司治理因子、语言类因子对于财务舞弊识别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根据近五年来证监会行政处罚的公示报告,本文分析了在如今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发生财务舞弊的主要成因和主要手段。同时,本文利用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所公布的关于审计报告存在问题的公司,作为准舞弊(具有较大可能性的舞弊嫌疑)的研究对象;利用相关的会计司法鉴定的手段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初步构建财务舞弊事前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其会计信息舞弊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会计信息舞弊是指公司采取欺诈手段,编造虚假的会计信息欺骗会计信息使用者,旨在获取财务利益的行为。本文深入分析了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舞弊的内部成因和外部成因。分析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舞弊行为的成因,有利于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8.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出现多起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事件,农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尤为突出。面对此类事件,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实施有效创造了财务舞弊“零容忍”的严监管环境,然而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仍时有发生。文章将以农业上市公司W公司财务舞弊为典型案例,对案例进行深度挖掘后,提出防范农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治理监督策略,以期为解决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屡见不鲜,例如广西北生药业、杭州天目山药业、康美药业、辅仁药业、尔康制药和延安必康制药等,这些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让人防不胜防。长期以来,国家有关监管机构非常重视财务舞弊问题,但是财务舞弊现象未得到有效遏制,相反,近年发生的财务舞弊事件不管是在数量方面还是金额方面都不断刷新历史纪录。医药制造业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往往成为财务舞弊的“重灾区”。因此,为了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推动医药制造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对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研究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锡燕 《经营管理者》2013,(24):176-176
本文介绍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基本概念,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现状、原因进行分析,最终提出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媛媛 《管理科学文摘》2011,(5):141-141,146
财务舞弊是资本市场的一个“痼疾”。在后股权分置时代,资本市场出现许多积极变化,但就财务舞弊而言,全流通环境并没有使之消失,虚假披露或选择性披露等舞弊行为更为普遍,且与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紧密结合,舞弊手段更为多样和复杂。笔者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舞弊行为的特点,并由此提出防范舞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王芳 《经营管理者》2009,(3X):121-123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进一步分析,认为两权分离是财务舞弊的根本动因,利益驱动是财务舞弊的直接动因,监督不力是财务舞弊的间接原因。为了提高财务报表舞弊审计的效率,注册会计师应该深入了解客户经营状况、密切关注舞弊征兆、充分运用分析性复核、巧妙使用询问程序、高度重视对函证程序的应用、必须执行存货的监盘、适当追加延伸性审计程序。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建立审计委员会制度,从虚假财务信息、公司舞弊的源头抓起,在股份公司内部形成一种有效的监督力量,监督公司管理当局的活动,制约大股东的行为,协助外部审计机构,领导内部审计部门,沟通生成财务信息所涉及的各个主体,并为中小股东和其他远离公司真实信息的利益相关者利益服务,进而促进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4.
引言曾经一度,安然、世界通信等国际大公司相继传出假账丑闻,这些丑闻不仅暴露出美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现象,更严重打击了投资者对美国公司的信心,一时间完善公司治理、重视内部审计的话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正>资本市场形成以来,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频发,致使投资者遭受巨大经济损失。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不仅影响上市公司经营活动,妨碍中介机构健康发展,也危害投资者合法权益,扰乱地方经济发展。本文以康美药业为例,通过分析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手段,以及对存在同样问题的上市公司进行总结后,发现行业共性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完善公司内外治理环境、促进中小型股东共同参与进公司治理、完善公司信息披露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财务电算化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财务管理相结合的产物。如果产生舞弊现象,将会给有关各方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本文通过对舞弊产生的原因,舞弊者所使用的舞弊手法和特点的分析,提出了预防和检查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杨超 《经营管理者》2013,(26):89-90
本文以2003~2012年证监会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为依据,筛选出涉及财务舞弊的143家上市公司作为数据样本,从舞弊手段、行业分布、地域分布、监管滞后期、舞弊年度分布等几个方面进行统计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本文从辅仁药业财务造假案例入手,基于GONE理论,从贪婪、机会、需要、暴露四个因子,深入分析了辅仁药业财务舞弊的动因,并在此基础上对防范财务舞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期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年来,IPO因为发行机制存在问题,中介人员道德水平不足,监管机构执法不力等等原因,上市后业绩变脸的公司比例在不断增加。这些财务舞弊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这样不仅导致了社会信用问题的危机,也阻碍了我国建立有序证券市场的步伐。本文从分析创业板首例造假的广东新大地公司入手,分析财务造假的惯用手段,进而提出应该从哪些方面提出对策来使得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常用手段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舞弊是指财务造假主体在会计信息加工处理和报告过程中,为获取不正当的经济利益,采用欺骗性手段故意谎报重要性质和实质性财务事实的违法、违纪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