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葛红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1(6):115-117
本文通过语境、商标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的研究,试图从文化语境中语言文字,具体地说,从商标词的角度探索历史文化传统在商标词中的体现和商标词在一些不同语境中的翻译,从而产生“实效”(既引发购买行为)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不同文化背景的各个民族对于颜色词的理解不尽相同,在颜色词的使用上始终存在差异。在翻译这些英语颜色词的过程中我们有时可以直译,但更多的时候必须意译。 相似文献
3.
李卿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臆造词即新创造的词汇,是当前进出口商标翻译中越来越常见的一种方式。商标译名臆造词的构词为研究对象,从语音、形态、语义和语用四个方面对其构词理据进行探究分析。商标译名臆造词构词,遵循音似性理据、形传神理据、形达义理据和符号映射语境理据。 相似文献
4.
张凌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2):61-63
文章以功能等效原则为理论依据,分析了商标的功能和服装商标词的特点,并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选择了45个服装商标词为样本,初步探讨了服装商标词的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5.
孙然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9):62-63
从交际语境顺应理论入手,探讨商标翻译中的"陌生化"倾向,并指出商标翻译应顺应产品特点、目的语语言体系、目的语消费者的心理需要和目的语文化。"陌生"应有度,译者应积极地进行动态选择顺应,做出具有最佳语境效果的翻译。 相似文献
6.
浅谈中英商标与产品广告的文化美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美的因素在商业品牌和产品广告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美的商标,一则优美的广告,既融合了本民族的文化因素,又体现了本国文字的多种美。本文就文字广告和产品商标在翻译过程中怎样再现与拓展文化美和文字美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郑玉斌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40(1):123-126
《三体》小说以中国文化为背景,作为科幻小说的代表作,其文化翻译效果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三体》的海外传播,为使海外读者正确感受与理解《三体》中的中国文化元素,需对其中的文化负载词进行恰当翻译.基于此,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三体》的文化翻译背景,进一步论述了《三体》在文化翻译视域下的翻译手段,并在文化翻译视域下,展开《三体》文化负载词翻译实例探析. 相似文献
8.
浅谈商标翻译--兼谈商标译名折射的不同语言、文化之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标翻译是商品成功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环节.译者不仅要熟悉不同语言,更要深入研究不同文化,准确把握文化内涵、消费心理、市场定位等多方面的知识,灵活运用翻译方法,实现商标文化传播、促进消费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王婵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134-136
在顺应论视角下,将赛译《水浒》中的文化词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赛译《水浒》所选择的独到的表达方式和翻译策略,证明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考虑到对社会语境的顺应、对心理语境的顺应、对物质世界的顺应情况,实现语境的动态顺应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韦新建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1):95-96
文化负载词的独特性和复杂性给翻译带来一定的问题和困难。关联翻译理论把翻译视为一个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合理地阐释了翻译过程中源语作者的意图、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译者的翻译策略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文化负载词翻译的文化意象重构问题,以期实现文化负载词翻译的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通过大量实例,分析了动物名词翻译中的不等值现象。旨在提醒英语界同仁,在掌握词汇的同时,应多了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翻译出脍炙人口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从《红楼梦》的俗语翻译看汉英亲属称谓语的文化制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西方历史的渊源与传统文化的差异,孕育了汉英两种语言在亲属称谓语上的民族特色与语言特征,在其数量多寡、指称明确度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在《红楼梦》及其两个英译本中,其汉英亲属称谓语,表现出四个方面的区别:1.明亲疏,内外有别与亲疏不明,内外无别; 2.讲辈分,长幼有序与论英雄,人人平等; 3.重性别,男女分明:英汉民族不同的表现领域; 4.汉民族独特的“非亲属的亲属”关系———准血缘带来的血亲称谓泛化。 相似文献
13.
英汉词汇的翻译过程,必然涉及文化的介入。因此,翻译工作者掌握和熟悉两种语言及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特就英汉词汇中的词汇空缺现象、词联想、文化意向的差异以及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含义不等词现象习语与词文化内涵四个方面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阅读过程是个复杂的心理语言过程。阅读中,不仅受到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中西文化因素的干扰。教师在教学时,应从文化差异入手,鼓励学生经常浏览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地理、政治与社会、文学与艺术、宗教与信仰的书刊资料,来缩小文化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英汉国俗语义的等效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作为不同文化间思想交流的主要手段,除注意准确选词、使用合适的句法形式外,更应注意积淀在词汇上的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地理环境等文化色彩语义,即国俗语义。只有对词汇国俗语义的等值转换,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因翻译带来的信息差,尽可能做到等效翻译,来更好地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实现翻译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7.
楚辞尤其是屈原和宋玉的作品大量运用古老的神话传说,不仅体现了楚辞的创作特色,同时也折射出楚民族的文化气质与民族精神,具体说来,主要表现于以下三个方面,即:民族文化个性与理性兼融的精神气质、人神合一的文化特色、念祖爱国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8.
19.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应落实到词汇教学,课文讲解和新词追踪等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20.
增译法在旅游英语翻译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译法又名“增益”法,有时又称“增词”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遵循一定的规则,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它包括语法性增译、目标性增译、注释性增译、修辞性增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