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人才资源与三国鼎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资源与三国鼎立丁邦友魏晓明魏、蜀、吴三国鼎立,是当时北、南方①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处于相对均势的结果。但是,人才因素在三国鼎立的过程中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以国力而论,吴比蜀强,然而,在北伐曹魏这一问题上,蜀却比吴积极得多。国力弱小的蜀何以要不...  相似文献   

2.
先秦时期蜀、巴的民族关系方铁早在旧石器时代,四川汉源、资阳、铜梁等地就有人类活动.[1]以后,生活在四川盆地及其周围地区的居民,又创造了丰富的新石器文化和青铜文化。周代,蜀族、巴族分别在这一地区的西部和东部建立了蜀国与巴国。关于蜀族、巴族与被统治民族...  相似文献   

3.
中国各省区简称的由来:其一,近半数是取自该省、区、市名称的首字或尾字。诸如黑(黑龙江)、辽(辽宁)、吉(吉林)、浙(浙江)、新(新疆)、青(青海)、宁(宁夏)、台(台湾)、内蒙(内蒙古)、苏(江苏)、藏(西藏)、京(北京)、津(天津)。 其二,有十四个省、区、市的简称源于古代国名或州郡名。山东省春秋时期为鲁国属地,简称“鲁”。四川省在秦以前有蜀、巴二国,蜀最强,故简称“蜀”。云南省东  相似文献   

4.
段渝 《天府新论》2016,(3):封二-封三
漫漫蜀身毒道,南出成都段后,就进入了灵关道。灵关道又称零关道、牦牛道,是指蜀身毒道起于四川雅安市,经凉山州、攀枝花市,止于云南楚雄州的一段道路。灵关道上接成都段,下连博南道,是南方丝绸之路国内段最长的一条道路。灵关道的道路具体走向,主线接成都邛崃市,经芦山-天全-荥经-汉源-甘洛-越西-喜德-冕宁泸沽-西昌-德昌-会理-攀枝花-云南楚雄州大姚-姚安,而后接大理市。灵关道是蜀身毒道的主干道,行走在川西高原的高山峡谷之中,跨过青衣江、大渡河、安宁河、金沙江等大江河,翻越大相岭、小相岭等大山脉,地势险峻崎岖,关隘重重。  相似文献   

5.
段渝  刘雨茂 《天府新论》2016,(2):封二-封三
蜀身毒道成都段,主线由成都主城区出发,经双流、新津、邛崃至雅安;多条纵横交错的支线中,一条主要的支线经温江、崇州、大邑、邛崃至雅安。在主线和这条重要的支线中,邛崃作为蜀身毒道成都平原段的最后一站,是重要的交通枢纽,素有“天府南来第一州” 之美誉。  相似文献   

6.
基础理论与“东西联动”刘修明(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未治蜀先治”这一著名的历史民谚,从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意义上,说明了中国第一大省在中国社会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中国当代的“天下大治”,反映在作为大治基础的农业发展问题上...  相似文献   

7.
读“古蜀国为蚕国说”的献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读朱逖先先生「古蜀国为蠶国说」一文,载进事新报学灯第四十四期主张古代蜀之称蜀实以蜀国蠶业发达故也。而「蜀」舆「瑟」古谊本同。但区区所见,未能与朱先生论旨一致爰仿古人献疑之例提供管窥以就正于当代通人。朱先生若肯赐以指教尤欣幸焉!朱先生所攷证者为古蜀国其所谓「古」当指秦前之蜀而言。惟欲证成此论须根据两汉或其以前之记载始足坚人之信。此犹论殷商事应据甲骨卜辞;论孔子事,应据论语也。乃一核朱先生所据以证蜀地有蠶业者,一据常璩华阳国志言:「蜀侯蠶业。」二据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谓:「相传蠶业始教人养蠶。」三引宋黄休复茆亭客语谓:「蜀有蠶市。」以千载后所记载之传说与情况而谓古代或即如此将传说之虚妄与夫时间上之隔离及变遷,尽行忽略;殊觉其所论之未能坚  相似文献   

8.
段渝  李竞恒 《天府新论》2016,(5):封二-封三
蜀身毒道分为东西两线,其中东线从成都出发,南行由岷江道经四川乐山,再由四川宜宾五尺道经云南昭通、昆明,在大理与蜀身毒道西线永昌道连接起来,自先秦以来,便是古蜀文化南下进入云南腹地的必经之地,是蜀王扼制西南各族群以称雄长的据点,也是秦汉王朝开拓西南夷的前沿,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9.
前蜀(907—925)与后蜀(934—965)是四川历史的重要发展时期。对前后蜀的历史与文化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考察两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而且有助于我们对五代史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史的认识和了解。据统计,除港、台地区外,70年来,学术界所发表的研究前后蜀历史与文化的专著有14部,文章200多篇。对前后蜀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建国前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建国后的头17年,取得丰硕成果的是在考古学  相似文献   

10.
一北魏时期,分布在今山西境内的“河东蜀”、“绛蜀”、“建兴蜀”、“正平蜀”等诸蜀的活动异常活跃,史不绝书,披籍可见.如:天兴元年(398)夏四月,鄜城屠各董羌、杏水卢水郝奴、河东蜀薛榆、氐帅苻兴,各率其种内属.”同卷又载:“天兴二年(399)秋八月,西河胡帅护诺于、丁零帅翟同、蜀帅韩砻,并相率内属.”《魏书》三《太宗纪》三曰:“永兴三年(411)夏四月,河东蜀民黄思、郭综等率营部七百余家内属.”  相似文献   

11.
诸葛靓之父诸葛诞因司马氏征其入洛阳而在扬州举事,并派长史带其小儿子诸葛靓等往东吴请救兵。后诸葛诞败亡,而诸葛靓留在东吴为官。他曾任右将军,在吴亡前已经升为大司马。诸葛靓本人在德、才方面应有过人之处。孙皓即位后不久,诸葛靓参与平定施但之乱,后来还曾与丁奉一起率军北伐。西晋灭吴之役中,孙皓派张悌、诸葛靓等率军渡江,欲以主动进攻改变被动局面,但此役孙吴军队大败。吴亡后,诸葛靓先藏于其姊琅邪王妃家中,后回到故乡,并始终拒绝出仕。他与嵇绍二人在仕隐问题上的抉择与在忠孝问题上的抉择是相联系的:或以仕显忠,或以隐明孝。诸葛靓并不能说是孝而非忠者,他出仕于东吴期间对该政权是忠诚的,而他对西晋政权并无效忠义务。  相似文献   

12.
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直系曹锟、吴佩孚,皖系段祺瑞、粤方孙中山结成孙段联盟。皖系二号人物徐树铮在组织孙段同盟方面,起了极其重要的关键作用,是皖系的主要策划者、推动者和实施者。  相似文献   

13.
张世亮 《阴山学刊》2010,(4):102-104,121
方以智针对"有"、"无"这一对范畴提出了"不落有无"说。经过对"半提"与"全提"的批判,他在"允中氏之则天"、"子思之言‘中、和’"与"孟子之创为‘养气、践形’之说"三个方面,详细阐释了"大全提"意义上的"不落有无",从而指出"大全提"才是"不落有无"的真正内涵。方以智"不落有无"说的提出最终导致了其学术取向上的"统合三教"主张。  相似文献   

14.
《三国志.吴主传》中有关汉献帝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吴主孙权亲自带兵攻下汉魏重镇皖城和建安十四年(209年)汉魏"合肥以南惟有皖城"的记载有误。孙氏占据皖城是从建安四年(199年)八月开始,孙策乘袁术署任的庐江太守刘勋不备,袭取了庐江郡治皖城。以后皖城一直为孙吴所占据,直至西晋咸宁四年(278年)方失守。因此,汉魏"合肥以南惟有皖城"的提法也不能成立。《三国志》出现皖城陈述失误的根本原因,是对"屯皖"理解有误。不能把"屯皖"理解为军队驻扎在皖城,如果朱光占领了皖城及附近地区,这一地区就不应再叫庐江郡,因为汉魏已设置了一个庐江郡治寿春。这说明对皖城正确的理解应是在皖城地区屯垦。214年孙权所攻打的皖城,就是朱光南下军团的总部,这一地名和皖有一定的联系,逐渐被人淡忘,讹传为皖城。  相似文献   

15.
自六朝以降,学者普遍认为《同声歌》为张衡所作,或托于君臣美人兴寄说,或言此为张衡突破汉代经术藩篱的爱情诗,观看《同声歌》之诗文,内容行文露骨,描述一位女子初为新妇的艳情诗作,然而考就两汉道德束缚与张衡性格操守,此诗不大可能为东汉之人所作,亦不可能出于张衡之手。近来宇文所安与木斋先生,对古诗之作者与创作年代皆提出怀疑之新说,此诗应为甄后写给曹植的情诗,而此诗最有可能作于建安二十一年曹操东征孙吴之期。  相似文献   

16.
关于曹锟与吴佩孚的关系,并非如史界所公认的"始终信任弗渝":从与曹相识到"崭露头角"吴佩孚未被曹锟所器重;关于第一次直奉战争曹吴观点相左;王宠惠组阁是曹吴矛盾的集中体现;曹当总统心切赞成先选总统后立法,而吴恰好与其观点相异;镇压工运方面曹吴意见亦有所分歧。  相似文献   

17.
郗孟祥 《河北学刊》2007,27(6):233-235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兵学思想得以迅猛发展,主要有三个历史原因:一是频繁激烈的战争为兵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历史现实机遇;二是百家争鸣的浓厚学术氛围为兵学思想的发展创造了适宜的文化环境;三是出现了以孙武和吴起等为代表的杰出的军事家从整体上推动了中国古代兵学走向时代发展的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18.
辞赋创作历经两汉之盛后,在三国时期仍未显颓势。同时,辞赋观念在继承两汉的基础上也有了新的变化。但目前学界对此期辞赋观念的研究重视在曹魏,而忽略了吴蜀。虽然吴蜀在辞赋观念上的整体成就不及曹魏,但它们推崇汉赋、重视辞赋的文采之美和政教功用,以及追求新奇的创作观等观念,均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19.
过去治史者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曹操、刘备、诸葛亮都有很高的评价,惟独对创立吴国的孙权贬抑甚多。但核诸史实,孙权无论就个人德行及创立的历史功绩与对后世的影响而言都丝毫不逊于曹刘,有些地方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可认定孙权为三国时期最突出的历史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据《晋书·宣帝纪》记载,汉献帝延康时期(220年曹丕代汉之前),汉政府得知一小股吴军西过襄阳,马上派丞相府长史司马懿向襄阳守将曹仁传授应对方略,西来吴军必不敢为患,襄阳战略要地一定守住,曹仁竞违令焚弃二城。《晋书·宣帝纪》这段记载有误,理由是:《晋书》上这段引文错误很多严重失实;曹仁无故焚弃樊、襄阳军法不容;这也和曹仁的作战经历不符;据《三国志》的相关记载,曹仁没有"焚弃(樊、襄阳)二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